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属于中医学发展的什么阶段

如题所述

晋代著名医家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对经络学说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系统地论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循行,骨度分寸,及经络腧穴主病,从而为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晋代著名医家王叔和著《脉经》,奠定了脉学理论与方法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基础,成为我国最早的脉学专著。

隋代著名医家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为中医学第一部病理学专著。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所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及王焘所著《外台秘要》,集唐代以前医药学发展之大成。

魏晋南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前后七百余年。医学理论与技术,随着这一时期政治、经 济、文化的发展而有新的提高,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推动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

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首次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对中医脉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提昌寸口脉法,明确了左寸主心与小肠,关主肝胆,右寸主肺与大肠,关主脾胃,两尺主肾与膀胱的三部脉位;描绘了 数、促、弦、紧等24种病脉的脉象形态及其所主病证,推动了于口脉诊法的普遍应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