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胜钱的种类和表象

如题所述

厌胜钱的种类繁多,表象内容从赞美吉祥到附庸风雅、从婚丧嫁娶到诞辰祝寿、从辟邪除恶到因果报应、从佛教经文到道教符咒、从飞禽走兽到神仙鬼怪、从花草树木到亭台楼阁、从历史故事到诗词曲赋……。可以说,厌胜钱的表象内容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内容丰富多彩,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大成者。
按照厌胜钱的制作工艺,我们将其划分为两大种类,即镂空品和实体品:
一、镂空品
镂空品厌胜钱始铸于汉代,形制以圆穿圆孔形为主,铸工十分精美,纹饰以植物、动物、人物为主题,纹饰变化丰富多彩,极具观赏性。这类钱的图案纹饰多饰以花草,所以又称此类钱为“镂花钱”和“通花钱”。
1、动物类镂空钱。纹饰以深受人们喜爱的龙凤图案为主,此外还有鱼、麒麟、鹿、鹤等。
2、人物类镂空钱。纹饰常以渔猎、耕作为体裁,继承了汉代画像砖上以渔猎、耕作为体裁的遗风,再现当时生活劳作场景。
3、植物类镂空钱。纹饰常以蔓草、桃花、牡丹等为主要题材,装饰风格生动巧妙、寓意深远,如实地反映了汉族民间艺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遐想。
二、实体品
1、钱文品
钱文品正面有历代正式流通钱币上的纪重、纪值、纪年号、纪国号等铸币铭文,背面为各种类型的纹饰和图案龙、龟、蛇、七星、宝剑、僧人等,形制古雅。
2、吉语品
吉语钱是指铸有“吉利祝词”的非流通钱币。钱文都是吉利、祝福的语汇。因汉族民间有寄托心愿和自我安慰的语言兆吉习惯,所以又称此类钱币为“口彩钱”。官铸、民铸均可见,是厌胜钱币中铸量最大、版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品种之一,且广泛流传于世。吉语钱多用于社会交往,传递感情,表达寄托吉祥,除凶避邪的良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美好追求。
吉语品厌胜钱因为种类繁多,按照表现的内容又可分为以下六种:祝寿类:如福寿康宁、天下太平等、仕途类?如指日高升、万里封侯等、科举类:如五子登科、状元及第、连中三元等 、生意类?如日入千斤、招财进宝、黄金万两等 和愿望与赞美类?如川流不息、龙凤呈祥等 、撒帐类。这些吉语记录了历代百姓固有的生存意识和信仰崇拜,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自身命运的探索,寄托了龙的子孙们的美好理想、心愿和情感。
3、生肖品
生肖花钱正面是十二动物生肖图案、名称,或配有十二地支文字。背面多为八卦、星官、吉语等相衬。有的一个生肖为一枚,十二枚为一套,有的十二生肖全铸于同一枚钱上。生肖品花钱内容丰富,形体大小有别,图形惟妙惟肖。现今一般认为生肖钱始铸于宋朝,以后历朝历代均大量铸造,尤以清末民国初年为盛。十二生肖钱,是先人们对大自然与人类关系的一种理解,生肖钱戴在身上,保佑平安吉祥,反映了人们追求幸福美满的一种愿望。
4、八卦品
八卦钱面为八卦符,兼书卦文,背多为咒语,也有背饰为神话图案。另外,有的八卦钱的上郭附卷云纹或蝙蝠纹挂扣供戴,寓福从天降。八卦钱主要用于镇宅院、保平安、祛病邪、巫术占卜等。据说八卦钱在清朝道光年间兴盛,用于修建殿堂时放置梁上,辟妖邪、祈福祥。自道光至清朝灭亡,汉族民间人们为避兵乱、镇妖害,在建房时上梁时,也放置八卦钱。清王朝灭亡之后,主要用于巫术占卜了。
5、打马格品
北宋时期开始盛行起来一种搏戏工具,俗称“马钱”,以后历代汉族民间均有铸造,品种多样。有的一面铸有马形图案,一面铸以马名,多为历史上传说中的名马;有的一面铸有骑马将军或马形图案,一面铸以将军姓名或职官名,涉及先秦以来的名将及职官。现今我们所能见到的传世马钱大多是宋元时期之物,但后世也有仿铸。
常见的有北宋的唐将千里:骏马图、赵将廉颇:将军骑马图、白义:白义为周穆王八骏之一、骅骝:骅骝为周穆王八骏之一、渥洼之马:骏马图。
打马格钱是中国古代人们文化娱乐生活的反映,是考证某些游戏活动历史发展的具体实物资料。
6、神仙佛道品
钱币上铸有与道教、佛教相关的人物或咒语。
道教表现在铸造有八仙的名字和图案,包括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何仙姑、蓝采和、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人物塑造栩栩如生,非常生动。
佛教表现在铸造有“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等文字。
7、异形品
异形品厌胜钱铭文较多为吉语,背以吉祥图案为装饰,始铸于汉代,以后历朝均有铸造。形体多样,形态各异,图案丰富多姿。
主要有腰牌形制类、布形类、连体类、长命锁形制类、桃形类等等。
从以上内容我们不难看出,厌胜钱的种类极其繁杂,表象内容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虽然绝大多数厌胜钱是明清遗物,但我们不能单纯从时代的远近来衡量其自身价值,如同明清官窑瓷器走俏道理一样。厌胜钱属于吉祥物,任何一件吉祥物得到人们的青睐,除了其精神上的象征意义以外,工艺是否精湛、表现内容是否丰富、是否有艺术观赏性等则是极为重要的条件。厌胜钱正是具备了上述特点,经过二千多年的广泛使用,愈发受到人们的珍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