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当时的情况,真的非得对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下死手吗?

如题所述

要说这历代开国皇帝,谁的出身最低,那当然要数朱元璋了,并且,明初的那些开国功臣都算是朱元璋的发小,在平灭张士诚、陈友谅以及消灭元朝最后统一中国的历程中都可谓功劳不小,但是,除了汤和以及少数善于防守的将领外,包括李善长、刘基等一批重臣元老最后都不得善终,那么,为什么朱元璋要对昔日的战友们痛下杀手呢?


依笔者看来,还是继位的建文帝有些文弱,还有些书卷气,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在洪武(朱元璋年号)25年懿文太子朱标不幸病逝,虽然燕王朱棣也颇有些才华,但是,也许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吧,在立嗣的问题上朱元璋还是坚持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但是,要知道,朱允炆那时尚且年幼,并且威望不高,而对于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朱允炆也是很难驾驭,于是,除了懂事的汤和以及少量善于防守的将领,其余的都被诛杀,以此来保证帝位的稳固。

但是,有人就说,那么,为什么不效仿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呢?这个还应该从两个人说起,一个是邵荣,一个是朱文正,一个是他的心腹,一个是他的亲侄子,但是,这两个人都背叛了他,特别是朱文正,在洪都水战中立下大功,而朱元璋将要论功行赏时,朱文正却表现得很是谦虚,表示,有功应先俸给其他将领,战功都是将士们的。

结果,朱元璋也没有客套,久而久之,朱文正心里剑圣不满,再加上朱文正虽然指挥战斗是把好手,但却在政治问题上相当的不敏感,便产生了投奔张士诚的念想,朱元璋听后果然大怒,最后将朱文正圈禁致死,而这件事对朱元璋影响颇大,是他开始对手下将领开始有所防备,所以,像冯胜、付友德甚至蓝玉越是战功显赫,栽的跟头反而越大。当然,徐达吃蒸鹅而死,也纯属杜撰,而常遇春40岁在军中暴病而亡,也实属可惜。

有句俗语叫做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虽然那些异姓将领都一一被朱元璋铲除,但是那些同姓王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特别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后来的事实证明,建文帝防得了异姓功臣,自己的那些叔伯王爷们却是防不胜防,最后,大家都知道,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进行靖难之役夺取了建文帝的皇位,虽然他缔造了永乐盛世,并编纂了著名的《永乐大典》,但是这个污点一生都不可能抹去。

其实说来说去,还是朱元璋的性格以及从小的经历导致了他滥杀功臣的后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8
我觉得不一定,只不过功高盖主,有些人权力过大,皇帝就会觉得他们这些人威胁到了自己的权利,所以必须铲除他们的羽翼。
第2个回答  2020-12-08
的确是要下死手,因为这些兄弟手上的权力太大,对明朝统治造成影响。
第3个回答  2020-12-08
是的,因为一直培养的朱标死了,上位的朱允炆根基太过薄弱,这些功臣们都能对其形成威胁,因此他只有除掉。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