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周公诫子》和《诫子书》的中心思想

请知道的帮下忙 一定要正确哦 在写作业.....

周公诫子》中心思想: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诫子书》中心思想: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劝勉其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周公诫子》选自《韩诗外传》,作者是西汉韩婴,西汉文、景、武三帝时为官,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后人又称他韩太傅。文章是周公教育儿子伯禽的一段内容,告诫儿子立国的道理,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有了国土)就怠慢、轻视人才。

《诫子书》为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2016年,本文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教材。

扩展资料

《周公诫子》文章先摆出论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最后得逞结论。文中提到了六种“谦德”:一个人尊敬别人,宽以待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一个国家再富有,仍需提倡勤俭节约,这样国家才会更发达,局面才能更安定;如果一个人身居要职,就仍要有一种谦虚的美德,不能认为自己是高高在上,这才是真正的高贵。

一个国家,科技发达,兵强马壮,别国才不敢侵犯,自己就会立于不败之地;一个人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但仍要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不可狂妄自满,骄傲自大,这才叫真正的聪明。

在《诫子书》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澹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澹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在书信的后半部分,他则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导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话看起来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但它是慈父教诲儿子的,字字句句是心中真话,是他人生的总结,因而格外令人珍惜。

《诫子书》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不但讲明了宁静淡泊的重要,也指明了放纵怠慢、偏激急躁的危害。文章短短几十字,传递出的讯息,比起长篇大论,诫子效果好得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周公诫子:教育儿子要有谦虚谨慎的美德
诫子书: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15
《周公诫子》中心思想: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从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得出要重视人才的结论。
《诫子书》中心思想: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劝勉其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第3个回答  2020-07-15
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