诬告罪法律是怎样处罚?

如题所述

诬告罪会受到刑事处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需要注意诬告与错告区别,如果是错告行为,就不适用此处罚。
法律分析
诬告是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属于犯罪行为。诬告罪侵犯的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其目的是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构成诬告罪必须为特定的人捏造犯罪事实,即无中生有、栽赃陷害,把杜撰的或他人的犯罪事实强加于被害人,所捏造的犯罪事实,要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被害人的刑事责任就可以,并不要求捏造详细情节与证据。如果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罪,将会从重处罚。诬告罪与诽谤罪也应该注意区分,诽谤罪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三条 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6-26

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诬告罪也叫诬告陷害罪,是主观上有捏造事实想陷害他人,让他人受到拘留、逮捕、坐牢等刑事处罚。客观上实施了诬告陷害的行为。

二诬告陷害罪,根据情节轻重分为3年以下,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

三触犯诬告陷害罪,不仅会受到刑事处罚,也会收到民事法律侵权赔偿的处罚。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都是刑事处罚的手段,犯诬告陷害罪,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可以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1-09
一、 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
要认定诬告陷害罪,首先要区分好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1、要区分诬告陷害与错告的界限。刑法第条二百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款规定。”所谓错告,是指错误地指控他人有犯罪事实的告发行为。所谓检举失实,是指揭发他人罪行,但揭发的事实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或部分不符的行为。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这就把诬告与错告在性质上清楚地区别开来了。诬告与错告,在主观方面有着质的不同:前者是故意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属于犯罪行为;后者则是由于情况不明,或者认识片面而在控告、检举中发生差错。由此可见,是否具有诬陷的故意,是区分诬告与错告的最基本的标志。
2、要区分诬告陷害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两者都具有捏造事实、诬陷好人的特征。但是,诬陷的内容、目的和性质,又各不相同:诬告陷害罪是捏造事实,意图使他人受刑事处罚,而一般诬陷行为仅限于捏造犯错误的事实,其目的只是使他人受到某种行政纪律处分,因此,从性质上讲一个是犯罪,一个是违法。对一般诬陷行为,可根据不同情节和后果,分别给予行政处罚、纪律处分或者批评教育。
3、要区分诬告陷害罪与报复陷害罪界限。二者都表现为陷害他人,主要区别是:诬告陷害罪的对象是一切公民;报复陷害罪的对象是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与举报人。诬告陷害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报复陷害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作虚假告发;报复陷害罪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进行报复陷害。
二、 诬告陷害罪判几年?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
第3个回答  2016-10-25
自己百度,会死么
第4个回答  2016-10-25
2年徒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