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欲养而亲不待 上一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

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扩展资料

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1、表示客观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或比喻形势与自己的愿望相违背。

2、用于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以此来比喻痛失双亲的无奈,反映出百善孝为先的重孝观念。后人便以“风树之悲”来借喻丧亲之痛。

3、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4

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树是客观事物,风是不停流逝的时间,比喻时间的流逝是不随个人意愿而停止的。多用于感叹人子希望尽孝双亲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门人所撰的《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今传本《孔子家语》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肃注,书后附有王肃序和《后序》。


扩展资料:

子欲养而亲不待上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这是丘吾子说给孔子的话,旨在宣扬儒家的孝道。此话是从反面来告诫孝子们,说明行孝道要及时,要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而不要等到父母去世的那一天。

后来用“树欲静而风不止”比喻不以人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有用来比喻一方想停止做某事,而另一方却不让其停止,这里所指的做某事, 一般指的是不正义的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26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树想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动它的枝叶。子女想要赡养父母,但父母却已等不到这一天。

出自《孔子家语·卷二,致思第八》和出自 《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扩展资料:

孔子出行,听到有人哭得十分悲伤。孔子说:“快赶车,快赶车,前面有贤人。”走近一看是皋鱼。身披粗布抱着镰刀,在道旁哭泣。孔子下车对皋鱼说:“你家里并非有丧事,为什么哭得如此悲伤呢?”

皋鱼回答说:“我有三个过失:年少时为了求学,周游诸侯国,没有把照顾亲人放在首位,这是过失之一:我的志向高远,却因利益去辅佐奢华的君王,这是过失之二:和朋友交情深厚却因小事和他绝交,这是过失之三。树想静止不动,风却不停息的吹;子女想要赡养亲人,亲人却已不在!逝去就永远追不回来的是时光;过世后就再也见不到面的是双亲。请让我从此告别人世吧。”于是站立不动,枯槁而死。

孔子说:“同学们应引以为戒,经历过这件事,足以让人知道该怎么做了。”于是,孔子的学生有十三人辞别回家赡养双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1

上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我们常引用的两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意思是说: 树想静静地呆一会,风却让他不停地摇曳;当做子女的想赡养双亲,可他们却已经过世啦。

出自《汉·韩婴·韩诗外传》。春秋时孔子偕徒外游,忽闻道旁有哭声,停而趋前询其故,哭者曰:“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归时双亲已故。为人子者,昔日应侍奉父母时而我不在,犹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今我欲供养父母而亲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难忘,故感悲而哭。”

规劝我们当子女的,要趁父母活着的时候,好好孝敬;不要等双亲不在之时追悔不及。

楼主快乐!

参考链接:

http://zhidao.baidu.com/link?url=k9DdNh80SPPKrqZz2Nj8oEX_6T1kLfNwRR9P0P0RrKxE3LGZmNfIdyzxA_K0YbHCBiEVUYZwJ5sGafHXzqz1L_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05-03
子欲养儿亲不待的上一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连起来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为树想要停下的时候,而风却不断地吹,使树不断摇曳;当子女想到去孝敬自己的父母时,才知道父母以去。告诉我们要好好孝敬父母长辈,莫到了父母去世而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