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河多崖葬而非土葬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如题所述

赤水河多崖葬而非土葬的自然条件如下:
1、境内多高山陡崖,平地很少,不宜土葬。
2、土质稀薄,多岩石,难以挖出墓穴。
3、树林茂密,多质地坚实的圆木。
4、崖壁多天然山洞,利于储放棺木。
崖葬: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也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人们将棺材放在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将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种图案,铭文等等。因工程艰险,耗资大,在古代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崖葬是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也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古老的葬法,包括悬棺葬和崖洞葬。人们将棺材放在凿出的山崖平台上,或在峭壁上凿孔再打入木楔,木楔上放置棺材,或将棺材放入天然岩洞之中,岩壁上雕刻各种图案,铭文等等。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崖葬习俗早在中国古代濮、 越、 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临海水土志》对崖葬已有记载。中国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区,贵州,广西山区、西江流域,湖南、贵州和四川接壤处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东南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云南的乌蒙山区北麓至金沙江边,台湾各岛屿。据碳14测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约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及至近代,部分壮族、 布依族、 苗族、瑶族、仡佬族,以及现在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湾兰屿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5
火葬就是火化,然后由风将骨灰吹走。(现在跟目前的土葬都差不多了)水葬现在是火化,骨灰放入河或者海里。土葬都知道了,以前是直接入土,现在要先火化。天葬按照西藏的习俗是切成块装,让鸟吃。崖葬就是先放入棺材然后将棺材放到悬崖中部的洞穴里。P,S 木乃伊则是挖空内脏,药水泡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