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欢许嵩吗,为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30
我喜欢“许嵩”

许嵩,2006年的时候,还是一名在“安徽医科大学”读大二的学生。凭借课余时间里自己从小学习钢琴与古典音乐打下的功底,自修作曲及编曲丶混音制作,随后开始创作一些音乐作品。这些音乐作品都用“Vae”这个笔名传上了网站,然后慢慢被我们熟知。

他的很多歌曲,总是能引起我们内心深处的共鸣。很多歌曲都富有诗意,透露很深刻的 情感 。让很多人得以寄托,得以承载内心深处为表达的感情。

许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子,可谓全能歌声。把诗歌写进了歌曲里,让人不得不得不遐想。

鲜衣怒马少年时,能堪那金贼南渡。

――《鹊桥仙.岳云》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裘寒谁与共。

――《长恨歌》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崔护

这就是许嵩的《绝代风华》所以我喜欢他。

第一次听许嵩的歌是《玫瑰花的葬礼》,曲风很像周杰伦,我又是周杰伦的铁粉,就一直听下去了。后来这么多年过去,许嵩依然不忘初心,不炒作不闹狗血甚至除了作品其它曝光也很少,一直认认真真做音乐,也出了不少好音乐,现在他的曲风自成一派,作品完整度品鉴度也是很高的,就冲他不忘初心踏踏实实做音乐这一点,我觉得就要胜过很多市面上所谓的流量歌手了

喜欢他,许嵩

喜欢《半城烟沙》里的“半城烟沙,随风而下,手中还有,一缕牵挂。”

喜欢《庐州月》里的“庐州月光,梨花雨凉,如今的你不复当年模样。”

喜欢《如果当时》里的“红雨漂泊我泛起了回忆怎么显,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间。”

喜欢《清明雨上》里的“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东瓶西镜放恨不能遗忘。”

喜欢《南山忆》里的“独揽月下萤火,照亮一纸寂寞。”

喜欢《山水之间》里的“林中抚琴曲委婉,群山听懂我悲欢。”

喜欢《惊鸿一面》里的“柳下闻瑶琴起舞和一曲,仿佛应当年翩若惊鸿影。”

喜欢《七号公园》里的“樱花飞舞的初春,半空中落英缤纷。”

喜欢《玫瑰花的葬礼》里的“总是怀念过去幻想我自己,总是不经意间想起了你。”

喜欢《千百度》里的“我寻你千百度,又一岁荣枯,可你从不在灯火阑珊处。”

喜欢《别咬我》里的“生命太过潦草,猖狂一季终被烧。”

喜欢《安徒生不后悔》里的“哥本哈根月光,疑是地上冰霜。”

喜欢《摄影艺术》里的“拍过我的人,原谅了我的冷,热情没及格,真性情得高分。”

喜欢《雅俗共赏》里的“总在盼望,总在失望,日子还不都这样。”

喜欢他,许嵩

第一次听到他的歌是初中,《玫瑰花的葬礼》,当时只是觉得节奏轻快,很顺耳但不知道是嵩哥唱的。

正如大部分歌迷所说的,嵩哥的歌代表了自己的青春。

我现在想起我的初中时代,脑海里第一时间闪现的就是《断桥残雪》,记得当时有一个很要好的哥们,长得很高,晚上待在宿舍里,周末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一人一句,这样渡过了现在看来有些荒唐的初中。

“寻不到花的这一枯叶蝶,永远也看不见凋谢”...

高中时代的话,因为到县城读的,通讯也发达了很多。

“渡口边最后一面撒下了句点,你美目如当年,流转我心见”每每听到此,心里总会不自禁的想起她的眼睛,当然这也是后来毕业了才发现那双眼睛这么漂亮,好像一直有什么话要跟我说。

高中在我的印象里并没有那么苦闷,不同的歌里藏着不同时间不同地方,不同的境遇。

《有何不可》,《幻听》,《全球变冷》,《素颜》等等。每听一首歌,总会想到那天晚上,那个人还有那些青涩,又蠢蠢欲动的荷尔蒙。

大学的话,听他的歌少了点。

但是每次听到《最佳歌手》,我都会想到我一个人坐两个小时的火车去到她的城市,走在街头,满是霓虹灯,车水马龙。

当然大学不止这些,随着自己一点一点的接触 社会 ,那些现实的虚伪,名利还有自己心中的梦想,一直让我迷茫摇摆。这时候我又看到了嵩哥,《隐隐约约》,《敬酒不吃》,《违章动物》,《山水之间》,《雅俗共赏》等等,不知道为什么,从这些歌中总能让我在迷茫中找到一点点的方向,我认同嵩哥的价值观,也和他一样对某些事物嗤之以鼻,就很像一剂良药一样,当自己污秽不堪时,还能有解药来冲刷,让自己的内心保持敞亮。

“身在高楼心在北大荒,我就这幅死样”

最后嘛,《如约而至》,是嵩哥送给我毕业最好的礼物。

我很庆幸自己能够遇上这么好得歌手,正如他所说的

“懂我的人自然会懂”

