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这是作业我今天就要 还有这首诗从什么和什么两方面描写西湖美景,其中写“晴”的诗句是什么?写“雨”的诗句是什么?
这首诗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的都是什么?但写法不同。前者是什么?后者是什么?这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什么之情?

饮湖上①初晴后雨二首 (宋)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好③,山色/空蒙④/雨/亦⑤奇⑥。 欲⑦把/西湖/比/西子⑧,淡妆/浓抹/总/相宜⑨。

注释
西湖美景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显得美。 ④空蒙:细雨迷芒的样子。 ⑤亦:也。 ⑥奇:奇妙。 ⑦欲:可以;如果。 ⑧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⑨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多,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著作
《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海直讲书》、《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教战守策》;诗六首,《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汲江煎茶》;词十一首《水龙吟》(看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醉复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传世名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编辑本段]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编辑本段]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其中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编辑本段]拓展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不只一首,本词条主要介绍较著名的第二首,以下是第一首。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这首小诗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27.htm?fr=ala0_1_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04
饮湖上①初晴后雨二首 (宋)苏轼 水光/潋滟②/晴/方好③,山色/空蒙④/雨/亦⑤奇⑥。 欲⑦把/西湖/比/西子⑧,淡妆/浓抹/总/相宜⑨。

注释
西湖美景①饮湖上:在西湖的船上饮酒。 ②潋滟:水波荡漾、波光闪动的样子。 ③方好:正显得美。 ④空蒙:细雨迷芒的样子。 ⑤亦:也。 ⑥奇:奇妙。 ⑦欲:可以;如果。 ⑧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⑨总相宜:总是很合适,十分自然。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介绍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苏轼在杭州呆了三年多,任满后,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 这样持续了有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
著作
《刑赏忠厚之至论》、《上海直讲书》、《喜雨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教战守策》;诗六首,《惠崇春江晚景》、《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和子由渑池怀旧》、《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汲江煎茶》;词十一首《水龙吟》(看花还似非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临江仙》(夜饮东坡醉复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贺新郎》(乳燕飞华屋)、《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传世名篇,刑赏忠厚之至论。
[编辑本段]译文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编辑本段]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其中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巧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而且二者同处吴越地区,所以运用这个比喻。
第2个回答  2010-06-03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2-03-30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大文学家、大艺术家,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对后世影响很深。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揭示深刻的哲理。
  ①潋滟——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
  ②方好——正显得美好。
  ③空蒙——形容云雾迷茫,似有若无。
  ④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姓施,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县)西,所以称为西施。

  杭州西湖,又叫西子湖,因为它在杭州西面;叫西子湖,则是从这首小诗而来。

  一天,苏轼和朋友在西湖边上饮酒。开始天气晴朗朗的,不大工夫竟阴了天,下起雨来。这样,饮酒未尽,诗人便饱览了西湖上晴和雨两种截然不同的风光。于是诗人赞叹说:晴天的西湖,水上波光荡漾,闪烁耀眼,正好展示着那美丽的风貌;雨天的西湖,山中云雾朦胧,缥缥渺渺,又显出别一番奇妙景致。我想,最好把西湖比作西子,空蒙山色是她淡雅的妆饰,潋滟水光是她浓艳的粉脂,不管她怎样打扮,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天生丽质和迷人的神韵。
  这首小诗前两句是描写:写晴天的水、雨天的山,从两种地貌、两种天气表现西湖山水风光之美和晴雨多变的特征,写得具体、传神,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以致有人评论说,古来多少西湖诗全被这两句扫尽了。后两句是比喻:天地之间,人类最灵;人类之中,西子最美。在前两句描写的基础上,把西湖比做美女西施,说它和西施一样同为天下灵与美的极至,何况又经过或淡妆或浓抹的精心打扮呢!
  然而,极写西湖之美还不是这个比喻的全部奥妙。历史上有些女子,美名和西子不相上下,诗人何以偏偏要拿西子来和西湖相比呢?这是因为,西子除了她灵秀美丽,她和西湖还有两点独特的契合:一是西子家乡离西湖不远,同属古越之地;二是西子、西湖,头上都有“西”字,叫起来自然天成。由于这种种原因,苏轼这个妙手偶得的比喻,博得了后人的称道,西湖也就被称作西子湖了。
第4个回答  2010-06-04
http://baike.baidu.com/view/143027.html?wtp=tt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也是一首写景状物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 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