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点绛唇原文及翻译

如题所述

原文如下

《点绛唇·闲倚胡床》

宋代: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1、注释
⑴点绛唇:词牌名。
⑵闲倚胡床:闲着无事坐于胡床。闲:指办公之余。倚:坐靠。
⑶庾公楼:杜甫《秋日寄题郑盟湖上亭》:“池要山简马,月静庾公偻。”用东晋庾亮(公元289-340年)在武昌乘月登南楼典故。
⑷别乘:汉朝称郡守的副手为别驾,别:另外。郡守乘车出行。副手乘另外的车跟随,所以叫别驾。“乘”也是驾车之意,宋代通判(知州事的副手)相当汉代别驾。这里“别乘”当指袁毂。
⑸风月平分破:享受美景,你和我各一半。

2、译文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
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3、赏析

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对衬与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东坡知杭州时与友畅游湖山之乐。那“楼外峰千朵”,“明月清风我”,“风月平分破”,如画一般,沁人心脾。凡是与大自然打成一片,永葆自然青春的,大自然将赋予他艺术的美妙的人生。

4、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16

点绛唇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⑶。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白话译文

闲着无事就靠坐着胡床,从庾公楼的窗子朝外望去,只见诸峰如千朵鲜花开放。和哪个一同倚坐?明月、清风、我(或他)。别驾通判一来,有唱自然有和,酬唱赠答。你还了解吗?深悉吗?自从你的到来,那江上清风、山间明月的享受,自然是你我各一半了。

《点绛唇·闲倚胡床》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苏轼与好友袁公济畅游湖山时所作。上片词人自述游山玩水的寂静心态,下片特写与袁公济畅游的独特享受。全词运用了叙述与描写、写实与用典等渲染之笔,尽情抒发了与好友畅游湖山的快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