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战场中壮烈牺牲,为何父亲等了38年,直到86岁才为其扫墓?

如题所述

战争是残酷的,他让太多人失去了生命。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父母;老人因为战争失去了孩子。生在平安盛世的我们可能无法体会到这种痛苦,但在看电视剧进行演绎时,看到里面人物因为战乱四处奔逃妻离子散,不禁还是会心有动容。

正文

2017年,一位白发苍苍86岁的老人因为身体年迈身体不便,在众多人的搀扶下来到了位于云南烈士陵园的一块墓碑面前。抑制不住自己内心激动的心情,看到眼前的墓碑,老人失声痛哭了起来。有的人可能已经猜到,这个墓碑底下埋着的,就是他因为战争死去的儿子。这么多年来,这是老人第一次给儿子扫墓。老人的名字叫做蒲运海,这墓下埋着的烈士叫做蒲仕平。但为何这位老父亲直到这么多年之后才来给儿子扫墓呢?这期间又有什么隐情?

从古至今,我国就涌现出不少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敢奉献的人。蒲仕平就是其中一个,从小蒲仕平的心中就立下了保家卫国的志向。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他一点也没有对生活充满怨气,相反,一直秉持着乐观心态的他对待生活也是一丝不苟。

1976年,从小想要保家卫国的蒲仕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小的艰苦生活练就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再加上对事认真的态度,在平时的部队训练中,他也是一直保持着第一名的优秀成绩。性格又好,成绩又优秀,他所做的努力一直被上级看在眼里。所以在上级的推荐下,蒲仕平有了进入军校深造的机会。

很快,这个好消息就传递到了蒲仕平父亲蒲运海的耳中。蒲运海听到这个消息十分高兴,欣慰的觉得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了。这件事在村里传开时候,大家都对蒲仕平进行夸赞,说蒲运海教育出了一个好儿子,也让蒲运海在村里挣足了面子。从军校毕业后,蒲仕平被分配到了112师,担任了侦察连连长的职务。蒲运海对他的儿子十分骄傲,而且从小立志保卫国家的蒲仕平如今愿望得以实现,老父亲也是由衷的高兴。1979年,对越反击战的炮火声打响,早就做好献身准备的蒲仕平二话没说,立马就报名参加了这场战争。

在战场上与敌人激斗多日,局势大好,这让蒲仕平的心里更加活跃起来,在战场上表现的也是十分英勇。但在3月的一天,前往敌军打探情报的部队不小心被敌人发现,紧急情况之下,蒲仕平沉着应对,他让自己的士兵们马上有序撤离,他留下来作掩护。面对如此的献身精神,队友们不禁十分感动,最终在蒲仕平的掩护之下,部队平安地撤离了。

但进行掩护工作的蒲仕平却在被发现后没能顺利逃脱,被敌人杀害后尸首还被进行了破坏,进行了焚烧。得知蒲仕平战亡消息后的战友们都痛心不已,决定拼死都得将蒲仕平的尸首带回来,于是组织进行了反扑,赶跑了对蒲仕平尸首进行焚烧的越南人。但为时已晚的是蒲仕平的尸首已经所剩不多了。想到蒲仕平的父亲已经年老,怕他经受不住这一沉重打击,就先将此事隐瞒了下来。

1980年,蒲运海到部队上来探望儿子的时候才知道了这一噩耗。他提出了想要看看儿子坟墓的请求,但蒲仕平死后,便被组织上安排下葬了。因为当时的通信技术十分落后,现在的部队并不知道蒲仕平埋在了什么地方。再加上当时参加对越反击战死亡的人数巨大,唯一能够知道的就是这些人都被安葬在了西南各个地方的烈士陵园里。想要准确地找出蒲仕平被埋葬的准确地点,还要进行详细的排查后才能确认。而这一排查过程,无异于是海底捞针般的难度。

终于在2017年,86岁的老人终于找到了儿子的坟墓,完成了多年的心愿。这场迟到了38年的相遇终于在最终得以相见。

小结

保护自己的家园是我们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为了大局舍弃小家,才会让中国产生了烈士这一特殊群体。蒲运海的儿子蒲仕平为了保卫国家舍弃自己的生命,更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前人所具有的伟大精神力量。除了蒲运海和蒲仕平,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的父子舍弃小家顾全大家。身为后辈的我们在今天,更应该用心去牢记这精神,并让这精神能够永远地流传下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30
就因为他的父亲不相信,他认为自己儿子总有一天会回来的,等了这么多年,依旧没等到自己的儿子消息,才会为其扫墓吧。
第2个回答  2020-12-30
我个人认为确实是这样子,是因为父亲不愿意接受儿子牺牲的消息,一直认为儿子会回来。
第3个回答  2020-12-30
因为这位父亲一直没有找到儿子的遗体,直到在他86岁的时候才知道了儿子的遗体在哪里。
第4个回答  2020-12-30
因为这个大爷的儿子在死后,他的陵墓一直没有具体告诉这个大爷,这个大爷找了很久才找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