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马蹄

如题所述

1. 《马蹄》文言文翻译

标题:马蹄 作者或出处:《庄子》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

虽有义台、路寝,无所用之。及至 伯乐,曰:“我善治马。”

烧之,剔之,刻之,雒之,连之以羁絷,编之以皂栈,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而后 有鞭策之威,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我善治埴,圆者中规,方者中矩。”

匠人曰:“我善治木,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 哉?然且世世称之日:“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洽埴、木。”

此亦治天下之过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

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

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及至圣人,蹩躠为仁,踶歧为义,而天下始疑矣;澶漫为乐,摘僻为礼,而天下始分矣。

故纯朴不残,孰为 牺*(牛尊zun)?白玉不毁孰为硅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 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摩,怒则分背相踶。

马知已止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窃辔。

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时,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能至此矣。

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悬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而民乃始踶跂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译文或注释: 马,它的蹄可以踩踏霜雪,它的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青草喝清水,翘起脚就蹦跳,这是马的天性。虽然有高 台、宫室,对马是毫无用处的。

到了有个伯乐出世,他说:“我善于调理马。”他给马用烧红的铁烫毛,又给马剪毛,削蹄,打烙印,又给马套上马笼头,扎上马缰 绳,把它们关进马棚。

这样,马就被他治死了十分之二三了。他又不让马吃饱,不给马喝水,又叫马这样奔,那样跑,在马身上这儿整整,那儿理理,前面安上了马 嚼子、装饰品这一套麻烦花样,后面又加上皮鞭子辟辟啪啪的威吓,这几下子千来,马就给他治死了一半多了。

陶器工说:“我善于调理粘土,做成的陶器,圆的象 圆规画过,方的象曲尺量过。”木工说:“我善于调理木材,做成的木器,弯曲的象圆规画过,笔直的象墨线划过。”

那粘土、木材的天性,难道是要去符合什么圆 规、曲尺和墨线吗?但是世世代代,人们都赞扬说:“伯乐善于调理马,陶器工善于调理粘土,木工善于调理木材。”这也是那些治理天下的人的过错啊! 我认为真正善于治理天下的人就不是这样。

百姓有他们的天性:他们织了布做衣服穿,种了地得粮食吃,这是 普遍的法则;他们说一是一,毫不偏心,这叫做顺乎自然。所以在有最高道德的社会里,人们走起路来舒舒坦坦,看起东西来专心一意。

在那个时代,山里没有道 路,河上没有船舶桥梁;万物一群一群生长着,不划分什么地区;飞禽走兽成群结队,各种草木随意生长。所以可以把飞禽走兽拴住了一起玩乐,可以爬上树干去张 望鸟类的窝。

在那有最高道德的社会里,人类和禽兽一起生活,和万物混合在一块,哪知道什么君子与小人的区分!人和一切生物同样无知无识,所以人的天然德性就永远不变;人和一切生物同样无欲无求,这就叫做本性素朴。本性素朴就现出了人的天然德性了。

到那些圣人一出来,他们冥思苦想去造出个仁,呕心沥血去造出个义,天下人就开始生出疑忌了。他们又千奇 百怪造出了乐,烦杂琐碎去造出了礼,天下人就开始有差别分等级了。

你看,不弄坏天然好木材,怎么会出来个牛头杯?不毁伤美白玉,怎么会出来珪和璋?不废去 天然的道德,哪需要什么仁义?不离开人的天性,哪需要什么礼乐?五种色彩不乱,谁要那瑰丽的文采?五种声调分明,谁要去对上那钟鼓管弦?把好好的木材毁坏 了做成器具,这是工匠犯下的罪行;把天生的道德毁坏了去讲仁义,这是圣人犯下的罪行。 那马,生活在原野上,吃青草,喝清水,它们高兴起来交头接耳互相擦摩;它们生气了就背对背互相撞踢。

马 所懂得的就全在此了。人们在它项背上加横木条,额上齐齐挂上月形的饰品,马就懂得了去咬车销、脱车轭、顶车幔,要挣扎着吐马嚼子,脱马笼头了。

所以使得马 懂得要好诈手段,这是伯乐的过失啊。 在上古赫胥氏时代,人们在家里不知道有什么事可干的,走出去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嘴里嚼着食物玩乐,肚子 吃得涨涨的到处闲逛:人们所懂得的就是这些了。等到圣人出世,弄出了虚假的礼、乐要纠正天下人的形态;高高悬起了仁义要去收收天下人的心思。

这一来,人们 就千方百计去追求知识,大家都追逐私利,一发不可收拾了。这全是圣人的过失啊。

译文或注释: 马,它的蹄可以踩踏霜雪,它的毛可以抵御风寒,它吃。

2. 马蹄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文章讲的是宋朝时候,有一次画院招考。考试是命题作画,题目是一句古诗:“踏花归去马蹄香”。 考场上安静极了,应考者都在认真思索。有的认为诗句的重点在“踏花”二字。于是就画了一些花瓣,让一位青年骑着马在花瓣上行走。他想这不正是踏花么?表现了那春游之后的愉快心情。 有的在分析之后,觉得重点是在“马”上。踏花也好,归去也好,马蹄也好,都离不开“马”。于是就精心地画了一匹骏马,一位青年骑在马上从花丛中疾驰,显得很有气势。 也有的人琢磨“马蹄”应是重点,因此在画纸上突出那腾空的马蹄,并在“马蹄”旁画着纷飞的花瓣。他想花瓣都被扬了起来,马蹄还不会“香”么! 众多的应考者中,只有一位画得很特别。他的画卷上根本没画花瓣。他画的是:在一个春天落日的时刻,一位青年骑马归去,马儿疾驰,马蹄高举,一些蝴蝶紧紧地追逐着,在马蹄的周围翩跹飞舞。他的画被主考官选中了。

