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潘长江为何会成为春晚小品类常青树?

2017年央视春晚正在进行,蔡明与潘长江老搭档再合作,表演了小品《老伴》,这是他俩多次合作上春晚了,为何蔡明潘长江能成为春晚小品类常青树?

当然是凭借小品了!

春晚成就了他们,他们笑逗二人组也为贡献了脍炙人口的许多小品节目,比如今年的《老伴》、《车站奇遇》、《网购奇缘》、《想跳就跳》、《美丽的神话》等等。


蔡潘二人组,常青春晚,首先应该感谢这些小品节目背后的优秀的“剧本”和“剧本作家”。

小品是因而春晚红火起来的曲艺节目。其亲民、逗乐,符合春晚的欢乐的背景和主题。

1、其取材皆生活题材,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里的柴米油盐、张家长李家短。

上面的几个作品都取材我们生活中比较流行、热点的生活琐事,比如春节回家、人口老年化、网购等等。

2、其语言精练,或夸张、或讽刺,而且借力大熟悉的流行元素。

小品语言的“逗笑”功能和“意味隽永”,个人认为比这几年的其他的春节作品要优秀得多:

几乎每年春晚后,小品中的经典台词,都会流行成生活中朋友之间的“段子句”。比如:颜值越高、责任越大”、“ 老公长得这么小,儿子长得这么老,让我失忆好不好”。

还有历年的:“都是千年的狐狸,你玩什么聊斋啊?”、姐之所以嫁给你大爷,是因为那份坚不可摧、至死不渝、奋不顾身的同情!

所以说,小品的剧本都是优秀的文学作品,这也是小品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3、汲取相声、地方戏曲的地方的语言和表现特色。

和其他的小品比较,他们的作品和表演基本上占全了所有的小品节目的优点,不火也是挡不住的了!


然后就是他们优秀的个人表演水平和精彩绝伦的配合。

一个“外象包子”,一个“毒舌老太”,本身就有“天然的逗乐元素”,再加上各自的表演素质和精彩配合,春晚不知道给我们带来多少快乐和幸福!

总之,小品是春晚的一道大餐,就像我们过春节必须“吃年夜饭”一样!希望有更多的优秀的小品作品和优秀演员,每年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欢乐!


最后,说一个个人的观点,前一段时间,有人评价说小品节目“低俗”、“丑化人性”,个人认为未免太“八股风”了!

春晚小品诞生的时候,带给我们欢乐,丰富了我们的文艺创作、舞台表演的时候,你怎么没有说呢?春晚以前大演小品,是不是也低俗了!是不是把高雅文化拒之门外了?!

小品本创作题材本就“来自百姓生活”、“语言本就出自地方戏曲”,难道沾“民俗”就“低俗”?

“逗乐夸张”就“丑化人性”,那么所谓的“高山流水”呢,春晚怎么不见,是不是我们看不懂?

所以,我们还是希望更多的沾“百姓生活”的“下里巴人”!

另外,小品亦是文化作品,自当“百花齐放”,不应该每个都乱“刮八股风”,唱“统一的死调调”就是优秀的、高雅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7

1、因为有实力所以成为常青树。
春晚的大舞台虽然面对大众开放,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上的地方,层层的审核,次次的排练,这里都包含着无数的困难和艰辛。
从最初的创作,之后的排练,不断的修改,到最终的表演,每一个关卡都非常的重要,能够年年通过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他们两个人非常的有实力,搭档有默契!
2、因为有套路所以成为常青树。
这里的“套路”并不是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多年的春晚老伙伴了,自然也懂得如何组织语言,如何去表演出更好的节目。
春晚毕竟是一个面向全球观众的舞台,需要满满的正能量,更需要经典的语言流传出来。
平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都会带一些吐槽性质的语言,可是如果这种语言过多,肯定对春晚的正能量面貌产生影响,所以蔡明这个“老妖精”可谓是非常的明白这个度,这个套路。
小品语言懂得通俗而不俗,能把大家逗乐却不过过头,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而这一点则也是他们多年积累出来的经验,所以现在的新面孔想要攻破这一点,还是有很大难度的!

3、因为抓住潮流所以成为常青树。
虽然两个人的年龄都不小了,可是赶潮流这一点可是不输给年轻人了。
从刚开始的弱智似的“为什么呢”再到老年人生活和年轻人生活的对比,再到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担忧,再到爱情中的相扶相持,主题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能够抓住潮流,并且这些主题无一不是当下很重要的家庭问题。
能通过小品去表现这些现实的问题,其实就能够体现了春晚的一个核心内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面向大众,自然表现的也就是大众的问题。而且最终都能够很巧妙的给出一些解决方法又或者是感人的主旨大意,这也就形成了一个很棒的小品,那么审核自然就不在话下~


第2个回答  2017-01-27

蔡明和潘长江搭档合作没有多长时间,在两人20多年的春晚演出经历中,双方只合作过几次而已。蔡明的老搭档是杰森斯坦森·郭达,而潘长江的搭档一直没有固定,之所以让人产生两人是老搭档的感觉是因为这种组合的一点特质让观众印象深刻。


