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字开头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1. 关于征字的诗句
关于征字的诗句 1. 〔征诗句〕
将进酒 qiāngjìnjiǔ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②且为乐,会须③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④,丹丘生⑤,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⑥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⑦,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⑧,斗酒十千恣欢谑⑨。

主人何为⑩言少钱,径须沽取⑾对君酌。

五花马⑿,千金裘,

呼儿将⒀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注释:

①选自《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版)。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市境内)元丹丘家里做客。《将进酒》,汉乐府旧题。将(qiāng),请。

②〔烹羊宰牛〕意思是丰盛的酒宴。语本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③〔会须〕应当。会、须,皆有应当的意思。

④〔岑夫子〕即岑勋。

⑤〔丹丘生〕即元丹丘,当时的隐士。

⑥〔钟鼓馔(zhuàn)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美好的饮食。馔,吃喝。玉,玉一般美好。

⑦〔寂寞〕这里是被世人冷落的意思。

⑧〔陈王昔时宴平乐〕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举行宴会。陈王,即曹植,因封于陈(今河南淮阳一带),死后谥“思”,世称陈王或陈思王。宴,举行宴会。平乐,观名,汉明帝所建,在洛阳西门外。这句和下句都出自曹植《名都篇》:“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喝着名贵的酒,纵情地欢乐。斗酒十千,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意即名贵。恣,放纵、无拘束。谑,玩笑。

⑩〔何为〕为什么。

⑾〔径须沽取〕那就应当买了来。径,即、就。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取,语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

⑿〔五花马〕毛色斑驳的马。一说,剪马鬣为五瓣。极言马的名贵。

⒀〔将〕拿。

将进酒是一篇劝酒诗。在中国,大概与失意文人最有缘的就是酒了。从屈原到嵇康,从阮籍到陶渊明,无不是狂饮之辈。李白更是嗜酒如命之徒。在杜甫的诗里,我 们也可以看得出来: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当然,杜甫这首诗有吹捧李白的嫌疑,因为李白是个官谜,天子一呼 他,恐怕他就乐呵乐呵地上船了——不过这至少说明的是,李白确实爱喝酒。李白爱酒,与屈原嵇康阮籍陶渊明又不同;李白喝酒是狂,而后面几位则是傲。狂是张 扬,而傲是孤傲。而李白的狂,正是前面所说的“气”,这股气不但在《将进酒》里,而且在李白的骨头和血液中,贯穿这位诗人的一生。

写《将进酒》的时候,李白自觉怀才不遇,于是乎,要他的朋友和他一起喝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可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为什么还能这么狂呢?我们要回到那个 时代之中才能弄明白。盛唐时期,那的确是让人怀念的荡气回肠的时代。正是那样的繁荣和开放的时代,才能培养出一种自信的情怀,而李白正是这种盛唐精神的代 表。李白的失意是因为官场的黑暗,而他却自认为是才华横溢的——事实上确实如此。因此,正是他的自信培养出了他的狂,他的狂又让他失意,他的失意,就让他 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伟大诗篇。

诗文赏析

置酒会友,乃人生快事,又恰值「怀才不遇」之际,于是乎对酒诗情,挥洒个淋漓尽致。诗人的情感与文思在这一刻如同狂风暴雨势不可挡;又如江河入海一泻千里。

时光流逝,如江河入海一去无回;人生苦短,看朝暮间青丝白雪;生命的渺小似乎是个无法挽救的悲剧,能够解忧的惟有金樽美酒。这便是李白式的悲哀:悲而能壮, 哀而不伤,极愤慨而又极豪放。表是在感叹人生易老,里则在感叹怀才不遇。理想的破灭是黑暗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无力改变,于是把冲天的激愤之情化做豪放的行 乐之举,发泄不满,排遣忧愁,反抗现实。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喜、转狂放、转激愤、再转狂放,最后归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纵横捭阖,力能扛鼎。全诗五音繁会,句式长短参差,气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惊天地、泣鬼神,是诗仙李白的巅峰之作。
2. 征诗句,请大家帮忙
《游悟真寺诗一百三十韵》白居易 :“风来似天乐,相触声珊珊。”

《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白居易) :“碧笼烟幂幂,珠洒雨珊珊。”

《霓裳羽衣歌》 和微之(白居易):“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

《古意》(毕耀):“闻道今年初避人,珊珊挂镜长随身。”

《桃花行》曹雪芹:“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南歌子》陈克:“小春庭院绕天香。仙风珊珊来自、五云乡。”

《水调歌头》程珌:“安得醉,风泚泚,露珊珊。”

《杂吟》黄庭坚:“城中蛾眉女,珂佩响珊珊。”

《步花间》贺铸:“凭陵残醉步花间,风棹佩珊珊。”

《西江月》侯置:“拂檐修竹韵珊珊,梦断山长水远。”

《汉宫春》黄公绍:“池上方壶仙伯,是珊珊月佩,绰棹冰肌。”

《立秋前三日夜坐亭中偶赋》陆游:“绛阙清都侍宴还,天风摇佩夜珊珊。”

《石门》陆游:“喷薄三百尺,万珠落珊珊。”

《蝶恋花》李夫人:“环佩珊珊香袅袅。尘埃不到如蓬岛。”

《放歌行》权德舆:“鸣环动佩暗珊珊,骏马花骢白玉鞍。”

《移竹》齐己:“旧溪千万竿,风雨夜珊珊。”

《江城子·水仙》邵亨贞:“环佩珊珊香冉冉。谁敢与婵娟。”

《白樱桃》韦庄:“只应汉武金盘上,泻得珊珊白露珠。”

《沁园春》无名氏:“看长身玉立,精神耿耿,风姿冰冷,琼佩珊珊。”

