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月球车在月球都有哪些发现?

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分别于11月10日3时12分和11月9日10时17分结束月夜休眠,受光照自主唤醒,迎来第24月昼。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于2013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有三大亮点。在嫦娥三号配置的多种科学探测仪器中,有三台仪器都将实现国际上首次科学探测。 天文月基望远镜:在着陆器的顶部安装了一台近紫外光学望远镜,将实现国际上首次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开展重要天体光变的长期连续监测和低银道带的巡天观测。主要监测致密双星、活动星系核、短周期脉动变星等。 极紫外相机:在着陆器的顶部安装了一台极紫外相机,将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产生的30.4nm辐射进行全方位、长期的观测研究。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月面上利用极紫外相机对地球空间等离子体层实施大视域一次性的极紫外成像,从整体上探测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对地球空间等离子层极紫外辐射的影响,研究等离子层在空间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并能提高中国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 测月雷达:在月球车的底部安装一台测月雷达,这是国际上首次直接探测30米深度内月壤层的结构与厚度和数百米深度内月壳浅层的结构。 此外,为应对月夜情况下零下15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防止仪器设备冻坏,嫦娥三号热控系统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这是中国航天探测活动中首次应用核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4
首先,玉兔二号发现过一个凝胶状的物质,这种物质位于一个撞击坑中,它与月球土壤有所出入,很有可能是因为月球受到土地撞击而发生异变,从而产生了这一奇怪的物质。另外,它对土壤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月球与地球一样,地下也有岩浆。初中地理知识有提过,玄武岩和花岗岩都属于岩浆岩的一种,而月球土壤底下26米处俨然是玄武岩的风化层。
最重要的发现是,在太阳系最古老的撞击坑冯·卡门撞击坑中,玉兔二号发现了周围5万平方公里有一个具有铁和钛性质的金属,而它位于地下3000米处。钛是一种稀有金属,在自然界中非常分散,主要位于地壳与岩石圈内,这种物质对航天、军事、工业、医学等多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就意味着,如果能将它成功开发的话,将是对中国的各领域都造成影响。
第2个回答  2020-11-24

首页
财经
证券
理财
投资
+
广告
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有新发现 嫦娥四号发现了什么?
2019-05-16 15:19
  至诚网(tech.zhicheng.com)5月16日讯
  在月球上度过了好几个“日日夜夜”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好消息,这些好消息里,有不少是“人类首次”级别的壮举,而在最近,一篇论文的刊发,令“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的新发现再次创造了历史。

  根据这篇刊发在《自然》期刊上的论文,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四号”上的可视-近红外成像光谱仪(VINS)的光谱初始观测结果推断出,月球表面存在的低钙辉石和橄榄石矿物可能起源于月球月幔。
  这是人类对月球背面月幔源物质的首个初步证据,而由“嫦娥四号”从月球背面传出的这个消息,将足够改变人类对月球的认知,这下多国专家都坐不住了,纷纷送来祝贺。
  先前,NASA和苏联的月球探测计划都集中在月球近侧,由于潮汐锁定,月球近侧少受陨石撞击,而缺少威力足够的陨石撞击,月球月幔层的物质就不会被抛射到月球表面,对月球月幔的探索自然也无法展开,所以长期以来,对月球月幔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猜想阶段。
  而“嫦娥四号”着陆的月球南极-艾托肯盆地则是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陨石坑,美国NASA此前的GRAIL(重力回溯及内部结构实验室)计划传出的对月球内部重力场观测数据证明,构造南极-艾托肯盆地的那次陨石撞击,成功击穿了月壳和部分上月幔。
第3个回答  2020-11-24
第一项为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和矿物组份研究。科研团队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车搭载的可见和近红外光谱仪、全景相机及测月雷达等数据,对着陆区光谱、石块分布、浅层结构等进行分析,获得着陆区形貌,物质矿物组成、来源及特性等科学结论。首次通过原位探测直接得到月球深部物质组成,揭示月球背面,特别是南极艾特肯盆地复杂的撞击历史,对月壤的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关键证据,为日后南极着陆和巡视探测选址等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为月球背面巡视区月表浅层结构研究。根据嫦娥四号着陆器测月雷达和相机数据以及其他多源数据,科研团队研究建立了嫦娥四号着陆区地层剖面及多期次溅射物覆盖关系。着陆区溅射物累加厚度约70米,表面为芬森撞击坑溅射物;在巡视区深度40米范围内,存在3种不同地层单元,包括12米范围内的细粒月壤层、12米-24米的碎石层和24米-40米的溅射物沉积和风化产物层。这些结果首次揭开月球背面地下结构的神秘面纱,极大地提高了对月球撞击和火山活动历史的理解,为月球背面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第4个回答  2020-11-24
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介绍,于2013年左右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测器有三大亮点。在嫦娥三号配置的多种科学探测仪器中,有三台仪器都将实现国际上首次科学探测。 天文月基望远镜:在着陆器的顶部安装了一台近紫外光学望远镜,将实现国际上首次利用月基光学望远镜开展重要天体光变的长期连续监测和低银道带的巡天观测。主要监测致密双星、活动星系核、短周期脉动变星等。 极紫外相机:在着陆器的顶部安装了一台极紫外相机,将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产生的30.4nm辐射进行全方位、长期的观测研究。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月面上利用极紫外相机对地球空间等离子体层实施大视域一次性的极紫外成像,从整体上探测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对地球空间等离子层极紫外辐射的影响,研究等离子层在空间天气过程中的作用,并能提高中国空间环境监测和预报能力。 测月雷达:在月球车的底部安装一台测月雷达,这是国际上首次直接探测30米深度内月壤层的结构与厚度和数百米深度内月壳浅层的结构。 此外,为应对月夜情况下零下15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防止仪器设备冻坏,嫦娥三号热控系统中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热源(RHU),这是中国航天探测活动中首次应用核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