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今影视文学的娱乐性

如题所述

  “影”,即电影,“视”,即电视。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把绘画与戏剧、音乐与雕塑、建筑与舞蹈、风景与人物、视觉形象与有声语言联结成为统一的综合体。   其主要特征是:   第一,从高度综合的角度对生活作出反映,把一个富有艺术的真实世界的情景呈现在欣赏者的面前,而其他艺术很难做到这一点。   第二,综合了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使其所创造的银幕形象,成为建立在时间与空间交叉点上的艺术形象。电影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都以人和人的灵魂、人的感情为研究对象和描写对象,具有叙事性。它既常借用文学手法来表现人物,反映生活;又采用文学的基本工具——语言艺术来刻画人物形象。所以,这种文学样式兼有电影性和文学性。   电视,是现代科技的产物,它比电影产生的时间约迟三十年。“电视文学”之称,同“电影文学”的名称一样,因文学剧本的出现而得名。电视文学与电影文学比较,在许多方面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   (1)电视的审美媒介是“屏幕”,而电影是“银幕”。   (2)电视是用摄像机将被摄体拍摄在录像带上,经过较简单的工艺,即可制成电视片。而电影,是用摄影机先将被摄体拍摄在条状胶片上,然后经过洗印、剪辑等工艺过程,制成影片。   (3)电视的欣赏方式是家庭欣赏方式,而电影却是大集体的欣赏方式。由于以上三个差别,致使电视、电影在篇幅长度、题材容量等方面都不同,但用文学反映生活的特点却是相同的。   艺术表现手法   从描写人物形象看,小说常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或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物的身世、经历、性格特点、心理活动、爱好习惯等方面进行介绍剖析,而影视文学常用人物的动作、表情、举止、行为、语言等来表现,文字讲究形象化和具体化,很少由叙述者直接出面作客观描述,因为夹叙夹议的文字难以转化为视觉形象。在描写上,小说、戏剧可以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细致的描写,而影视文学却不允许作过长的心理描述,只能用高度浓缩的简洁的性格化语言。从艺术表现方法看,影视文学常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平行交叉式。   即将同一时间在不同的地点发生的事情交替连接起来,相当于记叙中的“平叙”。   2.对比式。   表面上与平行式相似,但它不是同时发生的事的组接,而是两件具有对照作用的物象或景象的组接,以造成鲜明、强烈的对比。   3.擒纵式。   故意通过暗示让观众估计下一步发展必在意料之中,结果恰恰相反,使观众出乎意料。   4.对话式。   将上一个镜头某一个人的对话,巧妙自然地连在下一个镜头另一个人物的对话上,使之衔接自然,浑然一体。   5.象征式。   将前后两个镜头画面处理得相似,然后加以连接,产生象征意义。   6.渲染式。   把众多性质相同的镜头,积累起来,然后组合,形成一种特定的氛围。   7.细节连接式。   通过单一突出的形象、生动的细节来实现转换,推动情节的发展。   8.音响连接式。   以音响为媒介来连接不同的画面。   9.音乐连接式。   以音乐为媒介来连接不同的画面。   10.画外音连接式。   即用画外音来连接不同的画面。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引导解说式,一种是内心独白式。   影视文学的特殊表现手段   根据拍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特别是要了解运动镜头中的“推、拉、摇、移、跟、升、降”等拍摄方法。由于不同的拍摄方法的运用,便能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也需要不同的艺术手段。如:远景——指拍摄全身人像及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自然景色或场面,主要用于交代环境和气氛。   全景——拍摄人物与其周围环境或自然景色,表现一个景的全部。   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情形的景,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的空间。   近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的活动情形和面部表情的景。   特写——指两肩以上的头部活动,或突出地把所要强调的“物”占满银幕或屏幕。   电视文学作品是涵盖所有用电视手段来表现文学形式的荧屏声画作品,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报告文学等。它最为突出的外在特征是语言的形象化,即既把文学语言表现的对象转化为可感可见的画面形象,又忠实的还原文学语言。它显著的内在特征则是具有联想性,即在触目可见的声画形象背后富有想象的内涵。因此,在电视节目中,电视文学作品属于相当另类、也无疑是独特的的节目。而其中,电视诗歌散文又是最有代表性的电视文学作品。   一般言之,电视诗歌散文就是文学样式的电视化,即以电视屏幕表现诗歌散文抒情写意意境的电视文学样式。电视诗歌散文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指文学诗歌散文的电视化表现,它把文学形式的格调、品性和意境用电视特有的艺术手段加以反映,造成动人的艺术魅力。早期的《荷花淀》(散文)、《海的向往》和《雪梦》(诗),近年的《妹妹,永远的遗憾》、《我看见了大海》、《残荷》等就是其中的代表性创作。二是指电视表现内容用散文的方式,形式比较灵活,追求意境营造,画面优美动人,后一类形式也可以归类为艺术片的某种类型,但也可以归总为电视诗歌散文。如《雾失楼台》和《朝阳与夕阳对话》等。   由于电视诗歌散文是文学和电视手段的结合,因之其艺术表现特征是独特的。电视散文的独特性在于其表现上的"散",以灵活跃动的声画形态造就文学意境;而它的内质则是"聚"--神聚。它和文学诗歌、散文的相通点更多,就是飞扬灵动,神思凝练;而比起其他电视文学形式来,抒情色彩更为浓郁,意境追求更为显明。   1.什么是影视文学?   所谓影视文学是指通过广播电视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结构情节、塑造形象、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给受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   2.影视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如何?   从本质属性来看,影视文学首先是文学,它是文学的一种样式,因而它同其他文学样式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和共同规律;同时,由于影视文学借助于影视传播媒介,因而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影视媒介特点。影视文学可以说是古老的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相结合的产物。   3.影视文学形成过程怎么样?   文学是一种古老的社会现象,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在这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文学的样式和类型迭经变迁,由简趋繁,但其表现手法基本是单一的,即运用文字的手段,以文学语言为媒介塑造形象,这种表现手法主要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器官,是一种平面的接收与解读的形式。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电子技术的发明。电影在从无声转向有声之后,便脱离了它以活动的影像组合来反映现实的幼稚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以蒙太奇的叙述方式进行创作的理性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种与传统文学样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文学样式--电影文学便应时而生。   电影文学融合了文学与电影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门类彼此的优长之势,既有“读”的优长,又有“看”的优长,既可作用于欣赏者的视觉,又可作用于欣赏者的听觉。这是以往任何传统文学样式所不具备的。几乎与此同时,广播也借助于无线电波的传送和机械录制的手段,运用声音来叙事,诉诸人们的听觉。广播的这种表现方式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戏剧”--“广播剧”。广播剧的出现,标志着传统文学与广播结合从而产生了新型的广播文学。电影文学和广播文学的产生为电视文学的产生准备了基础。电视文学吸取了电影文学形象直观、直接诉诸欣赏者联想的表达方法,形成为具有独特性质的新型文学样式。   影视文学的基本特征:   影视文学即电影、电视的文学剧本。基本特征主要是:视觉性、动作性和蒙太奇结构。   视觉性,即指影视文学剧本用文学所描写的形象能够鲜明地体现出视觉形象,具有具体、实在的视象性。   动作性,即影视文学剧本对人物的描写是具有清晰、丰富的动作的描写。   蒙太奇结构方式,即指影视文学剧本把许多内容不同、场景各异的画面,按照创作的意图予以组接,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和节奏等艺术效果的特殊结构方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