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以儒家之道怎样论述武术?

如题所述

孔子生活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深知文武兼备的重要性。他指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以此为出发点,他提出了“礼、乐、射、御、书、数”所谓“六艺”的主张,其“乐”即武舞,“射”、“御”也是当时风行的技击方法。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需具备的条件“知”、“仁”、“勇”、“艺”中就有“武”的因素,他的弟子中冉求、子路都是骁勇善战的勇士。

当然,孔子首先还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仁爱”观念作为人际关系的规范和准则,对必然内含暴力与残酷的武术,起重要的调适作用。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仁”的内涵即“爱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的“仁爱”观,在崇尚“立德”的我国文化大系统中始终如穿珠的红线,也自然演化成了判断武术行为的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武术伦理。

武术的“仁义”思想,首先表现为对社会秩序、传统礼教的恪守。孔子倡导的“仁学”,其实质是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调适,其基本思想是以仁慈、忠厚、善良和爱心来待人接物,处理一切人际关系。

在武术技击技巧和方法的运用上,“仁学”精神有充分体现。练武的目的是保家卫国、除暴安良,而非恃强好狠、为非作歹。对敌人,战必胜之,讲打击之稳、准、狠,即便如此,武术家也以制服对方为主,尽可能避免杀人取命,讲究先礼后兵。对那些具有特强杀伤力的功夫,用之审慎。

后世《少林七十二艺练法》记载:“技击之道,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武术界流传所谓“八打八不打”之说。

“八打”指眉头双眼、唇上人中、背后骨缝、鹤膝虎头、破骨千斤、穿胆身门、肉肋肺腑、撩阴离骨等部位,可承受一定重力,因而可选择为攻击目标;“八不打”指人体中易致人死命的部分,一般禁止攻击,它们是:太阳、对心锁上,中心两闭、两肋太极、两肾对心、两耳扇风、海底撩阴、尾闾丰府等。

中华武术的仁义精神还体现在武术技击的目的论上。少林武术有点穴大法,少林秘典《罗汉行功短打》讲,创造点穴法是“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是为了使人“心神昏迷,手脚不能动,一救而苏,不致伤人……有志者细心学之,方不负主人一片婆心也”。《峨嵋十二法》也反复强调“不争”、“持戒”、“化解”,不致最后关头不能擅用武力。

中华武术各门各派都有不同的“戒约”,体现其不同宗旨,其中对行为准则收受徒弟规定颇多,也最严,很重视对德行的培养。

如少林门中规定:

 盖闻自少林起教以来……武事熟而习之,用之于国,则治乱持危,用之于乡,则除贼捕盗……尚有无知门徒矜强持勇,欺良凌弱,此断非吾道中所可许也。但凡我们,务期循规蹈矩,爱众亲人,庶几此道之一进境焉……以上教条,学生要常记心,免犯责罚。另外有十不许之规条……以上十不许,日后有犯之者,定遭杀身之报,慎之,慎之。

 武林中收受门徒是一件传承武艺的大事情,很慎重,对德行的考察很严格。少林派规定:“传授门徒,宜慎重选择。如确系朴厚忠义之士,始可以以技相传”;后世内家拳法明确规定:剑者、好斗者、轻露者、酗酒者、骨柔质纯者不传。

再如武当派收徒有五戒之说:骨柔质纯者不传:技击格杀之良方,收徒之先不可不先视其体魄如何。体可换而骨不可换,胆可练而质不可练;心险者不传:防人之心不可无,收其为徒,如果不事先探查其心理,一旦功夫养成无异于养虎伤身;好斗者不传:拳术者,个人习可以强身,众人习可以保国,若逞匹夫之勇,则用之不当;酗酒者不传:酒能乱性,性乱则神迷,神昏则色浮,结果是非不分、凶狂无礼、祸生顷刻;轻露者不传:深沉者其毅力魄力必大,轻露者其志气胆识必小,若仅得皮毛,目空一切,逢人炫耀,非可造之材。

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孔子所倡导的儒家思想在武术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孔子雕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