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有什么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鼓浪屿原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又称逗园沙洲地或逗园仔洲地。元末始有人迹,逐步形成半渔半耕的村落。岛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礁因名逗鼓浪石地。留传至今成为胜景,岛也因之得名逗鼓浪屿地,并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屿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地。1586年在日光岩创建了莲花庵。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留下了逗寨门地、逗水操台地、逗拂净泉地等遗址。明末,陈示京随鲁王由海入岛,协助郑成功起义抗清,其墓葬于鸡母山。

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鼓浪屿发展的独特历史,使鼓痕屿形成了具有浓厚人文景观、复杂历史情趣、诸多国家风格、中西合璧的逗万国建筑博览会地。该岛因人均钢琴和小提琴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逗琴岛地、逗音乐之岛地。

而因岛内面积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称为逗步行岛地。鼓浪屿成为拥有人文景观、建筑景观、艺术与风景旅游、历史与音乐等多种精晶荟萃的著名岛屿。

扩展资料: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

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鼓浪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23
鼓浪屿有许多故事,这里就讲一个吧。故事的主人公既不是达官贵人,也不是风流才子,而是个出家人。而他在鼓浪屿的故事,还要从他开始还俗时说起。
高春泽是广东人,出家为僧后法号为“达仁”。他云游四方,足迹遍及国内名山大川,古刹圣地,并远涉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参禅学道,先后拜过16位高僧为师。在弘扬佛法之余,他从师苦学成医,擅长治疗疯伤以及移轮接骨,精治内、妇科及奇难杂症,到处弘法治病,在民众中有极好的口碑。
有一回,他到惠安行医时,有位女病人上门求诊。这病颇为怪异,女子在当地寻了不少名医,都束手无策,听说广东来的医僧医术高超,于是上门求助。达仁细心诊断,大胆下药,很快就治好了她的病。而在看病的过程中,这名女子也对达仁起了爱慕之心。女子的大胆示爱打动了达仁,达仁于是还俗跟女子结婚。
婚后,高春泽到鼓浪屿龙头路开设平民药店,坐堂行医。他所开的处方疗效显著,就诊者门庭若市。妻子掌管药店内的大小事务,抓药收银,十分利索。夫妻二人感情和睦,不久后生儿育女。高春泽秘制的“万应紫金膏”,专治疯伤及一切无名疮毒,药到病除,十分见效。他秉佛家慈悲之旨,对贫寒病家,从不计较诊费。因他开创厦门和尚还俗为医之先例,故以“和尚仙”名闻厦鼓。世事难料,高春泽医人无数,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却患上了哮喘,不仅群医束手无策,连他自己的灵药膏方也发挥不出效用。后来,他打听到广州怪医谭孟勤发明的细辛汤对此症十分有效,于是亲赴广州求医。谭孟勤看他心意虔诚,于是将医治之法细心教导,高春泽回家后依方抓药,果然治好了儿子的病。晚年时,高春泽竟放弃从前所学,而以谭孟勤的《医学经验谭》一书为临床指针,专以细辛汤方治病,并自制细辛丸以方便患者服用。所以人们又称他为“细辛先”。厦门许多名医均与高春泽交情深厚,在彼此交流中,细辛汤处方开始应用于临床,这就形成了厦门细辛汤方的流派。
第2个回答  2018-01-26
在海滨城市厦门的西南海面上伫立着一个小小的海岛,面积仅1.84平方公里,平面近似椭圆形,它就是著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它与厦门仅隔不足1公里宽的厦鼓海峡,轮渡往返,十分方便.
  鼓浪屿原名“圆沙州”,又名“圆州仔”,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常住居民2.3万多人.在小岛的西南海边,有两块相叠岩石,长年累月受海水侵蚀,中间形成一个竖洞,每逢涨潮时波涛撞击着岩石,发出如击鼓的浪声,称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训练水师,鼓浪屿才逐渐为世人知.历史上鼓浪屿被定为“公共租界”,英、美、法、曰、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
  鼓浪屿常年无落雪,四季有鲜花.岛上树木葱郁,繁花似锦,亭台楼阁,掩映错落.那一幢幢优雅别致的楼房,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路迤逦上升,在房前屋后和阳台、屋顶乃至墙头上,人们种上玫瑰花、兰花、菊花、仙人球等各种艳丽芳香的鲜花,景色十分宜人.岛上还随处可见翠绿的芭蕉、挺拔的古榕树、艳丽的凤凰树、清秀的绿竹,以及那成片簇拥的花圃花坛,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还有一种说法
