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现在不过几百年,抗清意义巨大的是历史上哪个女将?

如题所述

说到中国历史上传奇的女将军,熟读历史的第一个可能会想到商朝的妇好。由于年代过于遥远,很多事情不能用现在的眼光去考证。可距离我们四百多年前有这么一位女将军,一生都在保家卫国。国家灭亡后,仍然顽强带领着军队抵抗清朝人潮水般的进攻,这个人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良玉。

第一:人物经历,个人的传奇故事历历在目

1:人物简单的一些介绍

秦良玉,是忠州人,不仅仅胆识智商过人,而且还擅长骑射。比较喜欢写文章,姿态风度彰显文雅,行军打仗治理军队是把好手。军纪严明,她的部队被称为“白杆兵”,战斗力很强远近闻名。

2:平定播州杨氏家族之乱

杨氏家族雄踞播州已经有六七百年的历史,一度让当时的蒙古铁骑闻风丧胆。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在播州作乱。秦良玉的丈夫石柱宣抚使马前乘率领3000军队前去征讨,秦良玉则率领军队在后面押送粮草。第二年,杨应龙趁着李化龙他们的军队大摆宴席之际,突然发动袭击。殊不知这是秦良玉使的计谋,等到他们军队一来便中了秦良玉等人的埋伏。不但击败了他,而且乘胜追击连续攻克好几个营寨。杨应龙自杀后,秦良玉却没有独自占有功劳,反而开始低调做人。

3:丈夫冤死狱中,自己成为军队主心骨

万历四十一年,秦良玉的丈夫马前乘没有和太监邱乘云搞好关系,据说是暗示他要送银子,他为人耿直没有送。结果被他诬告,导致他最后病死在了云阳的监狱当中。秦良玉于是代替他成为了军队的主帅,泰昌元年,后金侵略辽东。朝廷让秦良玉出兵援助,秦良玉派兄弟二人先行前往。这时候朝廷赐给她三品官员的服饰,希望她能够保家卫国。

第二:剿平叛乱,带领军队进京勤王

1:为了保家卫国,哥哥秦邦屏战死,弟弟冒死突围

天启元年,后金包围重镇沈阳,秦邦屏兄弟二人和后金八旗铁骑血战,激战之际哥哥战死沙场,弟弟冒死突围。秦良玉亲自率领3000白杆兵前往河北山海关,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天启皇帝于是加封秦良玉二品官衔,秦良玉为诰命夫人,她的儿子为指挥使。得知自己哥哥的死讯之后,要求朝廷加以抚恤,最后下令将死去的秦邦屏封为都督佥事,弟弟则是都督佥书。


2:平定四川重庆之乱

同年九月,四川宣抚使奢崇明在重庆造反,他的部下带着金银财宝希望能够和秦良玉联合。未曾想她根本不吃他那一套,把使臣斩首示众表明自己的忠心。次年奢崇明包围成都之际,秦良玉率领军队攻取新都,长驱直奔成都,击败了奢崇明,解了成都之围。等到奢崇明败走之后,她接连收复失地,重庆重新规划在明朝版图。

3:崇祯年间率领军队进京勤王

崇祯三年,清朝军队大举进攻,永平四城失守,大军直接把北京城团团围住。这时候秦良玉拿出自己的金银珠宝响应国难进京勤王,崇祯皇帝一度下诏表扬她忠贞的气节,赏赐她钱财牲畜酒水等,并且写诗来赞美秦良玉的功劳。

第三:决战反王,无奈遗憾终老

1:顽强的斗志击败张献忠,未曾想他投降之后又反叛

崇祯七年,张献忠攻陷了现在的重庆奉节,秦良玉率领军队赶到,张献忠不敌败走。秦良玉率领军队乘胜追击,和他的儿子一起夹击张献忠,使得他没办法只能逃亡湖广。后面受到朝廷招安,没过几年,到了崇祯十三年,国家风雨飘摇。将领不和,起义军势力庞大,天灾人祸等等因素夹杂在一起,秦良玉只能叹息而归,一切自有天数。

2:明朝灭亡后,依然顽强抵抗清朝军队和起义军

崇祯十六年,张献忠攻陷了武昌,处死了楚王,率领军队直逼四川,秦良玉抵挡不住张献忠军队的强烈攻势。第二年年初明朝灭亡,张献忠带领大军长驱直入,再次冒犯夔州,但由于寡不敌众,很快被击溃。张献忠攻下成都后,对部下说:“我们世世代代都受国恩,现在国破家亡危难时刻,只能共死不能同生,不管怎么样,我都和张献忠奸贼势不两立!”

3:究其一生,最后还是含恨而终

明朝灭亡后,秦良玉在和清朝以及张献忠等起义军之间的战争不断徘徊。当时远在西南的一支抗清力量逐渐强大起来,这就是坚持时间最长的永历政权。永历帝册封她为太子太傅,担任四川征讨使,还是当镇东将军委以重任。很可惜两年后,一代名将秦良玉病死,享年75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