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州锣鼓传承

如题所述

寿州锣鼓作为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底蕴。自1991年首届寿县文化艺术节起,寿州锣鼓队便开始在舞台上绽放光彩,那年的表演标志着这一艺术形式的回归。在1993年的安徽省花鼓灯会上,他们凭借《拾玉镯》的创新与精湛演出,赢得了创作和演出二等奖,进一步提升了其声誉。


2001年,寿州锣鼓与皖西庐剧团合作的《寿州锣鼓与小兰花》频繁亮相国际舞台,如上海国际旅游节和农产品交易会,甚至在央视“心连心”艺术团的霍山慰问演出中,寿州锣鼓以独特的魅力开场,赢得了国内外观众的赞誉。2006年,他们在淮南市毛集区的淮河风情文化节上摘得金奖,而在2008年的首届中国农民歌会上,80人的大型表演更是成为了晚会的焦点。


尽管荣誉无数,寿州锣鼓在鼓乐类大赛中的获奖经历却是空白。直到山西洪洞县举办全国鼓王邀请赛,寿县人把握住了这个机会。通过从下属单位选拔的优秀队员和老艺人吴守林、孙元庆、把伟伟的加入,以及精心编排,寿州锣鼓队在比赛中展示了多变明快的节奏,最终赢得了“最佳鼓王奖”,这是他们历史性的突破。


为了传承和发展这项艺术,2004年寿县文化广播电视局采取了积极措施,从全局抽调青年才俊充实锣鼓队,并邀请罗西林大师传授技艺。经过半年的刻苦训练,这支年轻团队在第六届安徽省花鼓灯会上以精湛技艺脱颖而出,荣获金奖。2005年,寿县文化产业公司对寿州锣鼓进行注册,开始了市场化的尝试,致力于将这一楚文化的瑰宝发扬光大。


如今,寿州县城内不仅有著名的寿州锣鼓队,还有靖淮锣鼓队、通淝锣鼓队和寿州女子锣鼓队,共同构成古城内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每一次的表演,都是对寿州锣鼓深厚历史和艺术价值的生动诠释。


扩展资料

寿县,曾为战国时期楚国的都会。楚文化积淀深厚,作为楚文化的一支奇葩——寿州锣鼓,流传于寿县以及沿淮流域周边县、市,融进了淮河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双绞丝”、“小五番”等锣鼓谱精华,经过改编发展而成。所用乐器,除通常的大筛锣、大腰鼓、大小钹、云锣、手锣之外,与众不同的是所用主锣称作“钢锣”,声音清脆、洪亮,声播数里,具有浓郁的楚文化韵味,在沿淮地区独一无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