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助力课堂有料又有趣——《荷叶圆圆》教学反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最近一直在忙信息技术融合课,我选的课题是《荷叶圆圆》,它是一篇散文诗,短文精小有趣,写得是夏日荷塘里不同的“小伙伴”把荷叶当成不同的事物,在荷叶周围嬉戏玩耍,吹风乘凉,全文想象丰富,充满童真童趣,“小伙伴”对夏天的喜欢渗透到字里行间。本课目标有4条,按照常规教学都很好达成,但是介于是信息技术融合课,怎样把有料的课上的有趣,就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让信息技术巧妙自然地融合进课堂,使课堂既充满生动活泼的趣味,又促使达成本课目标。最后的定设计也是改了又改,初始的课堂结构是平行式,一段一段讲,后来采用主讲一段,总结朗读方法,然后其他段落通过同桌合作运用方法练习朗读的方式。

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识字12个,写字3个“亮、机、朵”,认识“身字旁”

2.通过联系实际和观察插图了解“停机坪,摇篮”等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仿照句式“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说话。

        第一个目标识字我采用的是集中识字,通过不同方式的读达到识字的效果,同时利用剪映的音频功能,让荷叶姐姐的声音贯穿整堂课,起到及时鼓励评价学生的表现,比如孩子把生字全读对了,就播放音频“荷叶姐姐为大家点赞,你们太棒了”。身字旁的讲解借助放大镜和聚焦的功能使学生找不同,谈变化,这样视觉中心突出,学生就很容易发现不同。写字是随文进行的,写字部分主要运用了希沃的田字格功能,笔顺偏旁拼音一目了然,在反馈环节使用照片投屏功能让学生对比三个同学的字,从规范、端正、整洁三个层面评一评。

        第二个目标“摇篮、停机坪”等词语的意思放在初读环节,先让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猜猜词语意思,然后出示图片,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很到位了。

        第三个目标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首先要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初读环节学生先自读,解决字词障碍后,利用班优随机挑选5名学生抽查反馈,然后利用班优对学生评价打分。顺势解决小鱼儿这段话中的长句子,引导学生利用画停顿符号的方式打着节奏读一读。此时学生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得朗读课文。那么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不断地读,看图想象,抓关键词,达到背诵的效果。

      在一年级上册《小雨点》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分角色朗读,这篇课文里有四个不同的角色,这四个角色每人有一句话,而本单元《要下雨了》也有分角色朗读的要求,所以本节课也是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能力的一个训练场。分角色朗读其实也就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可是我们的文本不是活生生的人,想要直接对话很难,那么这里我设置了四个不同的音频,说出文本隐藏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本。想要读好小蜻蜓,听听小蜻蜓怎么说,音频出示“我看到荷花了,好兴奋啊,读我的时候要开心哦”,学生听后,立马兴奋起来,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四个音频的使用,课堂活了,分角色朗读也读出层次了,这比常规课堂老师不断引导学生想象,效果要好的多,这是信息技术利用比较好的地方。分角色朗读后奖励学生欣赏四个小伙伴在荷叶上的生动视频,

        本课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动词多,动词多就要引导学生带着动作读,使学生入情入境,并且牢记动作词也是达到背诵目标的一个关键点。那么在朗读与背诵之间,我加入了一个快闪游戏,让学生根据提示做动作,设计意图是强化学生对关键词的把握,训练手脑协调能力,同时增强课堂趣味,可谓一举多得。紧接着就是幸运大转盘游戏,让学生看着插图,借助关键词尝试背诵,通过前面的训练,背诵目标也轻松达成。

      第四个目标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句式说话,这个句式抓住事物的不同特点,连用两个叠词。我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是什么样的荷叶,学生会说出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继而引导学生对比课文原句,这里利用希沃白板的蒙层功能,从而发现同一个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接着就让学生仿说课后题,用这样的句式夸一夸苹果,再夸一夸你喜欢的事物,从而目标达成。

        课堂初始的荷塘图片导入,荷塘视频的欣赏,听着四个小伙伴的音频,快闪游戏的动作模仿,再加上分角色朗读,合作朗读,学生多感官激活,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趣味十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轻轻松松就感受到小伙伴对夏天的喜爱,对荷叶的喜爱,甚至课堂结束还有点意犹未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