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寄子由翻译

只要翻译

苏轼《狱中寄子由》二首
[原文]序篇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其一译文]圣明的皇帝如同覆盖万物的上天一样,世间万物身逢盛世蓬勃生长。身为微臣的自己却愚蠢地自蹈死地。人生未满百年就丧失生命,算是提前偿还了前生的孽债,一家老少十多口人,从此没有依靠就要拖累别人(弟弟子由)来抚养了。到处的青山都可以埋葬遗骸,只是此后夜雨潇潇的时刻,弟弟子由只能独自伤心了(当年与弟弟相约夜雨对床的盟誓再也无法实现了)。但愿与子由你世世代代都做兄弟,把未了的因缘付诸来生!
(先译其一,如果有用再译其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3
狱中寄子由其二的翻译是:月光西沉,凛冽的霜气使御史台牢狱更加阴风惨惨,檐角上的琅珰在风中叮当作响。梦中那颗向往自由的心依然像鹿一样的奔向云山,可是现实中的自己已命在旦夕,好像面临着滚汤烈火的鸡。眼前浮现出孩子们的身影,他们个个额角丰盈,面相非凡,真是自己的好儿子。老妻与自己同甘共苦十多年,可惜平生没有什么积蓄,身后只能让她独受贫苦了。听梁成他们说起杭州、湖州一带的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一连数月为自己作解厄道场,祈求神灵保佑平安,这真让人感动。汉代的朱邑曾在桐乡为吏,深得当地人民的热爱,死前交代儿孙把他埋葬在桐乡。东坡也希望死后埋葬在浙西一带,来补偿生前对杭、湖百姓的深深的眷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