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907年灭亡,是因为什么事件?

唐朝灭亡,是因为什么事件?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朝代。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然而天下没有不亡之国,不败之家,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最终灭亡了。我们今天来看下,它为什么会灭亡。唐朝的灭亡,主要是三大因素的结果,就是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首先我们看下宦官专权,我们知道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王朝中,东汉,唐朝和明朝都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与东汉和明朝相互比较,唐朝的宦官专权的程度要比后两者严重的多。东汉王朝和明朝虽然有宦官专权,但是宦官是狐假虎威。但是唐朝的宦官操纵着皇帝,宰相的任免,国策的制订都取决于宦官。唐朝初年,唐太宗为了限制宦官的权力,对于宦官的限制是十分严格的,并且规定宦官只能担任四品的内官。但是到了天宝年间,宦官的权力逐渐地扩大。宦官高力士的权利很大。诸王和公主称其为“阿翁”,驸马称其为“爷”。唐肃宗时期的宦官李辅国执掌禁军,权利非常大,曾经拥立唐代宗即位。他非常跋扈,曾经对代宗说:“大家但在内里坐着,外事皆听老奴处分”,唐代宗听了龙颜大怒,但是只因其大权在握也无可奈何。唐宪宗由于宦官俱文珍的拥立而即位。宦官仇士良曾经当着皇帝的面历数其过失。唐文宗称自己连汉献帝和周赧王都不如。唐朝后期的大部分皇帝大都是宦官拥立。其中唐宪宗,唐敬宗竟为宦官所杀。中央政权实际上操纵在宦官的手里,皇帝成为了宦官的傀儡。唐朝的宦官只所以这样嚣张,在很大一部分上应该怪皇帝。皇帝对大将不信任,所以把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宦官。从唐德宗时开始,宦官掌握禁军,成为惯例。为了反对宦官专权,皇帝曾经多次连结朝臣共同对付宦官。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唐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但是这些斗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削弱,反而更加加强。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现在我们在看看藩镇割据 ,为了保卫边疆地区,唐朝在景云年间设置了节度使.刚一开始,这一设置只是存在于边疆地区.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了保卫中央政权,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节度使权重,掌握地方行政大权和兵权,成为了割据一方的割据势力.而且节度使一职传子或者部将,中央到时只能加以承认.而且他们垄断了地方的税收.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中央之间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不断进行着战争.各个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在”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在”安史之乱”的源地河北设立了诸多的藩镇,其中昭仪,成德和魏博三镇最为严重,史称为”河北三镇”.他们长期与中央对抗,名为”王室之臣”,实际上是土皇帝.唐宪宗即位以后,曾经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对藩镇用兵,平定了吴元济的叛乱,而且还歼灭了其他不服从中央的藩镇,这时候一向骄横的河北三镇也不得不服从中央.国家表面上恢复了统一的局面.可是这样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唐宪宗元和末年,唐朝的统治区域内除了都城以外,共有藩镇46处。这些藩镇大都大都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但是某些事关唐朝安全的一些重要藩镇,则都是由中央控制,这也保证了唐朝的存在。