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些什么不为人知的小吃?

如题所述

看来作为一个云南人必须列一下了。在网上找了一些图。图还有不全的找到再补。文中提到的都是自己亲自吃过的,所以有些可能不全,请见谅。写的太开心超出了小吃的范畴,请见谅。先说过桥米线吧,过桥米线其实是出自蒙自,汤底是用鸡熬制,据说在禽流感期间还用火腿熬制过,当时年龄太小不记得了。米线的话细分有粗米线,细米线,酸浆米线等,不同米线用于不同的烹饪方式,在这里就不具体罗列了。一碗滚烫的鸡汤上桌之后,先放入鹌鹑蛋,注意不要搅动,否则就变成蛋花汤了。然后放入生的肉类,里脊,火腿片,午餐肉等。然后是熟的肉类,熬汤的鸡肉,酥肉等,在云南我知道的酥肉有两种,一种是肥瘦相间的肉裹上鸡蛋炸的,另一种是鸡蛋放到面粉里搅成糊状然后炸制的,过桥米线里用的是前一种,不过当然餐馆里用的没有自家制作的质量好。之后便放入各种蔬菜,但在云南生菜吃的很少。最后放入提前烫过的米线就可以吃了。不同价格的过桥米线是用秀才,进士,状元等分级的,可能是来源于过桥米线的典故吧,大家有兴趣可以搜一下。在云南比较出名的过桥米线有两家,桥香园和建兴园,虽然近年来做的越来越呵呵,不过若是到云南旅游去吃也是相当正宗的了。有机会到蒙自的话可能会找到更好的。既然说了米线就展开一下吧,米线的做法还有:小锅米线,一个小砂锅,放上骨头汤,米线扔进去,放上新鲜的肉末,韭菜叶和豌豆尖,一沸腾起来就从火上取下。翻滚的汤汁让米线,肉末,蔬菜的香气扑面而来,不加复杂的调料,新鲜的食材就足以让人垂涎。凉米线,在炎热得夏天一碗凉米线直教人叫绝,晶莹劲道的米线,香甜可口的甜酱油,脆嫩芳香的韭菜叶,喷香酥脆的花生米,一碗凉米线下去,既不觉得燥热,又能让腹中充实爽快。吃凉米线时有时会用酸浆米线,米线本身就带有的独特的酸味总是能征服一部分人的味蕾。还有卤米线,卤米线和凉米线差别不是很大,解决冬天不能吃凉米线的遗憾。罐罐米线,一个腹大口小的罐罐把所有食材的美味都包含在里面,吃罐罐米线更多的是乐趣,长长的筷子总是难以征服小小的罐子,各种美味在罐罐里总是出不来,花一番辛苦吃到后,总是能感到更多的满足和酣畅。最奇特的还有臭豆腐罐罐米线,能对着一罐臭臭的米线折腾半天,也是够了。羊肉米线,羊肉米线总是以邻省贵州的地名命名,六盘水,攀枝花羊肉米线这类。云南人冬天不仅御寒靠抖,还有羊肉米线,滚烫的羊汤,爽滑的米线,火热的辣椒,赤溜赤溜吸完米线后,羊汤混着辣椒喝下,再寒冷的冬天也不怕。谢评论提醒,加上豆花米线,豆花米线在我的理解就是在卤米线上加上豆腐脑,可能不是很精确,但加上豆腐脑之后一下子整碗米线都不同了,豆花能很好地淡化卤米线的咸味,增加清爽甜美的口感,吃到最后豆花和肉酱混在一起,又是一道美味。按昆明人的说法,走,甩碗米线克。以上为米线。说到了米线就由此展开吧,云南也吃面,但和北方当然没得比,吃过比较好吃的是蒸面,新鲜的面条(非手擀),上蒸屉蒸出来,拌上甜酱油等调料一起吃,关键在于要迅速,不然面条会很快变得粘稠。不得不提的是曲靖的蒸饵丝,饵块和饵丝都用米做成,一个为丝状一个为饼状。先说饵丝,饵丝也是蒸出来的,和卤米线卤面相似的调料,韭菜叶小葱不能少,快速拌好,饵丝的奇妙在于劲道的口感,绝对可以用弹牙来形容,而且它可以很好地包裹所有的调料,让每一口都香甜美味。曲靖的饵丝吃过最好的应该是老三饵丝,有连锁店,每天早餐一碗饵丝加一小碗骨头汤,整个人都会很有力气。需要补充曲靖的辣子鸡,红彤彤全是辣椒啊,但吃起来根本停不下来啊,吃完鸡的酱料还可以做辣鸡米线,又是米线。。。接下来当然是饵块了,在昆明有英凤烧饵块连锁店,不过感觉只是名头大。好吃的饵块都在小学中学门口,孩子们上学最爱的早餐,一个烧饵块,加油条火腿肠,营养而充实的早餐。