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小学生的写作习惯并提出良好的写作建议

如题所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在学生作文时,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写作习惯呢?下面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作文教学实践谈点看法。
一、进行好词佳句积累活动
人们常说“厚积薄发”。意思是说,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胸存万汇凭吞吐”,学写作要从积累开始。
我们学校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好词佳句积累本,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诗词警句、名人名言、歇后语等做好摘录,多多益善。日积月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并经常翻检,记诵,尝试运用。课前30分钟为阅读时间,为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调动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积极性,我组织同学们在班级里定期进行好词佳句积累本展评活动和好词佳句背诵、运用比赛。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兴趣。
二、引导观察,勤于动笔
小学习作训练的重点是激发兴趣,培养习惯。要做到这一点,仅靠教材上的单元作文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及学习情况适时引导或安排学生写日记。生活、学习有感受时,动笔记一记。还要注意倡导学生每天休息前把当天最难忘的经历或感受记上几句。这些日记应不拘形式、不管长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写作权利,欣赏他们的点滴进步,对他们要多鼓励、多引导,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写作能力提高设置阶梯。如可把写日记的训练过程分为三步:第一、能写就可记优,目的在于鼓励动笔;第二、能坚持就是胜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第三、一写得清楚具体,语言优美准确,目的在于训练运用语言,为写好作文打下基础。
三、下水引路,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教师“下水”,可亲自尝试写作的甘苦,了解郑益沟坎,取得指导学生作文的主动权,就能教在点子上,导在关键处。在指导学生作文前,教师首先打好腹稿,将怎样立意选材,如何谋篇布,局等体会告诉学生,利用密切的师生关系,沟通师生情感;而作文中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言更能感染学生,陶冶学生。教师经常“下水”示范,以健康而强烈的感情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克服了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情动而相随,进而喜欢作文。
四、丰富生活,增强兴趣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生缺乏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写作时只能“咬笔杆”,这使他们对作文产生厌恶感。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大自然,贴近周边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帮助学生了解生活,为学生作文积累第一手材料。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游戏、郊游等,这既丰富学生的生活,调节学生的学习,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引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调动他们思维上潜在的天份。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真实、具体、生动,并逐步增强学生写作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我们的学生都喜欢动手,而且动手的能力很强,为此家长或教师多要在动手方面着手。让他们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春天我在课余时间带孩子到小溪边、看小鱼、小蝌蚪的嬉戏。上山采杜鹃,挑野菜,拔笋子,特别是对竹笋怎么拔?当孩子听到这个问题时个个都大笑,认为太简单了,他们拔来的都是一点点笋尖,真正的笋还在泥里呢。原来大家平日里看到街上卖的竹笋都是一把把嫩得可爱,还有这样大的学问,我从他们眼里看到虚心,认真。从中也掌握拔竹笋的小巧门,个个高兴不已,我告诉他们不仅拔竹笋要技术,剥笋也有技巧,如何剥开竹笋还真是难,我们开始层层地剥,没剥几个就喊手痛,我让大家动脑筋、想办法,怎么才能又快又好,张力同学说:“我看到邻居奶奶用刀在笋尖上一削,再用手一绞,笋就剥好了。大家试着剥,果然又快又好。还有的说在竹笋身上划一下,就好剥了,只要开动脑筋就会有收获。我们还认识许多野菜,知道它们的味道,性能。秋天到田野看金黄的稻谷,农舍屋前屋后火红的柿子。真实记下秀丽的风景,孩子的快乐。跃然于孩子们的笔下,随心所欲有话可说,符合写作的最基本要求,将自己看到的,体验到的,想到的,体现在学生的充分自由。写出他们真情实感。
五、仿写是学生写作的手杖
学习写作离不开模仿,从单纯的模仿到逐步摆脱模仿而进入创造是有一定的过程。我们在教学《我的家乡》一文是我让学生认真仔细阅读,体会作者是如何赞美自己的家乡的,运用什么手法来描绘的。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作者用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向读者展示了家乡的美丽,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由近及远的写作顺序,有条理说出家乡的新貌。学完这课后,我布置这样一道题,写写我们这里的景色——《美丽的牛头山》。让大家说说我们这里那里美?大家说开了,有的说:山坡上种着桃树,春天粉红桃花像火红的朝霞很美的。山坡下有个大水库,水面平静得像面镜子,倒映着山;倒映着岸上的煤矸子山、竹林、小树、农舍。倒映着蓝天、白云。这是一副天然的画卷。有的说:秋天更美。田野一片金黄,农家屋前屋后的柿树上,结满了火红的柿子,远远望去像一盏盏小灯笼,篱笆边爬满了紫色的喇叭花,……大家说的真美,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写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牛头山好吗?同学的兴趣很高,纷纷动手写。第二天,同学都完成了,而且写的很好,模仿就是习作训练的过程。仿写就是习作训练的一种形式。仿写便于把读和写结合起来,为初学写作大基础,培养起写作的兴趣。我们要把眼前那扇通往大自然的迷人美丽大门打开,让他们听到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听到冰雪融化时水滴的丁冬响,听到云雀的婉转鸣唱了。看到溪流小鱼在水里嬉戏,看到小树在风中摇摆,看到他们就不会整天背诵关于所有这些美好事物的一些枯燥乏味的语句。
六、评语是写作兴趣的调味剂
批改是了解学生作文,老师经过认真的批改,并及时发还给学生的目的是,是让学生知道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得到启发和鼓励,树立信心,从而也认识到自己习作的不足,将如何进行改进。分数对学生来说固然是很重要的。每次发下作文学生首先看的就是等级,然后再去看评语,评语是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感情交流,评语是学生信任的桥梁,评语更是提高学生习作兴趣的催化剂。他们在看评语时,会仔细地揣摩一番,再去细读你那段精美评价语。可见教师的评语对学生作文起着主导作用。新课程要求:以多表扬少批评为原则,以富有启发性为总的方向。是以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为最终目的,而不要用简单一个‘阅’了事,批评时也得语气婉转;不要用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表扬要发自内心真情,要不惜笔墨。如:这段文字真优美,写得真感人。老师被你的语句深深感动。如果将这个词换上动词就更妙了,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等。教师的一句由衷的赞美,可以让学生写作信心百倍。
总之,加强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掌握语言的提升,从基础的教学出发开展兴趣写作,以阅读为主,广泛开展写作的训练,以仿写和评语为副,使写作练习有效地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