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中国哲学史中的有无思想

如题所述

在这里,有,是实在的,无,其实也是实在的。无,只是在“有”的基础上,上升为脱离具体形式的,实质性的无形的东西。《老子》曰:“有之以有利,无之以为用”,在这里,老子指的是,无就是空间,房子里面没有空间就不能住人,碗里没有空间就不能盛饭,所以,无,是有用的,在这里,老子用空间说明“无”,其实这只是一个侧面,无的概念范围要比空间广泛些,“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任何事物都是从无到有的,无,就是最原始的要素。
在佛家,《楞严经》:“性色真空,性空真色”,这里的“色”不是好色的色,而是颜色的色,指的是物质,佛经里的“色”字一般指物质。这是说,物质的性质是空的,只有性质为空的物质,才是真实的物质。也就是你对物质的理解,若是固化的有形物,就是错误的理解,是有相的理解。因为一切的物,在佛家看来,是因缘和合而成,缘散则灭,不只是一切物质会因缘散而灭,人的身体也是如此,“此身此心,是幻非真”,你的念头,一瞬间就灭了,连同你的身躯也会因为寿尽而灭。
所以,佛家认为,不需执着于世间的一切,一执着就被世间限制住了,你不执着就脱离了限制,不只是物质是因缘和合而成,世间万事万物都是,都不可执着,因为那都不是定相。
无,就是以这种不定相去理解世界。老子的“无”和佛家的“空”很接近。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