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解释并概括“明清之际的儒学”?

如题所述

一、明清之际的儒学,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以经世致用、注重实际为特征的儒家思想

二、明清之际的儒学两个显著特点:

①出现了唯物主义思想的高潮;

②出现了初步的民主启蒙思想。

三、思想家的贡献。

1、王夫之在系统总结中国古代哲学和历代兴亡、治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体系,把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推上高峰。

2、黄宗羲总结了明代近300年的学术思想发展,开创了浙东学派的史学研究;猛烈抨击封建制度,提倡朴素民主学说。

3、顾炎武以实事求是为宗,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为清代学术研究和治学方法开辟了新途径。

4、李贽在社会价值导向方面,批判重农抑商,倡导功利价值,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5、方以智提出"质测即藏通几",把唯物主义体系建立在对自然科学研究上。

6、傅山反对奴性,提倡理性,把诸子哲学与儒家经典同等看待,开清代子学研究的先河。

7、陈确批判程颐、朱熹理学关于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理与人欲对立论,肯定人性是后天的积习,认为"天理正从人欲中见"。

8、熊伯龙系统整理、综合了儒家无神论思想,把无神论建立在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上。

9、颜元、李塨倡导实学,重视"习行",强调感觉经验和亲身践履,推进了唯物主义认识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12
在《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这一课的以往教学中,教师囿于思想本身的艰涩、教材内容结构的跳跃以及应试的惯性,通常会笼统灌输明清的时代特征,简单罗列思想家的主张或特点,然后化约为固定的结论强加给学生。
这样的教学留给学生的是机械、模糊的历史记忆以及认识上的误区,与当下倡导的核心素养背道而驰。历史语境论认为,语境确定了历史事件所发生的现场和在历史中占据的具体位置……进而可以揭示事件发生的根源、过程及相互之间的特殊勾连,因此将事件放在所发生的语境中就可获得相应的解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