看到这个问题,我不禁又想起了我的初中生活。对于许嵩,最开始是喜欢,后来不喜欢,多年后又喜欢,而且时不时特意找出许嵩的歌听听。

最开始听许嵩当然是初三的时候,《玫瑰花的葬礼》,前奏一出,鸡皮疙瘩都出来了,歌词也显得是那么“柔情”、“哀伤”。

要知道,这对当时的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可是有着莫大杀伤力的,仿佛一下子就击中了心底的某处柔软,无法自拔,戴上我的小mp3,再小心翼翼整理到歌词本上,自习课上偷偷拿出来跟着哼哼几句。

到后来的《灰色头像》、《你若成风》,哇!当时就感觉许嵩这个人好有才,喜欢得不行,大家都在听,写到此处,学校课间操放的那首《素颜》仿佛还依稀萦绕在耳边。

后来,许嵩的歌越写越多,《半城烟沙》、《有何不可》、《微博控》,依然那么好听,但却感觉好像越来越都是一个调调了。

最初的那种悸动,少了。

后来几年,上了大学,那些人长大了,有人开始说他“非主流”。

嘲讽他的“网络歌手”身份,甚至把许嵩当成是周杰伦“低配版”。听许嵩歌成了一件不是那么光彩的事了,“非主流”三个字开始彻底从一个中性词,变成贬义词,并死死打在许嵩的身上。

我和许多人一样,那时候就不喜欢了,也许是真的是听腻了他的风格,也许就只是纯粹的人云亦云。

到现在,工作了,当初的校园生活已经成为回忆,我却又再次深深爱上许嵩。

我不算什么松鼠,就是单纯地喜欢听他的歌,尤其是那些“老歌”,因为听着这些旋律,可以把我拖进“中学时代”。

回忆当时的情景,把许多本记忆里本已经模糊的镜头,再擦亮重拾,这是个带着淡淡哀伤的过程。

就好像曾经自己的那种青涩、懵懂、美好,还在昨天一样。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对事物有了自己的判断,许嵩真的俗么?我觉得是雅俗共赏,13年前后,许嵩有张专辑,除了主打,都很难听。

后来知道难听可能是因为带了那么一点“内涵”。

比如《违章动物》,《胡萝卜须》,编曲好听点说,可以用瑰丽大气来形容,难听点就是奇葩诡异,这一点也不朗朗上口和容易流传。

他会不知道么?但还是写出来,也许就是因为一点感触、一种心境,想把这种感觉,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

许嵩就是一个单纯的分享者,而不是现在某些被过度商业化的音乐人、歌手。

这就是除去我恋旧者身份,现在喜欢许嵩的原因。

后来一首《最佳歌手》,也许就是属于他的“自嘲”吧。

十年许嵩,雅俗共赏,喜欢许嵩十年了,始于歌声,陷入才华,忠于人品,他是最好的许嵩,他陪我长大,我陪他变老,下一个十年我还在,爱v永不变

喜欢,喜欢他的词和曲,喜欢他温文儒雅的气质,喜欢他归园田居、淡泊名利的性格,喜欢他濯清涟而不妖的处事风格。是一个俗世隐士,我崇拜的

为人低调,有才有涵养,这种人怎能不爱?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喜欢他,从08年开始到现在已经十个年头了吧,他低调不张扬,安静不浮夸,明明满身的才华,却甘愿做个背后的人,这一辈子就想着他一直在我便一直爱吧。

当然喜欢啦。

原先我对网络歌手的理解是“单曲歌手”或者“神曲歌手”,但许嵩完全不同,他的专辑完整性之强,甚至比这些年绝大部分唱片歌手都要强,而且他也没什么话题性,完全靠网络点击和口耳相传积累人气。(祁又一 这样评价)

很多的人在听歌;很多的歌被人听;很多的歌一听就知道是谁唱的;但很少的歌一听或一读就知道是谁写的——只有许嵩,他的个人的气息永远浓郁,让人一眼便可辨识。(东方卫报)

音乐作品之外的他,谦和、沉静、寡言,温和的像个邻家男孩。他由内而外的真实,音乐与为人的统一,让人有了更多爱他的理由。不同于其他当红艺人的是,许嵩罕有绯闻或博眼球版面的言论,以作品本身稳固乐坛地位。他在个人生活方面的这种低调,亦一直为人称道。(东方卫报)

《海上灵光》是许嵩的首本摄影随笔集,于2013年8月全国发行。

许嵩镜头下的西方文明古国希腊+国际 时尚 杂志《FIGARO》摄影团队镜头下的行者许嵩,两相结合而成一部全方位的旅行视觉日记。

喜欢他坐在书桌前记日记时侧歪脑袋浅笑笑靥如花。

喜欢他拿着相机自拍时鼓起腮帮子冲着镜头搞怪。

喜欢他坐在电子琴前冲镜头微笑英气逼人之瞬。

喜欢他将帽子歪戴在头上低下头的忧郁模样。

喜欢他戴上耳机认真看词录音的可爱模样。

喜欢他背对大海低下头静静聆听海之音。

喜欢他斜倚在墙壁对着阳光静静微笑。

喜欢他坐在钢琴上眺望远处的姿势。

喜欢他趴在阳台边望向天空发呆。

喜欢他略带哀愁伤感明亮双眸。

喜欢他站在亚麻色的阳光里。

喜欢他近距离与歌迷接触。

喜欢他婉转流畅的旋律。

喜欢他为人处事方式。

喜欢他的独一无二。

喜欢他出色才能。

喜欢他的一切。

喜欢他许嵩。

喜欢他V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