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城市具备哪些条件可以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中国客运市场中,铁路与巴士公共交通占百分之几 ,亚洲则达到百分之几 。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机动车还有可能增加百分之几,使千人车辆拥有量达到多少 ,这个水平相当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通常认为,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即可修建轨道交通。但据有的报告分析,若期望地铁项目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城市人口在150万以上则是适当的选择。我国则规定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轻轨交通系统,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地铁交通系统,或者两者相结合,具体要由城市的客运需求、经济实力和其它相关因素来决定。
概括地说,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应具备以下条件:1.1具有法定的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任何城市在没有做好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之前就提出线路方案的项目建议书,将被认为是没有根据和不合法的。因此,在轨道交通项目申报立项前,必须做好综合交通规划和轨道交通专项(专业)规划,并被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后得到确认,才具备法定的基本条件。
1.2应有一定的客运量需求建设部有关文件规定,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1万人次时,可建设轻轨系统;当近期高峰小时单向客流量达到4万人次时,才可建设地铁系统。
1.3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GDP)。据有关文献资料分析: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投资,占该城市GDP的3%~5%是比较合适的;而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在内的投资,占该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的14%~18%,即公交投资约占城市GDP的0.9%,并认为这是一个合理而财力可以承受的指标。若取公交投资额的80%作为轨道交通的投资份额,则每年可有0.7%左右的GDP投资力度支持此项工程。按以上指标分析,我国城市修建地铁的投资控制应不超过每公里4亿元,而轻轨应不超过每公里2.5亿元。据此推算,当城市每年的GDP达到500亿元以上或人均收入在2.5万以上时,认为有条件建设轨道交通。1.4建设标准及国产化问题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一旦立项,建设标准选择是否适当,将对后期造价有很大影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01
这个问题所涉及的因素随意拿一个都够写本书。
在展开讨论之前,有必要强调再强调一个概念:地铁只是轨道交通的一种,不等于轨道交通;
在中国国家标准《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中,将城市轨道交通定义为“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转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的总称。”
轨道交通应包括:包括地铁、轻轨、快轨、有轨电车等

宏观上讲三个方面:
1、城区的建成面积;
2、城区人口以及可预见的增长人口;
3、经济规模以及可预见的良好经济规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有这么一段“现阶段,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30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应达到下述基本条件: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6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亿元以上,城区人口在150万人以上,规划线路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小时1万人以上。对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拥堵问题比较严重的特大城市,其城轨交通项目予以优先支持。”
看清楚,只是基本条件应满足上述条件,换句说,就算满足了也未必批准。
为什么要把上面这一段话拿出来,主要是为了纠正盲目立项轨道交通,罔顾实际需要,浪费巨大的社会资源。
首先,城市的交通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的,交通工具与出行方式可以看成是在出行总成本的一个考量;例如:在超级城市纽约、东京之类,轨道交通成为出行首先,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出行成本是最低的,其他的方式,要么价格昂贵,要么时间长,非常不适合人们。那影响着选择出行方式的成本考量是什么,对,就是经济收益,在城市里,尤其大城市,花太多的时间在通勤上,降低的通勤成本远远不足以覆盖下降的经济效益,那么处于对效益的追求,更加低成本快捷的交通方式进入选择范围,轨道交通就是适应这种形式而产生的。反过来,高效快捷的交通虽然运营成本巨大,但他带来的经济效益足以覆盖这种成本,那么经济就起了所谓促进作用,反之,就是资源的浪费;由于轨道交通的运行能耗(实际上公共交通的能耗)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即使勉力建成,巨大的运营成本会让纳税人苦不堪言,要保证客流量,就必须有相应的常住人口。说到客流量,很多人又要吐槽地铁票价贵等等,其实这正是客流不足或者分布不均有很大的关系,你想想,正常人也就上下班做做地铁,客流峰期就一两个小时,但是过了这一两个小时,轨道交通还是要开的,这些花掉的成本不比高峰期成本少;同样的道理,在公交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公共交通大家体验都不好,但还巨亏,因为公交体验好的时候没人去做,这些成本是需要所有人来买单的。还有一些其他原因,但都无法与客流量这一因素相提并论,省去了。但是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还在发展初期,还要有大量的城市规划来配套,轨道交通的便捷远超你的想象。
最后再说说经济这个因素,即使在纽约,地铁也是常亏不倒,大家可能对本国的国情有意见,但这个例子相对比较使人信服:亏损的情况下还要维持运营,只有一个办法:补贴。谁来补贴,这个比较考验制度设计者的智慧。
但需要知道的是这个补贴制度要满足三个条件:
1、补贴是可持续的,换句说不能补贴到一段时间,没了,这个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2、不能牺牲城市的经济发展,万一真出现要借债来补贴别人,游戏破局;
3、城市的市民大多数都能收益,这个比较难,既然是补贴,就肯定是拿掉别人的一部分来给另外一部分人,在这情况下要保持游戏的可玩性,确实不容易。
如此一来,作为公共交通,补贴的出钱者自然是财政,财政的来源取决于经济水平,如果因为财政多了这部分支出,财政赤字,那很明显,游戏就这样了,再加上轨道交通在建设时往往需要借一大笔债,现在还要贴钱运营,如果经济底子不足,谁也玩不下去。最后一个比较难,可行的方案,付出更多的金钱来换取相对的舒适度,或者反过来说,牺牲一定的舒适度来换取更高的效益。不管怎么样,整体上是收益的,但基本无法做到皆大欢喜。
第2个回答  2022-03-09
您好,一个城市若期望地铁项目产生比较理想的效果,城市人口在150万以上则是适当的选择。我国则规定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轻轨交通系统,人口在2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可以考虑修建地铁交通系统,或者两者相结合,具体要由城市的客运需求、经济实力和其它相关因素来决定。
第3个回答  2010-05-05
不用那么麻烦,BRT就是很好的选择!
第4个回答  2010-05-05
q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