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之蜜糖,吾之毒药”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彼之蜜糖,吾之毒药”的意思是这样东西对于你是美食,但对于我却是毒药。

“彼之蜜糖,吾之毒药”是根据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在《物性论》的“吾之美食,汝之鸩毒”修改而来。

《物性论》(《De Rerum Natura》)(《on the nature of things》),卢克莱修的哲学长诗。1473年整理出版。是现存唯一系统阐述古希腊罗马的原子唯物论的著作。全书依据德谟克利特开创的原子唯物论,以大量事例阐明了伊壁鸠鲁的学说,批判了灵魂不死和灵魂轮回说及神创论,将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贯彻于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在与唯心主义学说的斗争中丰富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10-23
一样东西对不同的人来说有不一样的价值,对于我来说可能是蜜糖,是很好的东西。但是对他来说又可能是毒药。

比如说,同是爱情小说,有的喜读琼瑶有的喜读席娟有的推崇亦舒有的迷恋张晓娴。以此四位爱情作家便可将读者简单分类。
当然并不都是非此即彼的,比如说我自己,以上四位都过得去。
好比恋爱,似乎内心没有一个非此不可的标准。
所以说双子顶混乱的。叹!

但是虽说人分类,但妙的是同一个人在不同人眼里却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
好比有些事情,对A来说是天降喜事对B来说却是晴天霹雳。
所谓彼之砒霜 吾之蜜糖。

幸好人的认知有这种差异性。就恋爱来说,如果这种差异性不存在的话,那么整个世界将十分荒芜,要不都是蜜糖,要不都是砒霜,大家齐来抢或大家齐躲藏,都是不妥的。差异性决定了这个世界百花齐放,千万条不同的裙子被千万个不同的人穿去,千万个男女被千万个不同的男女牵去,不至于打破了头争抢那唯一的一个可人儿,也不至于有众多人嗷嗷待嫁/娶,踏地换天。
所以即便你貌若天仙也有人视你为砒霜。换言之,即便你天生无颜也有人捧你如蜜糖。

有生之年,谁是你的砒霜,谁又是你的蜜糖?
你是谁的蜜糖,又是谁的砒霜?

但据说,砒霜也是甜的,甜蜜的毒药,是不是比蜜糖更铭心刻骨?
谁知道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