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古诗

如题所述

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世代传承。清明将至,透过2首革命诗词,不忘革命先烈的铮铮铁骨。

    夏明翰

《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

只要主义真。

杀了夏明翰,

还有后来人!

诗人简介:

夏明翰,1900年生于湖北秭归,12岁时回到祖籍地湖南。他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担任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长,1927年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有力配合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1928年3月18日,因叛徒出卖,夏明翰在武汉被捕,敌人对他施用种种酷刑,劝他投降,但他始终视死如归。3月20日清晨,夏明翰被押送刑场,行刑前,敌人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他大声道:“有,给我拿纸笔来!”于是,写下了这首传颂至今的就义诗。之后壮烈牺牲,年仅28岁。

他留下的这首正气凛然的就义诗,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信念不惧牺牲,英勇奋斗。

2.邓恩铭

《诀别》

卅一年华转瞬间,

壮志未酬奈何天。

不惜惟我身先死,

后继频频慰九泉。

诗人简介:

邓恩铭,1901年出生于贵州省荔波县一户水族家庭。1921年7月,邓恩铭作为山东省的代表出席中共一大。1925年,邓恩铭等人领导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青岛日商纱厂工人同盟大罢工等。

1925年11月。邓恩铭被捕入狱,经党组织多方设法营救,得以保外就医。1928年春,邓恩铭任中共青岛市委书记。1929年初,由于叛徒告密,邓恩铭在济南被当局逮捕。他在狱中领导组织了两次越狱,使部分同志冲出监狱脱险。邓恩铭因受刑过重,行动困难,未能成功越狱。

这是邓恩铭牺牲前,在给母亲写最后一封家书时附上的一首诗,抒发了自己的共产主义高尚情操和视死如归的革命意志。1931年4月5日,邓恩铭身负镣铐,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30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