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节,什么是大事?

如题所述

前两天读到一篇说岳飞的文章,其论调颇像鲁迅当年在怨怒阿Q“不幸不争”。其中心大意是:岳飞虽然才能出众,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却不懂得与领导和同事相处,不懂得曲意逢迎。

文章分析得倒很有条理——

一者,岳飞和王彦、韩世忠处不来不说,和自己的老领导、多次提拔重用他的张俊也处不圆。

二者,岳飞虽也算有文化(独步古今的《满江红》就是明证),但毕竟不是科班出身,缺乏官场文化,官场上朋友不多,树敌不少。

三者,最要命的是固执、任性。“收复中原”还好,非要“迎回二帝”。高宗难道还要拱手把金銮宝座送回给老爷子或者哥哥不成。本十分器重他的高宗也因此心生嫌隙。

文章最后得出结论:岳飞的悲剧是岳飞性格造成的,守小节而忘大事。

读完文章,如鲠在喉。

什么是小节?什么是大事?在文章作者看来,岳飞的耿直、嫉恶是小节,明哲保身、平步青云是大事。不知道作者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可笑的是现实生活中我们处处碰到这样的“牧师”,冠冕堂皇的道理教给我们的不是弘清正之气,却是随波逐流的世俗的个人成功学。或许用我们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岳飞的性格是有其“一根筋”的堵,然而,不是这“一根筋”他敢从王彦帐中“忤逆而逃”?他敢上书直陈帮助高宗登基的黄潜善、汪伯彦两位宰相的种种不是?有了这根筋,岳飞才是岳飞,岳飞才真实可爱。就像我们看“三国”,总“恨”刘备数让荆州,守着仁义“小节”而忘“大谋”。这“恨”或许是缘于爱,而这小爱却足足是妇人之仁。

要君子在一个混沌社会伐勇伐力还要伐谋伐智,实在是顾“捷径”而忘“大道”。一个容不得秀木、看不得猪肥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社会。小人得志,不是小人的无聊,是体制的无力。君子固穷,不是君子的悲歌,是社会的悲哀。


素材使用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那些心情(nxxq666)获取授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