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亦称娇凤、彩凤、阿苏儿,原产于澳大利亚等地。其体长在16至18厘米之间,特征为前额和脸部呈现黄色,颊部带有紫蓝色斑点。上体分布着黄色与黑色相间的细条纹,腰部以下为绿色。喉部有小黑点,尾羽呈绿蓝色。虹膜白色,嘴灰色,脚灰蓝色。雄鸟鼻孔周围呈淡蓝色,而雌鸟为肉色。
在人工培育方面,虎皮鹦鹉品种繁多,主要通过体羽颜色进行区分,可分为数个类型:
1. 波纹型虎皮鹦鹉:国内饲养的品种大多属于此类型。体羽颜色斑纹与原种相似,具有蓝、黄、绿等色彩,上体满布黑色横纹斑。
2. 淡色型虎皮鹦鹉:分为上体黄色、腹部绿色及上体白色、腹部蓝色两个品系,翅上均有黑色斑点。
3. 玉头型虎皮鹦鹉:一种头部白色,其他部位体色谈蓝色;另一种头部黄色,其他部位体羽绿色。
4. 白化型虎皮鹦鹉:全身羽毛为洁白色,眼睛红色,亦称白红眼虎皮鹦鹉。还有一种体羽白色,全身分布黑色大块斑,称云斑虎皮鹦鹉。
5. 黄化型虎皮鹦鹉:全身体羽黄色,眼睛红色,亦称黄红眼虎皮鹦鹉。
野生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为食。繁殖期在6月至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至8枚,孵化期18天。
饲养虎皮鹦鹉相对简单,管理粗放,耐粗饲料,体质强健,不易生病,繁殖亦容易。因其上嘴具钩,力量强大,喜欢啃咬木质,不宜用竹笼,而应使用金属笼。作为休闲观赏鸟,可用小型电镀金属笼,内设栖杠、吊环供其玩耍。作为繁殖鸟,应选用较大的方型金属笼,大小为长40厘米、宽35厘米、高35厘米,底部设有抽屉式沙盘(托粪板)以便清理粪便。
虎皮鹦鹉的巢箱为横窝式,长25厘米、宽14厘米、高14厘米的长方形小木箱,中间有隔板,分为内外两室,外室有一通向外面的圆洞,直径6厘米,外室与内室之间有同样大小的圆洞,直径4厘米,供鸟出入。每日应更换清洁饮水,每周清理一次粪便,夏季避免强光直晒,冬季需保暖,室内温度不低于16℃。夏季高温时需加强通风。
虎皮鹦鹉喜食带壳饲料,常以谷子、稗子、小米或鸡蛋小米为主食,每日应喂青菜,牡蛎粉或骨粉作为常备饲料。4个月龄的虎皮鹦鹉达到性成熟,开始发情、交配,可作为种鸟繁殖。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一般每窝产蛋4至7枚,呈白色,每天或隔天产一枚蛋。雌鸟在产第三枚蛋后开始坐窝孵化,孵化期18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约30天,期间应保持环境安静。
冬季繁殖鸟室温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45%~50%,保持空气流通。虎皮鹦鹉的繁殖高峰期可达3至4年,之后逐渐下降,为保持种鸟群品质,应定期更新种鸟。平均寿命约为7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