藩镇割据在和大程度上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我们接下来再看下朋党之争, 唐朝中央官员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门荫入仕的官宦贵族子弟,一是科举出身的官员,他们大多来自庶族地主,倾向与门阀士族斗争。科举出身的官员,由于政治地位相近,情趣相合,极易结成党派。是时,同榜进士称“同年”,进士对主考官称“座主”,被录取的进士为“门生”,门生座主关系密切,互相援引,形成一个政治上的小圈子。士族地主虽已衰落,而且其地位每况愈下,但是,他们仍然以阀阅自矜,看不起庶族地主。这两种官员不断进行明争暗斗,而以长庆(821年~824年)至大中(849年~86O年)年间的“牛李党争”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牛党主要人物有: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等,他们都是权德舆的门生。李党主要人物有:李德裕、郑覃。李德裕是赵郡士族,他“不喜科试”,以门荫人仕。两党官员之出身,亦非清一色,牛党虽以进士科出身居多,亦有士族以门荫入仕者。李党虽门荫人仕者居多,亦不乏进士科出身者。两党的斗争,有不少是无谓的意气、门户之见,但亦有政见的分歧。这些政见的分歧主要表现在:第一,对科举取士的态度。牛党赞成科举取士。李党个别人。如郑罩则主张废除进士科。李德裕主张朝廷显官,应用公卿子弟。对科举取士的态度,总的说,牛党主张较为合理。但李德裕对科举制中的一些弊端,主张革除,如要求废除“呈榜”、“曲江宴”等,这是有道理的,应予肯定。所以,既不能一概而论说李党是主张废除进士科的,也不能笼统说牛党拥护科举是对的。第二,对藩镇的态度。李德裕对反叛中央的藩镇,主张坚决平定。李德裕父亲李吉甫,在唐宪宗时为宰相,力主削弱藩镇势力,他曾“岁余,凡易三十六镇”。李德裕在唐武宗时为宰相,他坚决地以武力平定了昭义镇的叛乱,牛党则主张对藩镇采取姑息态度,当朝廷向藩镇用兵之时,牛党又往往采取消极甚至阻挠态度。大和五年(831年),卢尤兵马副使杨志诚叛乱,唐文宗问宰相牛僧孺如何处置,牛僧孺认为,安史以来,范阳已不属中央,主张不必计较他的逆顺。当唐文宗问“天下何时当太平?”牛僧孺回答:“太平无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虽非至理,亦谓小康。陛下若别求太平,非臣等所及”。在牛党看来,藩镇割据并不算问题,而是一种正常现象,不必去理它。第三,对佛教的态度。唐朝佛教有空前的发展,但佛教活动耗费大量资财,佛教寺院占有大量土地,隐占众多的劳动人口,佛教徒亦不服役,不交租税,使国家的财赋收入和兵源受到极大影响,加之有些佛徒还干预政事。这样,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尤其是经济上,唐朝政府虽然要利用佛教,但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却日益发展起来。会昌(841年~846年)年间,在李德裕赞助下,唐武宗采取了灭佛措施,废寺4600所,拆去招提、兰若之类小寺院4万处,还俗僧尼26万余人,寺院奴婢15万人被放为两税户,没收寺院田地数千万亩,毁佛像以铸铁及农具。大大打击了佛教势力。而唐宣宗时,李德裕被贬斥,牛党上台,立即废除了李德裕的灭佛措施。第四,裁减冗吏。李德裕认为“省事不如省官,省官不如省吏,能简冗官,诚治本也”。他为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罢斥冗吏2000余人,这不仅可以节省俸禄等开支,减轻人民负担,而且斥去冗吏,极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办事效率。但牛党一上台,便以“衣冠去者皆冤”。立即恢复任用了大批被斥的冗吏。此外,在对回纥等周边民族的关系上,在财政上,以及对宦官的态度上,两党都有分歧。总起来看,李党政见优者居多。朋党之争是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没有更多的积极意义,反而起了削弱唐朝统治力量的作用。这三大因素是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最终导致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终于使其在农民起义被镇压的二十年后,最终为唐末农民起义的叛徒朱全忠所代替。
灭亡的主要原因有四点
a)宦官专权
