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图形与几何教学应该注重什么?

如题所述

关于小学阶段图形与几何领域所对应的核心素养表现侧重于如下:

数感、量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意识、数据意识、模型意识,以及在数学学习中形成的初步的学习能力。

拓展知识:

其中,量感、几何直观、空间观念与图形与几何领域紧密相关,《标准(2022年版)》将这三项核心素养表现明确列人图形与几何领域学段目标中,并且在相关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中具体提出。因此,图形与几何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建立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制订有助于学生发展量感、几何直观和空I观念的教学目标。

1、借助几何直观理解概念。在概念教学中,如果能够建立起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形象的图形之间的联系,把数学概念中最本质的属性用恰当的图形演示出来,尝试用数学语言表征,经历“基于动作的思维---基于形象的思维---基于符号与逻辑的思维”转换,就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建构数学概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有形的操作支撑起无形的数学方法,适时适度的几何直观介入,是朴素经验走向数学形式化的点睛之笔。

2、借助几何直观理解算理。计算教学需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有效运用几何直观,不仅仅在于理解算理,更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实现过程性目标。

3、借助几何直观探索规律。数学的规律应该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而几何直观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探索数学规律,更好地建立起形和数的辩证关系。直观的图表可以把隐藏的数学关系显性化,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本质的情境。

4、借助几何直观获得策略。通过画图直观地显示题意,有条理地表示数量,便于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解题的思路。恰当选用线段图、示意图、集合图等,是寻找解题途径十分有效的手段之一。在数学学习时,应帮助学生从小养成一种用直观的图形语言刻画、思考问题的习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