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冬日絮语读后感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一节语言欣赏课上,我和学生一起欣赏冯骥才老先生的一篇精美散文《冬日絮语》,下课后,我仍对它念念不忘。于是闲暇时我再次细听,诗一般的文字如微风拂过,荡起了心中层层的涟漪。
说起冬日,人们脑海中会浮现出很多的词语:凛冽、寒冷、刺骨、枯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等等,诸如这些词语都是冬的真实写照。或许就是因为这些,好多人都不大喜欢冬天,我也不例外。然而当我读了冯老先生的《冬日絮语》后,我对冬有了新的理解。先前人们所说的那些词语,只是对冬日最肤浅的认识,那是人们站在远处感受到的冬日。当你我走近它,并接触它,冬的美丽便会淋漓尽致的呈现在眼前。

记得去年的冬天,随着深冬的来临,阳台上的一盆滴水观音的叶子却莫名的枯黄了,没多天,就脱落了下来。一个星期后的早晨,我到阳台上一看,好好的苗子居然歪斜着躺在盆里,我用手轻轻的一提,竟从根部断裂开来,我拿着苗子,心痛的说:“这么葱郁的一个生命就这样结束了,真是可惜啊。”下午老公回来,发现花盆里光秃秃的,就惊奇的询问我其中缘由,待到告知他这一切时,老公慨叹说:“这个冬日真是恼人,养了这么长时间的一盆花草就这样没了。”带着对冬日的满腹怨气,迎来了明媚的春日。一天早晨,我又到阳台上察看那些花花草草,突然发现,“死掉”的滴水观音的花盆里冒出了一个嫩嫩的小芽,我又惊又喜。没今天,从小芽的两边又冒出来两个,没多久它们就长出了碧绿的叶子。看着一天比一天葱郁的它们,我不禁感叹说:“想必它们已经死掉了,原来它们的根部还活着,看来冬天在结束生命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冬真是孕育生命的温床啊。”

寒冷的冬日里,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天而降,整个大地都变成了白色,厚厚的雪被覆盖着所有生物,葱绿的麦田里,白绿相间,像一块美丽的地毯。“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话再次告诉我们:勃勃的生机就在冬的襁褓中孕育着,它们笑着迎接春天的到来。

凛冽的寒风吹落了枝头的树叶,它们像脱离母体的孩子一般,纷纷飘落大地,一个个可爱的生命就这样化作了春泥。然而,即使这样,它们仍然用小小的身躯涵养水源,用残余的生命给予大树新的营养。这不禁让我想到了龚自珍的一句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尽管我不大喜欢冬,但冬日生命的顽强却深深的感染着我,使得我对冬又有了特殊的情愫。诚然,在漫长的生命旅途中,诸多的困难、挫折不正像这严寒的冬日吗?正因为有了冬孕育,我们的生命才有了旭日勃发的那一刻;正因为有了冬日的洗礼,我们才会不断走向成熟,才会欣赏到风雨之后彩虹的绚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