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10-15
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研究、观赏、教育的价值,它是核心的、主要的价值,这一价值决定了保护第一的原则。二是经济价值,它是存在价值派生的,它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直接的经济价值是与遗产地有关的门票和旅游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经济价值是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存在价值是源,经济价值是流。存在价值越大,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
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发展中华先进文化的基础。因此,保护与开发西部地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之一。
一个国家的资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动物资源等;二是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三是人力、人才资源。目前各地党政部门大多较重视前者,而对后两者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各级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物质文化和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然而,由于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资源开发成本较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仅依靠开发自然资源是难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
西部地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各个时期、各民族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人类学等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址等遍布各地;具有美学或科学普遍价值的名山异洞、秀水奇湖、悬峡壁谷、急流瀑布、冷热奇泉、珍禽异兽等众多;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多姿多彩,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居住、服饰等,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第2个回答 2013-10-15
一、保护、利用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意义
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双重价值:一是存在价值,包括物质价值和研究、观赏、教育的价值,它是核心的、主要的价值,这一价值决定了保护第一的原则。二是经济价值,它是存在价值派生的,它包括直接和间接的经济价值,直接的经济价值是与遗产地有关的门票和旅游直接经济收入,间接经济价值是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行业。存在价值是源,经济价值是流。存在价值越大,潜在的经济价值也越大,其转化为直接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
文化与自然遗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发展中华先进文化的基础。因此,保护与开发西部地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其一,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之一。
一个国家的资源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动物资源等;二是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三是人力、人才资源。目前各地党政部门大多较重视前者,而对后两者重视不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各级政府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开发西部的自然资源,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物质文化和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然而,由于西部民族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资源开发成本较高,资源优势未能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因此,仅依靠开发自然资源是难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
西部地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十分丰富,历史上各个时期、各民族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人类学等价值的各类文物、建筑群、遗址等遍布各地;具有美学或科学普遍价值的名山异洞、秀水奇湖、悬峡壁谷、急流瀑布、冷热奇泉、珍禽异兽等众多;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更是多姿多彩,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礼仪、饮食、居住、服饰等,构成了独具魅力的人文风景。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当从战略意义上重视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其二,文化与自然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工业化曾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也让人类付出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代价,使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社会便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问题。20世纪90年代起,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联合国的重要议事日程,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并把它看作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是对人类几千年来发展道路的反思,特别是对工业革命以来发展道路的总结。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多样,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便把污染大的工业转向第三世界国家,本国主要发展没有污染的金融保险业和旅游业等(如英国等)。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不能重蹈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先污染、再治理”和“先开发、再保护”的老路。一方面应注重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的优势,发展没有污染的旅游业及相关的服务行为。既保护了生态,又发展了经济。
其三,保护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各类文化与自然遗产,具有了解历史、教育后人、凝聚国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净化灵魂的功能。很好地保护和开发各类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建立众多的供人们休闲、游乐的各类公园,将大大改善各民族人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精神生活的质量。弘扬优秀的传统艺术和各种娱乐活动,也有助于抵御西方各种腐朽文化的冲击。
其四,对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复兴中华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是国家和民族的财产。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生活的永恒需要,而且对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复兴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二千多年来,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但是近代以来,由于国力的衰弱,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幅射范围逐步缩小。在以西方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影响下,中华文化受到更为严重的冲击。如何继续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如何维护作为主流文化的地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历史上看,大多数国家都在现代化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努力保守和延续自己的传统文化。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日本保留传统文化之多却令人惊奇,其原因是日本自明治维新时期便开始立法保护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和民族传统文化。韩国也一样,制订法律,推行民族文化振兴政策,防止“美国化”或“西化”。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保护各种传统文化和传统村落,对那些掌握传统工艺的人,进行专项补贴,鼓励他们开发继承那些传统工艺。欧洲主要国家虽然也同属西方文化类型,但各国均努力保留自己的文化特色。在21世纪,文化在国际政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不采取措施保护,中华文化将会逐步衰落,将失去作为主流文化之一的地位,成为西方文化的附庸。文化上没有特色,政治上也就不会有地位。保护和开发丰富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是维护中华文化独特性和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
其五,有利于维护、巩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联合国教文组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的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说讲象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有些学者认为,文化多样性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荣至关重要。有的甚至认为,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维护文化多样性,保护各民族的文化,是当代世界的客观现实所要求的。此外,实行文化多样性或多元化政策有助于保护各民族文化权利,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各国凝聚力和国际团结。因为,文化多样性与人权、民主制度密不可分,每个人、每个民族都有选择和使用自己所喜爱的文化从事教育和创作等。从中国的情况来看,保护和开发民族地区的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有助国内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它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是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对本民族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具有深厚的感情,如果不很好地保护和开发,难免会使某些少数民族产生各种不满情绪;二是通过保护和开发民族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业,将使内地汉族和其他民族大批到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亲身体验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增强各民族的相互理解和认同,从而增强民族团结;三是国外有些反华势力攻击我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实行汉化政策,很好地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有力地驳斥国外的反华言论。
根据以上分析,保护、利用和开发文化与自然遗产资源,对于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