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性?

心理的学问

指人的本性。
人性,顾名思义,指人的本性。人性有两种含义,一种含义是作为中性词,在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本性,有人性本善论的观点,以儒家孟子为代表,也有人性本恶论的观点,以儒家荀子为代表;一种含义是指作为人应有的正面、积极的品性,比如慈爱、善良,类似于英文中的Humanity。通常所说的人性,以后一种涵义居多。人性,实在是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个答案众多的话题。孔子曰性相近,承认有人性,但未说人性是什么;孟子说人性善,荀子说人性恶,告子说无所谓善恶,又说食色性也,等等。
中国的圣哲前贤们大都从社会伦理角度阐发人性。文艺复兴后的欧洲资产阶级则把人性看作感性欲望、理性、自由、平等、博爱等等,他们大都从人的本质存在、天然权利等角度来阐发人性,起因则在于反对封建制度对个性的束缚。我对此的心态则是:那么多大学问家对人性都未能给出一个公认的答案,以我等之能当然更是望尘莫及;可既然已经有那么多答案,再来一个尝试又有何妨我探讨人性的目的在于:如何更好地解释、激发、引导、组织人类行为,如何更好地实现人类存在。由此,我便不管别人对人性是怎样理解的,只是按照下面的含义来界定人性:人性就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固定不变的人类天性。显然,这种人性具有对人类的普遍适用性,并在深层制约着人类行为。此种人性,与其叫做人性,倒不如称作“人类的天然法则”更为确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6
人性就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 故而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 人性是从根本上决定并解释着人类行为的那些人类天性. 当代人学家张容焕2009年4月全新诠释了人性:人性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自由表达。当人理智的释放人性的自由时,自我的良心就给予意志上的平等,自我的欲望就回归到美善的表达,爱的情感随之产生,人就会在人格上得到某种满足,身体上的满足是快乐,心灵上的满足是欢喜,这种人格(身心)上满足就是幸福。人性就是爱的满全,当真理在人身上的具体表现爱时,爱是法律精神的源泉,爱是人良心的机能,爱是人对真、善、美的向往、回应和给予。爱是真理性在人身上的最高表达,因为人人都拥有真理,真理性是人和宇宙的共同本质,显示了人生的上升真相。人性的本质,即每个人都拥有真理的真相,真理性是人和宇宙的共同本质,作为存在的人不会失去真理性,所体现的真理性是真正平等的。这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人的地位确立在与宇宙同等的位置,人的真理性与宇宙真理性同等发展,人可以通过人格的上升,将生命的意义和脚步遍及宇宙。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3644.html?wtp=tt

第2个回答  2010-06-06
你可以把人性当做一个名词,它指的是人最本质的特性。人在出生的时候就像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但后天的学习和周遭的环境都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改变一个人。有的人由好变坏,有的人有坏变好。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断言人性本质一定是好的,或一定是坏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性”是个中性词。
同时,它也可以被看做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作为高级灵长类动物的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思想、行为模式。我们不是只会为自己的生存而奔波的人,我们也会关心亲人和朋友之外的陌生人,特别是对在遭受地震、飓风侵袭后无家可归的人们。这种关爱是就是人性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看,“人性”是个褒义词。
穆罕达斯·甘地曾说过:“你不能对人性失去信心。人性就是一片汪洋,即便海里的少许水滴是肮脏的,整篇海洋也不会因此而变脏。”所以,不管别人怎么看待人性,选择相信人性始终是不会错的。

PS:甘地说的那段话是我自己翻译的,不是最准确的,仅供参考啊~
第3个回答  2020-11-10

人性的本质就日常用语上有狭义和广义两方面:狭义上是指人的本质心理属性,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部分属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相区别的属性;广义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属性,其中包括人与其它动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属性。

第4个回答  2010-06-06
我个人认为人性就是人共有的特性 比如 劣根性:贪婪 懒惰 虚伪 固执 自私 自我主义 大男子/大女子主义 对比自己优秀的人有排斥感 喜新厌旧
还有好的方面如 爱心 同情弱者心理 喜欢美丽的事物(美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