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赞颂祖国传统文化的诗歌或散文???

亲爱的大哥大姐们,
谁有关于赞颂祖国传统文化的散文(1500字以内)或诗歌(50行以内)?若没有请帮忙找一下好吗?O(∩_∩)O谢谢!!!(急需!!!)Very thank you!!!
是关于传统文化的啊!!!O(∩_∩)O谢谢!!!

★赞颂祖国的诗歌一★:

习习的秋风啊!吹着,吹着!
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
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
请将我的字吹成一簇鲜花,
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
……然后又统统吹散,
吹得落英缤纷,弥漫了高天,铺遍了大地!

★赞颂祖国的诗歌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啊!

我/是你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乳房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啊,
我亲爱的/祖国!

★赞颂祖国的诗歌三★:

我的祖国
长江、黄河横越的山川
神洲处处呈现出灿烂
辉煌的征程
如金色的灯盏
光芒照亮了远航的船帆
我的祖国
您用睿智的灵魂
带领普天大众
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使祖国鲜花般娇艳
描绘出东方的璀璨
我的祖国
鲜花般美丽的祖国
从你的精神里
从你的蓝图中
读懂了燃烧的灵魂
开拓辉煌明天的艰辛
我的祖国
从边疆到海岸
有你的娇娆美丽
我怀揣质朴的情感
将满腔的深情遥寄
愿祖国更加繁荣璀璨
我的祖国
黄河、长江、长城
铸就了亘古的河山
改革、开放、发展
点亮世界的眼光
我自豪于祖国的辉煌
我的祖国
黎明般的太阳
怀抱着坚定的信念
将澎湃的斗志
化作永恒的执著
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伟大的祖国
东方文明的摇篮
犹如奔驰的列车
迎着世纪的曙光
擎起燃烧的信念
奔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赞颂祖国的诗歌四★:

祖国颂歌
———————
———————
岁月承载着历史的脚步
大地积淀了文明的精华
走在世纪之初的我
想到祖国,满怀激情

祖国——
在这里
我为您放歌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千年历史的积淀
文明源泉的汇合
您是黄河壶口的飞瀑
铺满天山的白雪

您凝重而深邃
宽广而博大
滔滔江河是您的鼻息
沸腾海洋是您的血液
您是世界的主题
是我生命的一切

祖国啊,祖国——
您是天安门城楼的一声呐喊
社会主义熊熊燃烧的火焰
您是人民革命的一声号角
乘风破浪的一张风帆

您坚强而自信
进步而前卫
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活跃着您的智慧
东方蒸腾的旭日喷薄着您的活力
您是世界的创作者
社会主义的实践家

祖国啊,祖国——
您是南海之滨的一缕春风
罗湖小村的一抹朝阳
您是青藏高原的一道铁轨
塔里木油田的一组井架

您远见卓识
艺高胆大
小渔村的翻天巨变证明了您的胆识
人民满脸的微笑写的是你的伟大

祖国——

您创造了生活
改造着世界

祖国啊,祖国——
您是世界和平飘扬的旗帜
人类文明进步的使者
您是捍卫真理的勇士
哺育子女的妈妈
您正直而博爱
坚强而慈祥
世界人民叹服您的胸怀
华夏儿女感激您的母爱

祖国——
您抚慰了战火中人类的伤痛
送来了和平的黎明

祖国啊,祖国——

您走过千年历史,跨越了世界文明
您明晰千古,坚定为英特纳雄耐尔生生不息
您仁慈博爱,捍卫着绿色与和平
我们为是您的儿女而自豪
我们为有这样的祖国而骄傲

祖国——
我们与您同心
我们拥您前进

您的儿女们坚信
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世界的明天更美好
人类的明天更美好

★赞颂祖国的诗歌五★:

祖国啊!这诗意的名字

弥漫着您的每一个季节

那是羽白色的鸽子 在蓝天下

唤醒了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啊!祖国 我爱您爱得太深太久……

十月啊!我的祖国

请赐给我一束火炬吧

我追随你的脚步

让每个梦境都滴着甜蜜

让所有的歌喉都沾满金色的音符

临摩你的日子——

请为我铺开满天的彩霞

我要为你的葳葳蕤蕤注入永恒的活力

最初的十月 总是如热泪落花沾满回声

共和国的跫音走过你的心田

延伸到最激昂澎湃的旋律

在我的心中 您不仅仅是一座憩息的绿岛

你是一朵可供我踏着节拍上升的红云

无论山川、维谷、田畴、小径、苍海

无数次失败和成功使十月更加饱满

啊!祖国……

十月的王冠为谁而戴?