郭达与蔡明在春晚舞台合作十多年

蔡明和潘长江的合作天然具有反差萌,身高上的反差,性格上的反差,角色设定上的反差都具有引发笑点的优势蔡明的精明强势与潘长江的唯唯诺诺让观众感觉两人演的就是真实的自己,就如同赵本山飞黄腾达平步青云后依然洗不掉身上东北农民的质朴气息一般,这大概就是浑然天成吧。


蔡明春晚毒舌起源《想跳就跳》

蔡明与潘长江的合作源自于2013年蛇年春晚,两人搭档主演了小品《想跳就跳》。蔡明初露毒舌锋芒,用“小螺丝”、“小拖鞋”、“小摩托”等外号把潘长江的个头调侃一番。这样的尝试迎合了当时网络吐槽盛行的背景,受到年轻人群的追捧和赞扬,成为那年春晚整体平庸的语言类节目中难得的亮点。

蔡明在春晚舞台的表演风格一直变幻莫测,各种角色间的差异之大令人匪夷所思,这其实让蔡明在观众心中的形象一直无法巩固。自从搭档潘长江,蔡明的形象就固定在毒舌中年妇女的形象上,一次次让观众记忆强化,这对组合就如同赵本山当年的“铁三角”组合具备了大红大紫的潜力。

成功的模式被一次次复制,如今辛辣的毒舌吐槽已经成为蔡明的个人特色,而潘长江为了节目效果很大程度上做出了牺牲。各种常人难以接受的嘲讽和挖苦潘长江甘之如饴,为了效果频频拿自己的身高缺陷抓哏,也引起了一些非议。



然而当下的中国社会并不具备发达国家的“政治正确”,对弱势群体的嘲讽,对身体缺陷的挖苦并没有遭到普遍抵制反而会引发哄堂大笑,这也是蔡明潘长江组合走红的现象下隐藏的一种危机——观众早晚会有厌倦甚至厌恶这种毒舌挖苦的时候。

第3个回答  2017-01-27
合家欢乐的大年除夕夜,人们少不了的是看一下春节联欢晚会,我们家里面也是如此,不过现在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比较的无趣,我们家里面的人,几乎都是开着电视聊天,春节联欢晚会我们观看似乎已经变成一个习惯,而不是自己的兴趣了,所以我今年对春晚的希望也不大。

看了一段时间的春晚,我忽然发现蔡明和潘长江的小品很不错,于是耐心的开始观看,我的家人也是一样的,大家一起津津有味的看完,之后我们一致认为这个小品很精彩,是看到现在为止最好的一个表演。看完之后我发现有人议论潘长江和蔡明为什么一直在春晚表演,如此的长盛不衰,我觉得其实这是两个人的敬业精神。

潘长江在春晚表演很多年了,他的作品很多,精彩的表演更是让人难以忘怀。潘长江前些年的表演和现在表演有很大的区别,我觉得这就是潘长江的改变,他将自己的小品进行重新的梳理,开始一种新的小品表演模式,这样的变化自然会得到大家的喜欢,也得到大家的认可,这就是潘长江的敬业精神。

蔡明和潘长江差不多,也是春晚的常客了, 蔡明的表演十分的细腻,表演的节奏感很强。这几年蔡明在自己的语言方面有很大的改变,同时表演的细节也做过很多的调整,这点我看完她的节目,有很深的感触,所以蔡明的改变,也成全她继续在春晚舞台发光,甚至比以前的节目更加的出彩。

大家都说春晚应该改变,但是今年看起来改变的真的很少,但是蔡明和潘长江的节目却改变了。他们的表演更加的幽默,而且双方的配合十分到位,更重要的是蔡明和潘长江的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需要说的是,每一个演员都有机会成为大家喜欢的人,但是关键就是看你有没有尊重观众,有没有改变自己的节目。
第4个回答  2017-01-27
【1】语言有特色,人物鲜活

蔡明老师的形象很鲜明,刀子嘴豆腐心,其实很有人情味。她喜欢别人夸赞,“颜值越高,责任越大”;语言年轻化,“你脑袋被驴给踢了吧”;“你为什么要恩将仇报呢”;“人家舍不得让你走了啦”“人家想从背后抱抱你了啦”;你怎么知道,“我哪知道,我就痛快痛快嘴”;下回争取“钱还在,人没了”;我现在蠢了,“别这么说,你以前也是”;“你一天想不起来,我就再努力一天,我还没被你欺负够呢”

也许有人说这是语言都是别人编的,他们只是负责演,我们在节目中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演是那么的自然,仿佛这语言是脱口而出。

【2】情节有套路,一波三折

在短短的一个小品里,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故事。开始的时候是以为是,老大爷失忆了,我觉得老大爷在无理取闹,而老太太也半是矫情,后来一点点巧合暴露出来了事情的真相,原来真正失忆的是老太太。他所谓的老太老大爷失忆了不吃饭只是一个计策,是为了帮助老太太回忆过去。

笑中带着乐,温暖中带着眼泪,我们看到的是曾经相亲相爱的夫妻,感受到的是现在依然有一个人那么深沉的爱着你。

两位老师的每一个小品都是一个故事,让我们看尽人生的喜乐。

【3】老戏骨,有实力

两位老师越来越有经验,越来越有实力,而且配合得十分默契,就像是真事情一样,语言夸张,但又那么的鲜活。一看到两位老师,就不由自主的觉得好。看了这么些年的小品,两位老师的节目让人不由自主地带入其中,自然,生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