本来唐初有宦官不登三品的规定,但是唐玄宗后期渐趋荒淫腐朽,此制被打破,宦官逐步参政。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显,之后的李辅国因拥立有功,参与机要,统领禁军,任免宰相,权倾朝野。再后来,宦官的权力愈来愈大,甚至国策的制定、朝臣、节度使的任免,皇帝的废立,几乎都由他们把持。唐后期共有八个皇帝由宦官拥立,两个皇帝(宪宗和敬宗)被宦官害死。唐朝的宦官专权为中国历史上之最,远甚于东汉与明。
宦官专权加重百姓负担,压制开明士大夫参与政事,造成严重政治腐败。宦官与皇帝、朝臣持续不断的斗争削弱了唐中央统治阶级的力量。宦官对军权的把持大大削弱了唐中央的军事力量。
b)朋党之争
朋党之争是唐朝后期中央政权中出现的延续四十多年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倾轧。朋党的划分,与人的思想、地位、学识、性格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有关。朋党中的成员之间多是亲属、师生、朋友的关系。这样造成后果就是,各个朋党在相争之时,不会考虑对方在所讨论的事情、所提出的观点或解决的方法是否正确。而是一味的否定对方,肯定己方,不辨是非,不讲原则。唐代最著名的朋党之争就是“牛李党争”,是代表士族利益的李德裕和以进士门第出身的牛僧孺为代表的两大统治集团的相互斗争。“李党”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牛党”多由进士登第,则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当时朝廷宦官擅权,两党争相攀附权阉,以为援助,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
这场党争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使本已不和谐的政治局面,更平添了几分混乱。旷日持久的朋党之争,朝野震惊,破坏了正常的议政、施政程序,扰乱了皇帝大政方针的制定。加之,各党为了自己的利益,内连阉宦,外结藩镇,使三股势力都深入在唐朝的政治生活中,大臣们只知互相倾轧,置国家的前途于不顾。
c)农民起义
唐朝后期正值土地制度发生剧变的阶段,土地兼并空前严重,大土地所有制恶性发展,贫富不均成为阶级矛盾趋向极度尖锐化的总根源。
由于连年战争,唐朝不断向百姓增加赋税、徭役,掌权的宦官更加有恃无恐地欺压百姓,强占土地,勒索钱财,引起人民的极大不满,反抗斗争此起彼伏。到懿宗、僖宗时期,连年的天灾,使得粮食产量锐减,人民苦不堪言,而朝廷仍然不断的加派赋役,于是,相继爆发了裘甫起义、庞勋起义以及规模浩大的王仙芝、黄巢起义。
以黄巢为代表的唐末农民起义,历时数十年,势力发展到五十万人,波及大半个中国,瓦解了唐朝在地方的统治,并攻占唐朝首都,建立了政权,使唐朝统治者的政治号召力大大削弱,同时击溃了唐朝中央的武装力量,断绝了唐朝中央的财赋来源,使唐王朝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d)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后,唐朝廷为安抚叛将,奖赏平叛功臣,增设了大批节度使,如有“河北三镇”之称的卢龙节度使李怀仙、魏博节度使田承嗣、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以后在山东、河南、江淮甚至关中长安附近等地都设有节度使,“大者连州十数,小者犹兼三四”,形成藩镇林立的局面。这些节度使是名义上是唐朝藩镇,实际上拥兵自重,政治上有自主权,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职位传子或部将; 经济上有财权,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有兵权,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虽为藩臣,实非王臣也”。
藩镇割据局面自安史之乱持续一百多年,一直至唐朝灭亡,是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又新兴起一批节度使,于是新旧割据势力趁唐朝中央被农民起义打垮之机,纷起扩张势力,相互间展开了剧烈的兼并战争,最后,唐朝终于被藩镇所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1
唐王朝最终灭亡的原因是宦官弄权。中国历史上宦官弄权以汉代,唐代,明代,最出名。
其中汉代最有名的是“十常侍”;明代是“东西厂”。