十月的第一个早晨 在天安门前

我感受到丹桂的余韵 和丰收鼓乐的震响

我追忆汉白玉雕上那些历史的声音

思绪已变幻

飞舞的云彩

万里的江山

怎能不熏陶我美好的品格和操守?!

上升的十月 已千帆竞发

还有我的歌唱 我的祖国

幻化成一群高翔的白鸽

振翮不已

振翮不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4-30
  传统
  拼搏已成无稽之谈
  奋斗已成空空如也
  是什么
  奠定中华大地的万世基业
  是传统的文化 传统的人民
  不要说你别出心裁 别开生面
  中国大部分还不懂外语
  不愿面向世界
  不要说你标新立异 鹤立鸡群
  中国黑势力将你拉到原地
  不愿冲出中国
  只有传统
  才免受其害
  才借风借力借势
  才上下接应 一气贯通
  三十年前你可能在打拼
  三十年后你就归于祖国
  这是
  一种爱国主义
  一种安定心理
  试想
  世界的统一
  由于传统的缘故
  不是用政治
  而是科技

  走进传统文化,聆听圣贤之语
  常常默默地在心里感谢命运赐予我阅读的爱好。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在工作之余,手捧一本古诗、古文读到忘却自己,是何等惬意之事。
  以前被人说成书呆子,虽好阅读,却不谙世事,只活在自己的乌托邦里,难以溶入这个复杂的世界。我也一度怀疑自己这样痴迷阅读到底是对还是错,只是内心的迷茫让我放不下手中的书。
  冥冥中,我总觉得命运把我引向一本又一本未知的书,她一定想要告诉我什么。我也一度思考着真正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思考着生命的意义……
  我要再一次感谢命运赐予我这些思考。她让我免于无知与麻木;免于浑浑人事,本性尽失的命运。我自能守侯一方清净之地以自乐。
  随着阅读的增多,我也渐得读书之道一二。
  有一首诗写的真好,一语道破读书的真正意义:
  读书志在圣贤境,功利岂入智者心。
  谁见春风有穷处,不著一物生万伦。
  好一个“圣贤境”。圣贤的境界那是个什么境界?那一定是无迷无惑无苦无执的境界,那一定是逍遥复逍遥,从容又从容的境界。对于今天以机器式功利式为学习目的的人们是怎么都无法体会到“圣贤之境”的。
  似乎是偶然,却又仿佛是必然,在我有疑惑的时候,命运之神适时地把我引向了传统文化,把我引向儒、道、佛经典——这扇能解开迷惑的生命之窗。至此,深被尘封的心终于渐渐明朗起来。那来自中华古老的圣贤之理,当我一接触到的时候,仿佛一盏明灯,即将我的心照亮。我的心被之吸引,为之沉醉。她濡染着我整个身心,让我获益无穷。
  当我发现这一切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生在中国是多么幸运,这里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韵律,都像是藏着无数的珍宝,等待着我去发现。
  以前,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这样喜欢传统文化,会对儒、道、佛经典爱不释手,也许是以前从没有看过这类书,总觉得《论语》《老子》等古奥难懂,离我是那么遥远,现在想来实在是大错特错,如果早就看过这些书,那一定又是另一番景象与心得。
  好在,终于被我发现了!
  万事万物之至理与真谛即在其中。
  但愿我的心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濡染下溶于无比真诚、无比善良、无比宽和、无比智慧之圣贤之境。
  忍不住在这里写下这句诗,非常喜爱的一句诗,读之令人心清目明:
  心怀圣贤语,利人天地宽。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也。
  孟子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诵读圣贤之言,心中顿生无限豪迈与勇气。写至此,满心皆为圣光笼罩,有如朝霞照亮了天地,心中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勉为赋诗一首,以遣此怀:
  读书为何心已明,拳拳之意通圣贤。
  一朝得道勤行之,不论人生富与贫。

