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有什么作用

载人航天有什么作用

其一,载人航天是国家总体战略的一部分。从国家战略地位的角度来看,有人在太空和没有人在太空是大不一样的,就像有没有“两弹一星”大不相同一样。如果说当年搞“两弹一星”是为了打破国际核讹诈和军事封锁,保卫新生的共和国成果,那么今天搞载人航天,则是为了全面提升和带动航天工业及相关科学领域,使中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科技全球化的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建设,造福于全人类。

其二,载人航天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载人航天象征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面对21世纪,中国只有搞载人航天,才能保持航天发展的势头,提高国际地位,同时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因为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航天领域一座新的高峰,代表了当今世界最高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有了卫星、火箭,搞载人航天,建立自己的空间站。没有这些东西,中国在国际上就没地位,就受人欺负。中国要保持大国的地位,在世界航天领域就必须要有一席之地,否则美国等西方国家就要对你实行制约。航天部某局局长张宏显说,1986年去法国参加一个国际空间会议,苏联、美国和法国的航天专家被邀请在会上作报告,会后无论走到哪里,总是被人团团围住,问这问那。而到会的中国专家却被冷落一旁,没有一个人理睬我们。那种滋味是非常难受的。我们这么一个科技大国、科技古国,在国际上受到如此冷遇,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感到这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情!如果中国人上天了,肯定就不是这样了。

其三,载人航天可以促进和带动国家高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搞载人航天,必将突破许多新技术,这些新技术又可以带动很多新的学科、新的工业、新的材料、新的工艺。比如国家在“863计划”中设定了七个研究领域,而航天技术就覆盖了全部领域。另外,载人航天利用太空来作实验。比如,人在失重情况下是一种什么状态?生物种子经过太空培养后是什么情况?只有把人和种子送到太空进行试验,才会得到科学数据。航天专家范剑锋也说,载人航天一搞起来,就能带动别的技术。例如,飞船返回进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是摄氏一千八百至两千度,那么你用什么材料才能耐得住这样的高温呢?就得研究。这一研究,材料技术就前进了。再有,飞船的飞行高度,我们设计的轨道只有三百多公里,太低,燃料消耗太大。如果轨道能再高一百多公里,燃料的消耗量就会减少三十倍。要是我们掌握了这些技术,就能促进通信技术、材料技术、电磁技术的提高和发展。现在飞船利用的是太阳的能量,还不是燃料电磁。将来还要搞燃料电磁,一搞这个,就可以促进燃料科学的研究,带动民用燃料技术的发展。现在民用燃料存在很多问题。

其四,载人航天有极大的军事价值。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以及世界强国空军的“太空战”大演习,已经展示出空天一体作战的雏形,标志着大规模的海、陆、空、天四维立体战争时代的到来。即是说,当国家利益伴随着人类进取的脚步,沿着由陆而海、由海而空、由空而天的轨迹不断拓展时,空天战场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战场。所以在空天领域中国不能缺席,也不该缺席。未来战争很可能就是打太空战,太空早就成了苏美在军事上争夺的重要地盘。航天部科技司司长张成玉说,从军事的角度来看,搞载人航天,对今后的空间对抗有很大的军事价值。空间站对今后的空间大战是绝对有意义的。飞船可作为空间大战要走的第一步,它的技术绝对可以带动其他技术。它可以作为通信中继站,可以建立反卫星装置,可建立反击体系,既能进攻,也可防守。载人飞船搞成后,将来一扩大,就是空间站了。要是将来有一天世界空间战爆发了,战场摆在了天上,要在天上打仗了,一旦对方向我们发起攻击时,我们就可以在天上拦截对方的导弹。但如果你没有像飞船或者空间站之类的玩意儿,就只有等着挨打。因为对方打来的是什么导弹你都不知道,只有等导弹实实在在地掉在了你的头上,你才清楚。现在都说人类是一家,但人类是一家吗?现在是一家吗?美国和伊拉克是一家吗?布什和拉登是一家吗?

其五,载人航天能促进中国火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长征号”火箭已经发展到了较高的水平,具备了发射飞船或小型航天飞机的能力。如果不搞载人航天,中国的火箭下一步就很难再有大的发展。中国“长征号”火箭在国际商业市场上经过了近二十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发射了近二十颗国际商业卫星,但中国的火箭总不能老是只发射卫星。张成玉说,就像一个人开始时做豆腐,总不能一辈子都做豆腐,总得往前发展呀!所以从中国火箭发展的角度看,只有走载人航天这条路,才能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何况中国是火箭和嫦娥的故乡,自然不能在太空缺席。

其六,载人航天可以带动和培养一大批高科技人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航天队伍人才大量流失,以致青黄不接,出现人才断层现象,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位航天专家在80年代末做过一个统计:中国科技人员平均年龄四十岁,年龄最大的逾九十岁!这种年龄结构对一个要搞现代化的国家来说,肯定是太老化了!但年轻的又太年轻;中年科技人员因“*”原因,又出现了断层。中国如果再不搞载人航天这样的大工程,60年代参加工作的一大批技术骨干很快就要退出工作岗位,航天队伍状况将继续下滑,其结果必将是人才大断裂!刘纪原说,中国航天界现在人才断层很厉害。现在吸引不住人才,一般都认为是待遇低,其实更深层的原因,是事业自身的吸引力不够,年轻人看不到吸引他们的事业和前途。年轻人大多数看得远。在他们生命力最旺盛的十年、二十年中能干些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他们一定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决策缺乏长远的眼光,决策出来的东西吸引不了他们,没有像样的工程让他们搞,就无法带动、培养年轻人才,也难以留住人才。一旦真的出现人才断档、技术断档、经验断档、管理断档,甚至文化断档,那中国航天必然后继无人,已经取得的成绩根本无法“保值增值”。别说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就连现有的差距也会越拉越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9
人毕竟是任何机器都无法比的,人会思考,虽然机器可以做很多人做不到的事情,但人同样可以做到很多机器做不到的事情。而且,考察人在太空的状况,对于未来进行太空移民是有好处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