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的越王,名“句践”还是“勾践”?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四》中写为“句践”;
《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中写为“勾践”。
一般我们听说的都是勾践,已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上的铭文,又写作:“越王鸠浅自作用鐱”。真是搞不清了,是《史记》中的笔误,还是后人抄录的时候写错了。

当初越王败于吴的时候,是在“夫椒”,还是“夫湫”?
《吴太伯世家第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中都写为“夫椒”,
《伍子胥列传第六》中却写为“夫湫”。

名“勾践”,亦作“句践”,在古代通用。现在一般写作“勾践”。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扩展资料

卧薪尝胆

勾践回国后,时刻不忘受辱的情景。勾践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能忘了在吴国的苦难和耻辱经历!他身着粗布,顿顿粝食,跟百姓一起耕田播种。勾践夫人带领妇女养蚕织布,发展生产。

勾践夫妻与百姓同甘共苦,激励了全国上下齐心努力,奋发图强,早日灭吴雪耻。勾践又采用大臣建议,贿赂吴王,麻痹对方;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施用美人计,消磨夫差精力,使其不问政事,杀害伍子胥。

越王勾践还出台了促进越国人口增加的法令。通过一系列发展生产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措施来使越国富国强兵,具备了伐吴复仇的能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勾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2

是句践。

"句践"没错,"勾践"才是假冒的。葛国庆老师翻阅史料,从文字上来说,"句"就是"勾"的祖师爷了,甲骨文中就没有见到"勾"字,只是用"句"表示语言曲折的意思,唐代在《史记》的注释中,才首次出现"句作勾"。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勾"通"句"(gou),本意是弯曲。

正式错误的延续在清代,武英殿本的《史记》的正文中是《越王勾践世家》,而目录是《越王句践》。

武英殿本照抄明代国子监用书,也就相当皇家大学的课本,当时大学的课本不正规,而且印刷术落后,错别字多,水平相当于现在的盗版书,而影响的都是高干子弟,他们错了,大家也跟着错,"勾践"就因此蔓延开来,到了现代汉语简化表中,就直接规定为"勾践"了。

在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句”字的解释是:[gōu],高句丽,古族名,古国名。也作高句骊。又用作人名,春秋时越国国王勾践也作句践。

据了解,在萧山、绍兴等吴越文化比较盛行的地方,老百姓都比较认同“句”的说法,在当地建造的“句践祠”中,用的也是“句”字。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9
一、卧薪尝胆的越王,名“勾践”,亦作“句践”,在古代通用。现在一般写作“勾践”。
二、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原指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为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春秋 时, 越王 勾践 战败,为吴所执,既放功率表还,欲报吴仇,苦身焦思,置胆于坐,饮食尝之,欲以不忘会稽败辱之耻。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卧薪事不知所出。后用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不敢安逸之典。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
三、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第3个回答  2018-10-04
两个都可以,没一个是对的。因为古越语是一门外语,你可以认为和英语是一样的。你说特朗普和川普哪个是正确的,其实川普读音更接近。
第4个回答  2010-05-02
这两组词代表的是同一个。“句践”和“勾践”是同一个人。“夫椒”和“夫湫”是同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