  传统啊传统
  今天,与一朋友闲聊。
  他说,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传统可以卖。但是即使要卖,别人一定不会想买。
  例如。他曾看过一个故事。在前些年的某个农村,有一个妇人独自一人在田间劳作,有一好色之徒,从背后抱住了她。她奋起反抗,逃脱了。可是最终,她还是丧失了生命。让她悲惨离去的,不是别人,而就是她自己。她自认为仅仅这样抱一下,就让她失去了清白,已经没脸再见丈夫孩子与诸位父老乡亲了。于是,她选择了死亡,让自己安心。
  说完后,他义愤填膺地大声呼道,这就是我们文明古国的传统!卖了,谁会要?而且中国类似于这种传统,不知有多少?又有谁会要?
  这是个悲剧,是历史的悲剧,也是观念的悲剧。也许,在你,在我的眼中,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还在?如今的社会还能找到这种贞节烈女吗?更具体地说,还能找到这种傻女人吗?或许这种悲剧,在中国的某个角落里,还能看得到,还在延续着这种悲剧,还在承袭着这种传统。
  想到传统,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般吸收,也不完全批判。诚然,她的那种做法是不对的,想法也有误,可是她要自身清白的观念却是难能可贵的。如今社会,清清白白做人的,恐怕只有一小部分了。不是身体已被玷污,就是思想上已经完全污浊了。
  提到这,我首先就想到了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群体——妓女。有人曾经为她们唱过赞歌,赞她们是应运而生,为了中国的男女比例失调而出现的,为了中国的安定局面而诞生的。看看,她们多“伟大”啊。她们都已经和中国的命运紧密联系了。她们多开放,她们完全把那种传统抛诸脑后,她们已经完全把这种清白嗤之以鼻,穿着清凉性感的衣服搔首弄姿,捧着大把的钞票埋头亲吻,用妖艳的浓妆、妖气的口语嘲笑那些忠于自己忠于家人的“傻”女人。
  还有,虽然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使我们伟大祖国的发展倒退了数十年。可是,他的丰功伟绩是不可抹杀的。那时的毛泽东思想,也是最伟大,最正直的。我们常常会对于老一辈人的毛泽东思想而大骂其迂腐,仅仅是因为他们头脑一根筋,坚持不搞一些小动作,耍一些小聪明,来为个人弄一些“好处”。此时,他们的正直,似乎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不懂得为自己谋福利反而成为了罪过。
  这时候,我真不知道,该不该再好好提倡一下传统了。
  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自有精华在,虽然也有糟粕。我们的眼睛不能只是看着糟粕而完全否认了精华的存在。其实现在的我也已经很迷茫了,不知所谓的传统,精华在哪,糟粕在哪了。