吃过最好吃的饵块是在会泽,会泽的饵块可以薄到透过饵块可以看到报纸上的字,烧饵块我喜欢用小火,翻地快一些,等整个饵块膨胀成球状噗的一声破开,米的香气随着蒸汽冲出来,饵块也就烧好了,迅速抹上酱油花生酱芝麻酱,听着各种酱料在饵块上发出嗞嗞的声音,整个人都是开心的,对了,很多人吃饵块是喜欢抹上卤腐,也就是豆腐乳(云南豆腐乳分油的和素的,各有各的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饵块需要补充一点,会泽有玉米饵块,相比米饵块劲道更足,并且会有玉米的香甜,特别好吃。米饵块切片后加蔬菜肉末炒出来,名叫大救驾,是腾冲名菜。需要说的是类似米线面条饵丝的还有卷粉,豌豆粉,抓抓粉,大理白族凉卷粉的招牌满云南都是。说到会泽就从会泽继续往下说,会泽最有名的是稀豆粉和洋芋粑粑,稀豆粉是用黄豆做成,有浓厚的香气,吃的时候加上荞丝,姜末,蒜末,喜辣的人加上干辣椒面,是干辣椒面不是油辣椒,只有干辣椒面才能搭配那种无油的浓香,稀豆粉里泡上油条或者饵块,整个小城都浸泡在甜蜜温暖的气味中。说到洋芋粑粑,有些地方是用洋芋煮熟后直接炸,或者生洋芋切丝裹上芡汁一起炸,而会泽是用洋芋煮熟后拌成辣味或无辣,以此做馅做成的饼,炸好后饼皮酥脆,馅料香糯。记忆里有一次饿得很急,凉了的洋芋粑粑放在火上一烤,里面的油和香味慢慢溢出来,无比满足。接下来是土豆土豆个人所知的有新品种和老品种两种。。。真是不严谨的分类,只是当地农家的一种称呼,不要在意。新品种的特征是含水量比较高,用水淘过后后做酸辣土豆丝的话比较爽脆。老品种是淀粉含量比较高,俗称面一点,相比之下更多人喜爱(只是指当地)。好的土豆煮熟或者烤熟后一掰就会分为两半,在断面上可以明显看出沙沙的颗粒,有厚重的口感。最简单的土豆的吃饭就是煮和烤。农村乡下,最原始的煤炉,在炉子下面堆积碳渣的地方,把土豆带皮塞进去慢慢烤,估摸时间差不多了,碳渣土豆一起扒拉出来,土豆都是黝黑黝黑的,用铁片刮去皮和碳灰,土豆的香甜就展现出来,若是让老人帮你刮,在保证卫生的同时还可以帮你留下土豆表面一层烤脆的表皮,俗称guba。。。个人觉得这是烤土豆精髓所在。煮土豆的话更是简单,带皮放锅里加清水一煮,拿出来凉一凉就可以是用。煮土豆,烤土豆,加上农家自制的老酱腌姜卤腐,是许多农家温馨的晚餐。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就是炸洋芋,大饭店和路边小摊都能做,且不能说谁做的更好。在路边小摊坐着吃一碗炸洋芋,就能满足云南人对食物的所有渴望。好吃的土豆还有乌土豆,乒乓球大小,乌紫色,带皮炸过后蘸上香辣酱,云南菜的饭店里都会有这个。说完土豆就想引到宣威,当然是火腿和杀猪饭了。火腿的话最不能接受的是在外省出去买手抓饼的时候,老板问:加不加火腿?:火腿⊙▽⊙,加加加!!!于是加了一个火腿肠T^T。火腿是猪的前腿或后退用盐腌制而成,以浙江金华和云南宣威的最为出名。火腿的滋味,哎呀呀,啧啧啧。新鲜的猪腿,加上大量食盐,不停地搓揉按摩,把猪腿里的血水全部挤出来,然后静置一段时间,具体多久不记得了,之后把猪腿挂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时间慢慢流逝,一只火腿也就慢慢熬成。腌制三年以上的火腿,瘦肉切下来后可以直接食用,非常鲜美。火腿的吃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切成大块后慢慢炖,只需要清水,一只砂锅,火腿放进去,盖上盖子慢慢炖,家里炖上火腿,三四个小时后就是满屋的香气,揭开盖子,捏住骨头轻轻一抖,整块的肉就会脱落,火腿的美味在于肥而不腻,只需要一盘火腿,吃下几碗饭完全不是问题。火腿还可以切片和青椒一起炒,和乳饼一起蒸,乳饼是一种羊奶做的奶制品,香味很奇特。