《吴音子》无名氏:“昆仑上,明珠晃朗,玛瑙珊珊。”

《风流子》王之道:“扁舟南浦岸,分携处、鸣佩忆珊珊。”

《木兰花慢》吴激:“丹桂霓裳缥缈,似闻杂佩珊珊。”

《绿头鸭》王安中:“绣筵展、三台星近,锵玉韵珊珊。”

《临江仙》王千秋:“柳巷莺啼春未晓,画堂环佩珊珊。”

《立春后作》王初:“东君珂佩响珊珊,青驭多时下九关。”

《巫山庙》王周:“庙前溪水流潺潺,庙中修竹声珊珊。”

《满庭芳》王处一:“玉洞收归万化,昆冈上、风月珊珊。”

《夏日戏题郭别驾东堂》(许浑):“微风起画鸾,金翠暗珊珊。”

浪淘沙》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春答》王周:“花枝千万趁春开,三月瓓珊即自回。”
3. 征经典的诗词
凤求凰 作者: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凤栖梧》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李白《三五七言》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曹植《明月上高楼》 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纳兰性德《虞美人》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 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徐干《室思》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张仲素《燕子楼》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 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文廷式《蝶恋花》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李商隐《无题》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

-欧阳修《玉楼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苏武《结发为夫妻》 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

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一场寂寞凭谁诉。

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不要因为也许会改变,就不肯说那句美丽的誓言,不要因为也许会分离,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席慕蓉《印记》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范成大《车遥遥篇》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柳永《雨霖铃》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顾敻《诉衷情》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白居易《浪淘沙》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 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汉乐府民歌>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唐.李白>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 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宋.柳永>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4. 征经典的诗词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 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简析: 此词是李煜在凉城被围中所作.开宝七年(974)十月,宋兵攻金陵,次年十一月城破.词当作于开宝八年(975)初夏.全词意境,皆从”恨”字生出:围城危急,无力抵御缅怀往事,触目伤情.开头”樱桃”二句,以初夏”樱桃落尽”的典型景物寓危亡之痛.此时甚感宗庙难保,樱桃难献,而又随春而归去”落尽”,伤痛良深.”蝶翻”句以粉蝶无知,回翔取乐,反衬并加深悔恨心情.”子规”句,加深了亡国之预感.句中”小楼西”的西字,不是简单的表方位,而是宋兵自西而来,故予以特别关注.”玉钩罗幕”,点明以上见闻是从小楼窗口所及.倚窗销愁,,愁偏侵袭,望幕烟之低垂,对长空而惆怅,为国势朝不保夕而自伤.过片写内景,时间自暮入夜.”别巷”句写街巷人散初夜寂寥的景况,渲染环境气氛.”望残”句,刻画出凄然欲绝的惆怅之人面对”烟草低迷”的寂寥天的形象.接写室内的炉香悠闲缭绕着带有”凤凰儿”文的衾枕,却见她空持罗带的愁容.江山如此危殆,美人如此憔悴,凄惨,怎能不”回首恨依依”!结句点出一”恨”字,回贯全篇.全词所发之亡国哀怨,深切感人!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别来又是春花烂漫,触目伤情柔肠欲断。

伫立在阶下白梅飘落象雪花似的乱纷纷,刚刚拂掉又落满一身。 雁已归来音信却无凭,路途遥迢归梦也难成。

这种离恨恰如无边的春草,越走越远还在萌生。 简析: 这首词写的是离愁别恨。

乾德四年(966),李煜弟从善入宋不得归。他思弟深苦,遂作此词。

词并未拘泥与此一情,而是虚笔点染,描绘出一种扩大的感情境界与氛围。词的开篇,点明事由与季节。

为什么在春意正浓.春光明媚之时,却说“触目柔肠断”呢?原是“别来”之阴影笼罩了一切,触目之景还是“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砌下”“还满”写出落花之多.伫立之久,表现了词人无限哀伤的情怀和形象。

过片紧承“别来”二字,“雁来音信无凭”既是景象的转换,也是情感深入,谓雁能传书,但是雁来人不来,雁归人不归,徒增愁恨。“路遥归梦难成”又翻进一层,为所怀念之人设想,语意奇特,委婉之至。

结尾二句以远接天涯.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愁别恨,形象生动,贴切自然;在语法上一波三折,在语意上一唱三叹,顿挫有致,情韵俱生。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 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建国四十余年,国土三千里地.居住的楼阁高耸入云霄,庭内花繁树茂.这片繁荣的土地,几曾经历过战乱的侵扰.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 下片写国破."一旦"二字承上片"几曾"之句意,笔锋一叠,而悔恨之意更甚.终有一天国破家亡,人不由得消瘦苍老.尤其是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 此词上片写繁华下片写亡国,由建国写到亡国,极盛转而极衰,极喜而后极悲,中间用"几曾","一旦"二词贯穿转折,转的不露痕迹,却有千钧之力.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望江南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

船上管弦江面渌,满城飞絮滚轻尘, 忙杀看花人! 这是后主亡国如宋之后的作品.描写的是梦中的故国春色.借以表达对故国的思念和现实生活的凄楚. 本词起笔即言梦.说闲,实则是对故国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梦远,故国更远.国不能回,只能梦里相见.梦中的故国,一片明媚春色.江面清澈碧绿,江中的画舫上丝竹萦绕,城内飞絮乱扑,车水马龙,柳絮混着车马扬起的尘土飞扬.如此轻快盎然的春色,一片歌舞升平,令梦中的词人目不暇接,心情舒畅. 然而,梦中的欢乐,更反衬了现实中的愁苦.当梦境醒来,现实中的凄凉悔恨,也就更加深沉.所谓的快乐,只是暂时的虚幻.而痛苦,才是无穷无尽的真实.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还有岳飞的诗词也挺伤感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