  中华传统节日素描
  1、中华传统节日素描之——元宵
  北国,乍暖还寒,冰雪童话的故事还未结束;南国,鸟语花香,绿野仙踪的游戏已经开始。上元之夜,一路款款,从春节缱绻的怀中,自古走到了今。
  这一夜,恰似东风拂面,花千树,星如雨;这一夜,月挂中宵,枝头新绿点亮万家灯火;这一夜,赏花灯、猜灯谜、放河灯、踩高跷、舞龙舞狮闹元宵,一个“闹”字撩起了节日的面纱,渲染着节日的狂热。这一夜,北国的冰雪融化了,汇成了欢声笑语,南国的暖风吹散了,散落成了繁花点点。
  这一夜,江南才子与北方佳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浪漫的谜底,总在蓦然回首时,在远离人声喧闹的灯火阑珊处。夜,有了些色彩;人,有了些醉意;情有些迷乱;春的脚步却是从容。
  元宵,在乡村的习俗里质朴得热烈,在都市的风情里暧昧得朦胧。元宵,从凡夫俗子的心里走进了文人骚客的辞章,率真中的婉约,笑语盈盈,芳香四溢。
  “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年”。火树银花,蜃楼海市,一碗碗汤圆包裹着饱满的月色。元宵,一个梦幻、热情而浪漫的节日。
  2、中华传统节日素描之——清明
  梨花风起,柳笛横吹,江南烟雨轻轻飘散,心中的怀念酿成一杯祭奠的酒。清明,在牧童遥遥所指的杏花村落。
  寒食清明,不食人间烟火,不论天南地北百姓五侯,只为纪念一个关于介子推的传说。于是,两千多年的风俗有了存在的理由,五千年的文明因此而厚重了许多。
  可叹,前世今生,隔着清明的泪眼,如何对饮?
  燕子穿上了黑色的衣衫,飞越千里万里,老巢依旧,话语呢喃。游子穿上了黑色的衣衫,飞越千里万里,面对修葺一新的旧坟,长跪不起。
  在杂草丛生的墓地,有我安息的祖辈先人;在烛台香火的映照里,有我沉痛而深切的思念。这一天,山川萧瑟;这一天,大地回春;这一天,生者与死者相互慰藉,浅浅的笑意如春风杨柳。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清明,春和景明,可以踏青、插柳。或者把哀伤折叠成一只纸鸢,剪断手中的牵线。也可放飞秋千上的蝴蝶,荡来荡去,荡出一片明媚的春光,在清明时节深处。
  3、中华传统节日素描之——端午
  一条长河,两千年前从沅湘的源头、楚泽的腹地出发,流经秭归楚子的门前,卷起《离骚》的漩涡,泱泱华夏便有了一个重大的节日——端午。
  昔日,美丽的“山鬼”为谁“招魂”?《九歌》华章里的勇士为谁泪流?天苍苍,国之殇,你瘦骨嶙峋的背影,长剑在手,却不愿回首。如今,龙舟竞发的鼓声里,听不到“上下求索”的哀叹了,百舸争流的欢笑里,看不见硝烟与战火。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端午,屈原的端午,一个民族的墓碑因你而不荒凉,一个民族的脊背因你而不屈服。
  如今,端午这条长河的岸边,艾草萋萋,菖蒲飒飒,百虫怯怯。斗草的孩子胸挂香囊,腕缠彩线,目光清澈,坐在幸福的童谣里,如夏水汤汤汨罗江中的鱼虾,咀嚼着粽叶包裹的两千年的历史,浑然不觉。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听,一首儿歌,踏着楚辞的节奏,稚嫩的童音传唱着中华几千年的文明与风俗。
  4、中华传统节日素描之——七夕
  轻罗小扇,霓裳羽衣。端坐在七夕这扇爱情的窗口,揣摩着忧伤和快乐。这一刻,痴情的目光擦亮了,如水的夜色温暖了;这一刻,纤纤素手指点着,点点流萤飞过了;这一刻,心里的甜蜜映照着秋光红烛,在思念的拐角处,千言万语化作了一低头的羞涩。
  七夕,一生只为这一天!
  盈盈一水之间,星汉灿烂之际,牛郎郁郁牧歌,穿透了云外九霄;织女脉脉神情,荡漾在浅浅天河。不老的神话,在天堂的虚无中化为乌有,两情相悦,只在那寒冷的窑洞里朝朝暮暮。
  相思的七夕,天上人间有何不同?纤云变幻的姿态,可是传说中的鹊桥?梦寐以求的相聚,于今夜依然遥遥无期。风吹乱了,花香散了,一地的诗稿,与你的柔弱,在泪光中纷纷扰扰。
  乞巧的七夕,女人的七夕。乞手巧,乞心灵,乞美貌,乞求忠贞不渝的爱情……一切心愿,尽在那虔诚的一拜里,作茧自缚,而后化蛹成蝶。
  “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千年习俗,只属于情人的浪漫,七夕,一个因爱而年轻的节日。
  5、中华传统节日素描之——中秋
  蝴蝶,奔跑,在每一扇思念的窗口。明月,徘徊,在目光所及的远方。这一刻,所有的语言,捂在胸口酝酿,从汉魏到唐宋,在远离故乡的中秋,开出一朵美丽的罂粟。
  千里之约,相对无语。踏月而来的,叩开了你的柴门;流泪而去的,在琼楼玉宇的高处。菊花黄了,大雁去了,梦中的桂花飘香了庭院,琴箫拖着《春江花月夜》的尾音,歌声悠悠。
  中秋这一朵奇丽的花朵,开在唐诗宋词的婉约里,开出了月圆月缺,缠绵悱恻;开在每一个游子的心头,开出了悲欢离合,欲说还休。
  月光照来,钟声传来。只能,举起花间的一壶老酒,画一幅水墨淡彩。那一行落款写下了“床前明月光”,却不知“今夕是何年”。相思篆刻成的印章,该烙在故乡的哪一个动人之处?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我日夜兼程,望眼欲穿,呼唤你的名字,在中秋,在咫尺的天涯。隔着浅浅的海峡,伫立思念的中央,望一轮明月,于心底呼唤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中华传统节日素描之——重阳
  九九重阳,枫林染霜。白云缭绕的人家,菊花米酒一点点温热。极目远眺的期盼和惆怅,随风飘落在黄昏之后。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重阳,紧闭的窗前,大雁飞过了,深秋的山野,虫鸣啾啾。那一抹斜阳归处,沦落为他乡异客。遍地茱萸,站成了绚丽的风景,隔着天涯,我依然是你牵挂的弟兄。
  “醉花阴”吟诵的重阳,人生易老吗?故园深处,菊花黄时,西风瘦了。尽管暗香盈袖,兰花指间的温柔,在睡梦中已然凉透。
  喜怒哀乐在旅途,生老病死在重阳。感慨着“无边落木萧萧下”,惊叹着“不尽长江滚滚来”。季节的栅栏却始终无法跨越,回不去的故乡,在窄窄的客舟中颠簸。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既然岁月不能相守,就让鹤发童颜的思念,躲在你的问候里,如水边蒹葭,渲染着摇曳多姿的深情,湿了梦,白了头。
  夕阳无限,胜似春光,步步登高,临风抒怀。饮一杯陈年老酒,那些往事中的细节,那些晚开的花朵,在一个节日里,温馨且从容。

  挺传统的吧,原创的,希望你能认真读读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