杀猪饭待续每年快过年腊月的时候,农村养猪的人家都会宰一头猪,宰猪时请村里的人来帮忙,然后就请帮忙的人吃饭,即宰猪饭。一头猪分为不同的部分,前腿后腿腌起来,即火腿,排骨腌起来,即腊排骨,放到接下来的一年吃,称为正菜。猪头,猪肚,猪肠,猪尾洗净后加卤料一卤,新鲜的材料绝对是极好的卤菜。还有一道菜名为墩子肉,即肥肉占比很大的肉块只加简单葱姜煮出来,麻将大小,蘸上胡辣椒蘸水,非常腻人,但每年的杀猪饭都忍不住要吃上几块。宣威小炒,新鲜的腿肉用蒜苗刚出来。酸汤猪血,用晾干的酸菜煮猪血,猪血嫩如豆腐,但又有豆腐没有的弹性。杀猪饭的菜很多,大多是农家自己做的,味道都很朴实。宣威还值得一提的是黄豆腐,五厘米见方,用白豆腐在姜黄里上色而成,本身就有一定的咸味和香味,不加任何条件也可以吃。说到豆腐就得以豆腐展开了。哈哈哈哈,看到楼下说pao(一声)肝,必须插一下这个,因为味道太妙。是猪的肝用气吹膨胀后晾干,应该还有什么特殊工艺,一般是过年时候吃,切片后蒸出来,蘸上醋就可以吃,味道要看个人喜好了,很奇妙啊╮(╯▽╰)╭,会泽有豆腐从包浆豆腐开始说,包浆豆腐的内部还未完全形成固态,所以吃起来口感会很奇特。包浆豆腐好吃的做法是去烧烤摊上,直接烤的话会沾在架子上,让店家先帮忙炸一下,表皮酥脆了以后再慢慢烤,烤熟蘸上蘸水,绝对是美味。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表皮是封住的,里面会很烫很烫很烫。还有一道名菜是铁板包浆豆腐。然后就是烧豆腐,烧烤摊上,一群认识不认识的人坐在一起,小贩烤着麻将块大小的小豆腐,每个人面前有一个瓶盖,吃一块豆腐小贩就往你的盖子里扔上一粒干玉米,一群人谈天说地,吃着豆腐,简直畅快。最有特色的是红河开远那边,中午天气太热没食欲,人们往豆腐摊前一坐,一大扎冰啤,一盘小卷粉,蘸上烧豆腐,也悠闲自得。云南也有臭豆腐,但不像长沙的黑色,臭味也不相同,常见吃法是煎,或者淋上酱油麻油撒上小葱蒸出来,不过此做法在家里做风险比较大。还有傣味。傣味印象最深的就是各种包烧,包烧牛肉,包烧脑花,包烧。。。具体包烧用的是什么叶子不知道啊,但是包起来后很好的保留了材料的汁水和香气。而且会有植物清新的香气。傣味口味一般比较重,偏酸辣。酸是用柠檬调味那种酸。大家一直在提的大理丽江片区,大理的话就是乳扇,牛奶制品,可烤可炸,烤的软糯,炸的酥脆。炸好或烤好后蘸上玫瑰糖,或者仅仅蘸白砂糖就十分香甜。还有的话就是还有的话就是生皮,猪皮洗净后不知道有没有稍微加热过啊,记得有一次吃的看到了血丝。。。蘸蘸水,虽然听起来很恐怖,但味道真是不错,口感更是其他东西完全不能表现的。记得在丽江古城里吃过瓦片烤肉,也很好吃。记得在丽江古城里吃过瓦片烤肉,也很好吃。还有一大类啊,菌。显示全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2-23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其实是出自蒙自,汤底是用鸡熬制,据说在禽流感期间还用火腿熬制过,当时年龄太小不记得了。米线的话细分有粗米线,细米线,酸浆米线等,不同米线用于不同的烹饪方式,在这里就不具体罗列了。一碗滚烫的鸡汤上桌之后,先放入鹌鹑蛋,注意不要搅动,否则就变成蛋花汤了。然后放入生的肉类,里脊,火腿片,午餐肉等。然后是熟的肉类,熬汤的鸡肉,酥肉等,在云南我知道的酥肉有两种,一种是肥瘦相间的肉裹上鸡蛋炸的,另一种是鸡蛋放到面粉里搅成糊状然后炸制的,过桥米线里用的是前一种,不过当然餐馆里用的没有自家制作的质量好。之后便放入各种蔬菜,但在云南生菜吃的很少。最后放入提前烫过的米线就可以吃了。不同价格的过桥米线是用秀才,进士,状元等分级的,可能是来源于过桥米线的典故吧,大家有兴趣可以搜一下。在云南比较出名的过桥米线有两家,桥香园和建兴园。