而唐代宦官弄权始自唐玄宗李隆基,在唐肃宗李亨这得到发展,到唐昭帝达到顶峰。
汉代唐代和明代同样是宦官弄权,为什么只说唐代灭亡是由于宦官呢?原因出自《资治通鉴》,大意:汉代宦官不执掌兵权,而唐代宦官执掌兵权,甚至能够废立皇帝,将皇帝像牲口一样圈养。

天佑二年(905年),朱全忠大肆贬逐朝官,并全部杀死于白马驿,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唐昭宗被朱温毒死。天佑四年(907年),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290年。
第2个回答  2010-05-08

唐朝的由盛转衰

  原因:

      1.唐玄宗晚年由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怠,耽于声色,怠问政事,宠信佞臣,朝廷政治日益败坏。

      2.唐玄宗的穷兵渎武和唐朝边疆的不断扩大,使人们的负担加重,民族关系恶化,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3.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一方。 

  标志:

     安史之乱(755——763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就是地方的节度使。

第3个回答  2010-05-21
中新社北京一月十一日电 (李丹) 最近,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称,“一项最新研究认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王朝——唐朝由于古季风的改变而致其逐渐衰亡。”来自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的一个科研小组在今年一月四日出版的英国科学周刊《自然》上撰文指出,他们通过对中国广东雷州半岛湖光岩玛珥湖提取的钻孔岩心进行研究发现,在过去一万五千年里,有三个时期的冬季季风很强,前两个时期是在冰河纪,而后一个时期大约在公元七百到九百年间,而中国唐朝出现的时段在公元六百一十八年至公元九百零七年的近三百年间。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银行卡 安全快捷换Q币

· 沟通无极限手机Q时代

· 魔法表情秀出百变心情

· 全国格斗大赛开始

· QQ秀 秀出个性真自我

这个研究小组进而认为,最终造成盛唐衰败的是长达一百五十年的长期干旱和夏季少雨的气候因素,因为连年干旱造成谷物歉收,激起农民起义,并最终导致唐朝在公元九百零七年灭亡。

此说成立吗?中国气象报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国古气候研究专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张德二研究员。张德二认为,“气候干旱导致唐朝灭亡”之说不成立。

张德二告诉记者,她一月五日读到发表在《自然》上的原文,对研究中的测量数据及得出的“公元八世纪中期气候转冷”结论表示认同,认为该研究很出色,细致分析了从广东玛珥湖钻取的湖泊沉积岩心的磁化率和钛含量变化,推断出公元七百到九百年时的冬季风很强,这是相关研究工作取得的一个很有意义的结果。不过,中国学者早已在十多年前就从历史文献记录研究中得出“唐朝后期气候转寒、寒冷事件频频发生”的结论,这次德国科研人员的这个研究结论印证了中国历史气候的研究成果,这令人高兴,因为古气候的变化需要从不同的研究途径、多方面的证据来给予确认。由中国历史文献记录得出的结论,亟须与其它的代用气候数据相互对比,每次得到的印证都会令双方鼓舞。

但是,气候转寒是否意味着夏季一定会少雨干旱呢?张德二指出,根据一四七0到一九七九年近五百年的气候分析发现,寒冬往往对应于夏季多雨,而不是干旱。目前也没有研究指出唐朝时期是和这一规律完全相反的。从历史气候实况记录来看,唐朝后期冬季风强时的严重寒冷事件如春秋霜冻、大雪严寒、苏北海岸结冰等发生的年份相应的夏季大致是多雨的。

张德二认为,德国人得出的“唐朝后期长期干旱和夏季少雨”的结论也不符合中国的历史气候实况。根据中国气候专家掌握的历史气候记录,唐朝时期不同阶段的干湿特点,具体地可划分为:公元七一一到七七一年的多雨时段,公元七七一到八一九年相对干旱期,公元八一0年以后又进入一个相对多雨时期。唐朝灭亡是在公元九0六年,其间正处于一个相对多雨期。

男大学生乔装到女厕偷窥

千年情侣"死了都要爱"

村委会人员强收卫生费

书法家作画 唇印当落款

张德二认为,气候因素与人类文明进程有着重要的关联。这次德国科研人员从湖光岩岩心芯得出的气候代用记录如果用来代表华南的气候变化是比较合理的,但用它反映中国大范围长期干旱,则依据不足;此研究提出唐朝中期强冬季风造成连年干旱以致饥荒,最终导致唐朝灭亡的论断不仅与历史实况出入,推论也牵强,其实公元七五五年的安史之乱和其后的战乱是很损耗国力的。这方面的问题很复杂,涉及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渊源、环境变迁、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确实值得学者进行深入的探究。
第4个回答  2010-05-07
唐末农民战争中,起义军将领朱温降唐,被封为节度使。907年,朱温控制朝政,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唐朝灭亡。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