  鼓浪屿原本的名字叫“圆仔”,因为岛上有一块特别圆的岩石.
  后来,这块岩石经海浪不断拍打后,石中央竟空了一个洞,每当海涛拍打在这块岩石上时,都会发出如鼓般的声响,因而改名为鼓浪屿.
  小岛上共住着约1万9000千人,早在1840年,就已经引进西方文化,是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
  早期只有富贵人家才有资格到岛上盖房子,而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物,都非常西化,深具特色.
  后期的鼓浪屿已经较为“平民化”,再也不是贵族的地盘,而且也发展成厦门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鼓浪屿除了被称为“海上花园”之外,也素有“音乐之岛”的美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早期的鼓浪屿,每40户人家,就有一户拥有钢琴,比例相当惊人,小岛也因此出了许多出色的钢琴家.
  岛上也有一个钢琴博物馆,里头就收藏了30台古钢琴,展现了世界钢琴发展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25
在海滨城市厦门的西南海面上伫立着一个小小的海岛,面积仅1.84平方公里,平面近似椭圆形,它就是著名的海上花园——鼓浪屿.它与厦门仅隔不足1公里宽的厦鼓海峡,轮渡往返,十分方便.
  鼓浪屿原名“圆沙州”,又名“圆州仔”,明朝时改称“鼓浪屿”.常住居民2.3万多人.在小岛的西南海边,有两块相叠岩石,长年累月受海水侵蚀,中间形成一个竖洞,每逢涨潮时波涛撞击着岩石,发出如击鼓的浪声,称为“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
  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训练水师,鼓浪屿才逐渐为世人知.历史上鼓浪屿被定为“公共租界”,英、美、法、曰、德、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国都曾在岛上设立领事馆.
  鼓浪屿常年无落雪,四季有鲜花.岛上树木葱郁,繁花似锦,亭台楼阁,掩映错落.那一幢幢优雅别致的楼房,沿着蜿蜒曲折的柏油路迤逦上升,在房前屋后和阳台、屋顶乃至墙头上,人们种上玫瑰花、兰花、菊花、仙人球等各种艳丽芳香的鲜花,景色十分宜人.岛上还随处可见翠绿的芭蕉、挺拔的古榕树、艳丽的凤凰树、清秀的绿竹,以及那成片簇拥的花圃花坛,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还有一种说法
  鼓浪屿原本的名字叫“圆仔”,因为岛上有一块特别圆的岩石.
  后来,这块岩石经海浪不断拍打后,石中央竟空了一个洞,每当海涛拍打在这块岩石上时,都会发出如鼓般的声响,因而改名为鼓浪屿.
  小岛上共住着约1万9000千人,早在1840年,就已经引进西方文化,是中国最早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地方.
  早期只有富贵人家才有资格到岛上盖房子,而因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岛上的建筑物,都非常西化,深具特色.
  后期的鼓浪屿已经较为“平民化”,再也不是贵族的地盘,而且也发展成厦门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鼓浪屿除了被称为“海上花园”之外,也素有“音乐之岛”的美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早期的鼓浪屿,每40户人家,就有一户拥有钢琴,比例相当惊人,小岛也因此出了许多出色的钢琴家.
  岛上也有一个钢琴博物馆,里头就收藏了30台古钢琴,展现了世界钢琴发展史。
第4个回答  2021-05-30
鼓浪屿原是个渺无人烟的绿洲,又称逗园沙洲地或逗园仔洲地。元末始有人迹,逐步形成半渔半耕的村落。岛的西南端有一个海蚀溶洞的礁石,每当海涛冲击,发声如擂鼓,礁因名逗鼓浪石地。留传至今成为胜景,岛也因之得名逗鼓浪屿地,并在明代得以正名。
明代鼓浪屿得以开发,1573年日光岩上出现了全岛最早的石刻‘‘鼓浪洞天地。1586年在日光岩创建了莲花庵。1650年郑成功在日光岩安营扎寨,操练水师,留下了逗寨门地、逗水操台地、逗拂净泉地等遗址。明末,陈示京随鲁王由海入岛,协助郑成功起义抗清,其墓葬于鸡母山。
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鼓浪屿发展的独特历史,使鼓痕屿形成了具有浓厚人文景观、复杂历史情趣、诸多国家风格、中西合璧的逗万国建筑博览会地。该岛因人均钢琴和小提琴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被誉为逗琴岛地、逗音乐之岛地。
而因岛内面积1.87平方公里的全步行方式被称为逗步行岛地。鼓浪屿成为拥有人文景观、建筑景观、艺术与风景旅游、历史与音乐等多种精晶荟萃的著名岛屿。
扩展资料: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
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