    小锅米线

    一个小砂锅,放上骨头汤,米线扔进去,放上新鲜的肉末,韭菜叶和豌豆尖,一沸腾起来就从火上取下。翻滚的汤汁让米线,肉末,蔬菜的香气扑面而来,不加复杂的调料,新鲜的食材就足以让人垂涎。

    凉米线,在炎热得夏天一碗凉米线直教人叫绝,晶莹劲道的米线,香甜可口的甜酱油,脆嫩芳香的韭菜叶,喷香酥脆的花生米,一碗凉米线下去,既不觉得燥热,又能让腹中充实爽快。吃凉米线时有时会用酸浆米线,米线本身就带有的独特的酸味总是能征服一部分人的味蕾。

    曲靖的蒸饵丝,饵块和饵丝都用米做成,一个为丝状一个为饼状。先说饵丝,饵丝也是蒸出来的,和卤米线卤面相似的调料,韭菜叶小葱不能少,快速拌好,饵丝的奇妙在于劲道的口感,绝对可以用弹牙来形容,而且它可以很好地包裹所有的调料,让每一口都香甜美味。曲靖的饵丝吃过最好的应该是老三饵丝,有连锁店,每天早餐一碗饵丝加一小碗骨头汤,整个人都会很有力气。

    饵块

    一个烧饵块,加油条火腿肠,营养而充实的早餐。吃过最好吃的饵块是在会泽,会泽的饵块可以薄到透过饵块可以看到报纸上的字,烧饵块用小火,翻地快一些,等整个饵块膨胀成球状噗的一声破开,米的香气随着蒸汽冲出来,饵块也就烧好了,迅速抹上酱油花生酱芝麻酱,听着各种酱料在饵块上发出嗞嗞的声音,整个人都是开心的,对了,很多人吃饵块是喜欢抹上卤腐,也就是豆腐乳(云南豆腐乳分油的和素的,各有各的味道),也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