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句"仙山灵草湿行云"中的"灵草"是指什么

如题所述

“灵草”指的是壑源的新茶。

该诗句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全文如下: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赏析:

苏轼把壑源新茶赞为仙山灵草,并且强调这种茶是不加膏油的。苏轼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受,将茶独具之美用了一个拟人手法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苏轼品茶美学意境的最高体现,也成为后人品评佳茗的最好注解。后人常把苏轼另一首诗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之相对成联。

   诗题表明了曹辅(字载德,福建沙县人,宋元符进士)寄给苏轼的新茶。诗中大意说:犹如仙境般的茶山,流动着的云雾滋润了灵草般的茶芽。山之清,雾之多,洗遍了嫩嫩的香肌(茶芽)。好友曹辅投我所好,把壑源出产的这样好的像月圆般的团茶寄给我(作者自喻是茶仙“玉川子”卢仝),品尝个中滋味,顿觉两腋清风而生,从而感到习习春意就要来到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了。要知道这等冰清玉洁的茶叶不但内质(心肠)高雅,而且是不加任何添加素(油膏),真是新芽新面,美轮美奂。(油膏:指在茶饼上涂一层膏油,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法。但有人也提出异议。明人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说:“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硙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既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曾茶山《日铸茶》诗:‘宝銙自不乏,山芽安可无’,苏子瞻壑源试焙新茶诗:‘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是也。且末茶瀹之有屑,滞而不爽,知味者自辨之。”)先作小诗一首,请君千万不要见笑,实在是自古好茶犹如美女,让人神魂颠倒、情怀顿开啊。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0-18
  苏轼诗句"仙山灵草湿行云"中的"灵草"是指:壑源新茶芽。

  原诗: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
  年代: 宋
  作者: 苏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
  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赏析:
  苏轼把壑源新茶赞为仙山灵草,并且强调这种茶是不加膏油的。苏轼用他独特的审美眼光和感受,将茶独具之美用了一个拟人手法写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苏轼品茶美学意境的最高体现,也成为后人品评佳茗的最好注解。后人常把苏轼另一首诗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与之相对成联。
  诗题表明了曹辅(字载德,福建沙县人,宋元符进士)寄给苏轼的新茶。诗中大意说:犹如仙境般的茶山,流动着的云雾滋润了灵草般的茶芽。山之清,雾之多,洗遍了嫩嫩的香肌(茶芽)。好友曹辅投我所好,把壑源出产的这样好的像月圆般的团茶寄给我(作者自喻是茶仙“玉川子”卢仝),品尝个中滋味,顿觉两腋清风而生,从而感到习习春意就要来到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了。要知道这等冰清玉洁的茶叶不但内质(心肠)高雅,而且是不加任何添加素(油膏),真是新芽新面,美轮美奂。(油膏:指在茶饼上涂一层膏油,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作法。但有人也提出异议。明人田艺蘅在《煮泉小品》说:“茶之团者片者,皆出于碾硙之末。既损真味,复加油垢,既非佳品,总不若今之芽茶也。盖天然者自胜耳。曾茶山《日铸茶》诗:‘宝銙自不乏,山芽安可无’,苏子瞻壑源试焙新茶诗:‘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是也。且末茶瀹之有屑,滞而不爽,知味者自辨之。”)先作小诗一首,请君千万不要见笑,实在是自古好茶犹如美女,让人神魂颠倒、情怀顿开啊。

  简介作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第2个回答  2016-04-12
苏轼诗句"仙山灵草湿行云"中的"灵草"是指:茶芽

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

宋 苏 轼

仙山灵草湿行云(2),洗遍香肌粉未匀(3)。

明月来投玉川子(4),清风吹破武林春(5)。

要知玉雪心肠好(6),不是膏油首面新(7)。

戏作小诗君莫笑, 从来佳茗似佳人。

注释:
曹辅:字载德,沙县人。宋元符进士,历任秘书省正字。徽宗多微行,辅上疏

切谏,贬官郴州六年,怡然不介意。靖康中,累官签书。高宗即位仍旧职,未几卒。

(1)壑源:宋代福建省有名产茶地方。

(2)仙山:此指茶山。灵草:指茶芽。湿行云:指茶芽为流动着的云雾所湿润。言山之高,上多云雾。因而茶叶自然品质好。

(3)香肌:指茶芽。这句是说茶叶加工时要经过洗涤,否则香味不出。

(4)玉川子:唐卢仝号,这里苏轼用以自比。明月:指团茶。这句说曹辅把壑源茶送到苏轼家。

(5)武林: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这句是说作者饮了此茶,不觉清风生两腋,从而感到武林的春意。

(6)玉雪:指不加膏油的茶叶。心肠:此指茶的内质。

(7)膏油:指在茶饼面上涂一层膏油;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作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4-12
山上的灵草仙草
诗给人们勾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在飘渺的仙山上,洁白的流云悠然飘过,山上灵草幻化的仙子用白云洗遍每一寸香肌,不加粉 黛,丽质天成。在月明之夜乘一阵清风,来到西子湖畔,投奔自己的知己——玉川子(诗人自喻),她的到来带来了武林(杭州)的春天。我对她的喜爱不仅是因为 她容颜娇艳,更因为她蕙质兰心、冰雪聪明。我兴之所至写下这首小诗。【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文章苏轼《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芽》古诗鉴赏阅读答案 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

全诗句句写佳人, 同时又是句句写佳茗:在高入云端的茶山上,茶芽为流动着的云雾所湿润。(言山之高,上多云雾。因而茶叶品质好。)清洁的泉水将采摘下来的茶芽轻轻清洗,以 保证新茶气味的芬芳。圆如明月的茶饼在春风陶醉的夜晚来到诗人家,诗人饮后不觉像唐代诗人卢仝那样清风生两腋,从而感到武林的春意。此茶不仅制作精美,油 润光泽,更是产地正宗,品质优良。我写下此诗你千万不要嘲笑,因为佳茗与佳人都是容貌艳丽,蕙质兰心。

诗中的玉川子是唐代诗人卢仝的 号,他写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为他赢得了茶中“亚圣”的称号。明月,指团茶。武林是旧时杭州的别称,以武林山得名。心肠,此指茶的内质。膏油是指在茶 饼面上涂一层膏油,这是当时流行的一种作法。特别要指出的是“不是膏油首面新”的“不是”两字意思是“不只是”。全诗用词典雅,拟人描写精采,画面感强, 意境优美,确是咏茶诗中的佳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