讲完这篇文章,感觉自己也被这幅画吸引住了。作者运用绝妙的构图和绝美的意境,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踏春图。他没画上一朵花,却让读者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花儿的多,花儿的美,花儿的香;感受到了在明媚的春光里骑马赏花的惬意。

3. 蹄在古文里都有什么意思

(1) (形声。

字从足,从帝,帝亦声。“帝”意为“原初的”、“原本的”。

“足”与“帝”联合起来表示“原本的脚”。本义:(马的)天足。

野马的脚。引申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说明:1.野马的脚是原生的脚,家马的脚会被钉上一个人工制作的铁掌。未安装铁掌的马脚就称为“天足”,即“蹄”。

2.本字《说文》所无) (2) 同本义 [hoof] 马候蹄。——《谷梁传·昭公八年》。

释文:“蹄,马足也。” 马蹄可以践霜雪。

——《庄子·马蹄》 驴不胜怒蹄之。(蹄,用如动词:踢。)

——唐· 柳宗元《三戒》 (3) 又如:牛蹄;马蹄;猪蹄;蹄涔(留有牛马脚迹的小池塘);蹄洼(留有蹄迹的小水塘);蹄道(有着兽蹄鸟迹的走道);蹄蚤(蹄趾与脚爪);蹄书(诏令;诏书。因用赫蹄纸书写,故称) (4) 指牲口 [draught animals]。

(5) 如:蹄尾(泛指禽兽);蹄腿(牲畜的腿部);蹄躈(古时用以计算牲畜的头数) (6) 兔网,捕兔的工具 [ of catching hare] 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庄子·外物》 (7) 又如:蹄筌(蹄和筌。

蹄是捕兔器,筌是捕鱼器) (8) 另见 dì。

4. 翻译一篇文言文

原文

寒花葬志 (明)归有光1

婢 ,魏孺人媵也 。嘉靖丁酉2五月死 ,葬虚丘3 。事我而不卒 ,命也乎!

婢初媵时,年十岁,垂双鬟,曳深绿布裳。一日,天寒,爇4火煮荸荠熟。婢削之盈瓯。予入自外,取之食,婢持去不与。魏孺人笑之。孺人每令婢倚几旁饭,即饭,目眶冉冉动。孺人又指予以为笑。

回想是时,奄忽5便已十年。吁,可悲也已!

注释

1 归有光(1507-1571) 明文学家。字熙甫,人称震川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曾任南京太仆寺丞,修世宗实录,著有《震川先生集》。其文善用简洁疏淡的笔墨,描写家人、朋友之间的日常琐事,言近旨远,充满感情。《项脊轩志》、《寒花葬志》等作极负盛名。黄宗羲推宗其为明文第一人。

2 嘉靖丁酉 1537年。

3 虚丘 古虚丘邑在今山东省境内。这里的“虚丘”似应为“丘虚”,指荒地。

4 爇 读“弱”(ruo),点火,焚烧。

5 奄忽(yanhu) 忽然。

译文

寒花是我妻子魏孺人的陪嫁丫鬟,死于1537年五月,埋葬在荒山上。她服侍我而不能到老,是我们没了缘分(命不好)么?

当初,寒花刚陪嫁过来时才十岁,梳着两个环形发髻,拖着深绿色的长裙子。一天,天很冷,她点火煮熟了荸荠,削了满满一瓦盆。我从外面回来,要取荸荠来吃,她端着荸荠,转过身去,不给我吃。妻子魏孺人见了便取笑我们。妻子常常让她靠在小桌子旁边吃饭,她吃饭时,眼眶慢慢地翻动。妻子又指着她那样子对着我笑。

回想当时的情景,转眼又是十年了。唉,真可悲呀!

5. 马蹄飞花令,诗句中必须有马蹄这两个字,可以拆开

当歌酒万斛,看猎马千蹄。

踏土不踏石,马亦惜其蹄。

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

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

妾久垂珠泪,君何惜马蹄。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好水好山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拂石坐来衫袖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趁东风。

白纻春衫杨柳鞭,碧蹄骄马杏花鞯。

灵虬传夕箭,归马散霜蹄。

骢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

人寒指欲堕,马冻蹄亦裂。

别多人换鬓,行远马穿蹄。

只知道这些了

6. 千里马文言文翻译

关公乘赤兔马,日行千里。周仓握刀从之,日亦千里。公怜之,欲觅一良马赐焉,而遍索无千里者。止一马,日行九百,乃厚价市之赠仓。仓乘马从公,一日差百里,两日差二百里。仓恐失公,仍下马步行,又不忍弃马,乃以索攒马蹄,悬之刀头,掮之而飞走。

注释

①掮(qian):用肩膀扛

②以索攒马蹄:用绳索把四只马蹄捆在一起

译文

关公骑着赤兔马。每天跑千里,周仓提着大刀跟着他,每天也走千里,关公同情他,想要找一披良马赏赐给周仓,可是,到处找,却没有千里马。只有一匹马,它日能跑九百里,于是就用高价买了下来,送给周仓。周仓骑着马跟着关公,第一天落后了一百里。两天就

落后了两百里。周仓担心关公丢失,仍旧下马走着,又不忍心丢掉自己的马,于是就干脆把马蹄捆起来,悬挂在大刀头上,用肩抗着急速地跑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