南北宗论是什么

南北宗论是什么

南北宗论是指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意义

董其昌所提出的“南北宗论”在中国绘画史上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然而客观对其进行评价,可以发现这种画论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意义上,董其昌以“南北禅宗”来比喻南北画,把抽象的感觉放在具体的物象之中,通过对南北派画家在用笔、用墨、用水、用色上的不同加以区别,由此发现了山水画的两种不同艺术风格和审美取向。

然而,消极的是,其后继者也崇南抑北,宗派之争给艺术家的心态和创作视野造成封闭和局限,对绘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正如康有为在《万木草堂论画》中尖锐地批评说:“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盖由画论之谬也。”可见由“南北宗论”所导致的宗派之分对中国后世绘画的负面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8

南北宗论是指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

为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在宋元四百多年里,由于文人思想的蓬勃,突破汉唐烦琐训诂,呈现著游心物外,不拘格律的新思潮,这种思潮表现得最显著且辉煌的,莫过于绘画。文人画与院体画也不同,历代院画体制最盛,莫过于宋,就以宋院画之情况与文人画作一区分。

南北宗论的背景:

他根据画家的身份、作画方法和风格,将唐代至元代绘画的发展分为两大流派。他认为南宗是文人画,北宗是专家画。他主张文人画南宗,轻视专家画北宗。

在南北派理论中,董其昌也有一些矛盾,标准不同,对属于南派的学者和画家的评价也有一些褒贬不一,反映出理论上的混乱。与董其昌同时,陈继如、莫石龙、沈浩等人也主张或支持南北学派理论。它们相互呼应,对明末清初绘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南北宗论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5
  南北宗论

  简介: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

  原文出处:《画禅室随笔》卷二:“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干、赵伯驹、伯驌,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一作研,乃误)之法,其传为张躁、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亦如六祖之后有马驹(马祖道一)、云门、临济,儿孙之盛,而北宗微矣。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画壁,亦云:吾于 (王)维也无间然。知言哉。”

  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USMtVYrAFnwm-5uvwwsFWabbpYjBW_blzskxzoNRVIq9B6DSgaYHJsfl2NxaHzwf3Fcv-5JO__vQ30kTEJCZq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7
中国画史上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两大不同的风格体系。为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以至马(远)夏(圭)辈。南宗则王摩诘(王维)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其传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他将唐至元代的绘画发展,按画家的身分、画法、风格分为两大派别,认为南宗是文人之画,而北宗是行家画,崇南贬北,提倡文人画的南宗,贬抑行家画的北宗。在南北宗论中董其昌亦有自相矛盾之处,标准不一,对同属南宗的文人画家的评价亦有褒贬等等,反映了理论上的混乱。与董其昌同时的陈继儒、莫是龙、沈颢等人亦倡导或赞成南北宗论,他们彼此呼应,对明末及清代的绘画发展产生了影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