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他本人和他的文字的魅力体现在哪里?

如题所述

在当下这拨网络作家里,马伯庸算是一个异类。为什么这么说?首先,他不是靠哪本书一战成名、从而红遍天下,也没有推手在背后为其宣传炒作,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学识、才华与幽默,以大量的作品慢慢积累人气,影响力与日俱增。其次,他既有扎实的文史功底,又有着出众的讲故事的能力,还能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这在同一年代的作家群里,确实极其少见。

马亲王的作品特色,我以为可以用三个字总结:博、趣、奇。

“博”,是指其广博的内容。马亲王是个兴趣极其广泛,阅读面很广的人。虽然能够称得上“精通”的领域大概也就那么几个(比如三国,确实够得上准专家的级别),但更多的领域里的东西他都知道一些,并且能够融会贯通地运用,这就使得他的作品里往往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内容,知识点和兴趣点十分密集,可谓贯通古今,博集中外。

马亲王的古文功底很扎实,虽然也不能说是特别专业,但至少在网上发表东西的这些人里是很突出的。古文功底这玩意儿说起来很玄,其实来不得半点虚假,不信你用文言文写一篇东西出来,我立马就能大概猜出你读过多少古书。试看马亲王用文言文写的那些文章和段子,诸如《圣域书》、《代小布什讨海珊檄》、《三国新语》等等,就可以看得出他对古文是下过工夫的,所以写起文言文来,才能够信手拈来,游刃有余。

更难得的是,马亲王除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广有涉猎之外,对西方和日本的历史文化也了解颇深。从他写的《欧罗巴英雄传》和《贞德别传》就可以看出来,能够用古典白话小说和武侠小说的风格来写欧洲英雄人物,这种风格能游刃有余掌控的人实在不多。

阅读面的广泛,使得马亲王可以娴熟地模仿各种文风,这甚至成了他早期的一大特色。据不完全统计,他至少模仿过以下作家的风格:田中芳树、村上春树、王小波、席绢、安妮宝贝、金庸、古龙、郭敬明,等等。他模仿田中大神写的《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薄》系列的同人之作《克里奥佩特拉的葬送》、《东方夜谭》几可乱真,甚至被收入《药师寺凉子怪奇事件薄》的盗版书里。

正因为内容的广博,又通晓古今中外,所以马亲王的作品才会涉及到如此之多的类型,以小说为例,就包括了悬疑、灵异、历史、推理、武侠、科幻、奇幻、同人、恶搞等等,而且每一类的小说都写得有模有样。如果有人问最能代表马伯庸风格的小说是哪一部?这个问题我还真没办法回答,是轻小说风格的《笔冢随录》?是开创了古代谍战题材的《风起陇西》?是天马行空的《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是“以外喻中”的典范之作《寂静之城》?是走“知识小说”路线的《古董局中局》?是发生在古代的悬疑小说《长安二十四时辰》?似乎这几部小说的风格都不一样。我自己最喜欢“鬼才之作”《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也认为它最能代表马亲王的风格,但是别人却不见得这么认为。

“趣”,是指其风趣幽默的文风。这是马伯庸作品的又一大特点,即密集的恶搞、吐槽和冷笑话,当然这不是他所有作品都具备的特点,但却是最能反映其文风的。看马亲王的文章,有一个很大的乐趣就是在里面寻找各种各样有趣的冷笑话和吐槽,有一些作品之所以能让人百看不厌,更应当归功于这些有趣的段子。

同时,这些恶搞、吐槽和冷笑话都不是走三俗路线的那种,换句话说,得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的人才看得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6
马亲王虽然兴趣极其广泛,但说到他最喜欢的东西,三国一定位列其一。除了《风起陇西》之外,他还写过大量与三国有关的小说和评论。这其中有短篇恶搞如《三国九之南蛮大王》,冷笑话集《三国新语》,相声剧本《新批三国》等等,许多东西都是发前人所未所思。也有篇幅比较长的,与《风起陇西》的阴谋论风格相似的《街亭》、《官渡杀人事件》、《三国金枝蜀汉欲孽》等。这其中甚至有一篇(《风雨洛神赋》)甚至刊登在了《人民文学》这样的严肃文学杂志上,并获得了2010年人民文学奖。他尤其喜欢挖掘那些藏在史书字缝中的小小细节以及那些大家很少注意到的历史人物。他最近出版的小说《三国机密·龙难日》同样也是三国题材,与《风起陇西》相似,这也是一本用阴谋论贯穿始终的政治斗争小说。不过其中加入了侦探、宫斗、武侠、动漫甚至是日本轻小说的风格成分,情节更加曲折委婉,让人不可思议,特别是对许多历史人物如杨修、如满宠等等做了全新的诠释,语言则比前作更华丽纯熟许多。
第2个回答  2019-07-16
马伯庸特别偏爱也特别擅长这种把两种不同时空的东西拉来凑对子或者用完全不相干的叙述方式描述一件事情的方式,直到今天这还是他吃饭的家伙。这种把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同的东西掺合在一起说,用甲的叙述方式或者让甲和乙同在丙的场景出现的写法通常被称为恶搞。恶搞虽是小道,但要求作者对甲乙丙非常了解,更要求作者有一定的幽默感,当然还需要读者会欣赏这种幽默感。
第3个回答  2019-07-17
马伯庸特别偏爱也特别擅长这种把两种不同时空的东西拉来凑对子或者用完全不相干的叙述方式描述一件事情的方式,直到今天这还是他吃饭的家伙。这种把两种或多种互不相同的东西掺合在一起说,用甲的叙述方式或者让甲和乙同在丙的场景出现的写法通常被称为恶搞。恶搞虽是小道,但要求作者对甲乙丙非常了解,更要求作者有一定的幽默感,当然还需要读者会欣赏这种幽默感
第4个回答  2019-07-17
熟悉马伯庸的人都知道,他写作最大的优势,或者说他最令人称奇的地方,在于笔端的变化无方,难以概括。有的作者风格固定,写什么都可以一眼认出笔调,可他不同,他的风格缥缈难测,写什么像什么,学什么像什么,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形式,说变就变,这在他早年的作品中就已经显露了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