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十二因缘”

如题所述

据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载,缘痴有行,缘行有识,缘识有名色,缘名色有六入,缘六入有触,缘触有受,缘受有爱,缘爱有取,缘取有有,缘有有生,缘生有老、死、忧、悲、苦恼大患所集,是为此大苦因缘。即此十二支中,各前者为后者生起之因,前者若灭,后者亦灭,故经中以(大一·六七上)'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略)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之语,说明其相依相待之关系。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缘所成立,故说无常、苦、无我。
在《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中,普光正见如来对颠倒女人宣说了十二因缘:"
(1)无明:就是不明,乃一切烦恼的总称。于缘起性空无所明了,因而妄生一切执著,此谓"无明";
(2)行:造作义,指一切行为,即依无明所造的善恶业;
(3)识:业识,此识随业受报,为过去业力所驱,挟持所造善恶种子而来投胎;
(4)名色:名指心识,色指形体。由于一念爱染投入母体为名,成胎后为色。所谓心物和合而成胎,胎相初成叫做"名色"。
(5)六入:即"六根"。在母胎十个月的中间,由名色渐渐成长到六根完备,于出胎后对六尘境有互相涉入的作用,故名"六入";
(6)触:即接触。根、尘和合而成触。指出胎后六根与一切外境之接触;
(7)受:即领受。根境相对于违顺二种境界上,生起苦乐二种感觉谓之"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情绪;
(8)爱:即贪爱。对于五尘欲境,心生贪著,此即为对境所起的一种贪染心;
(9)取:即妄取,追取。遇喜欢之乐境则念念贪求,必尽心竭力以求得之而后已,遇所憎之苦境则念念厌离,必千方百计以图舍之而后已,此即为爱染欲境的一种趋求。
(10)有:即业。即有因有果,由前际因(爱取),生后际果(生老死),业力牵引,因果不亡,遂演成三界轮回的事实来。此为所作业力感报的一种规定;
(11)生:即受生。以现在所作之业为因,依因感果,必招来世受生,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活动;
(12)老死:即老耄和死亡。诸根衰败叫做老,身坏命终谓之死。有生就不能不死,四大和合的身躯自然从少到老,无常转变必至于死,此即为未来受报的一种结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31
“十二因缘”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什么是“无明”?
无就是没有,明就是光明;光明就代表智慧。“无明”就是愚痴没有智慧,人因为愚痴没有智慧,不懂的佛法,不知道修行,就会自私自利,就会生出许多的烦恼,所以无明亦有烦恼的意思。

人的无明是怎么来的?
是因人自私,欲望甚大,有贪欲贪求的心,这是没有智慧,他求不来就会生出许多的烦恼来,因人贪欲心大,又不知道修善,甚至连他的父母他都不孝顺,他有追逐名利,就会更加变得愚痴,人自私就会有我见与法执,因凡事都执着于我相,他就会生出许多的烦恼,法执就是他凡是都坚持自己的观点,凡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人与人相处就会生出很多的烦恼来。

无明就会糊涂,糊涂就是不懂道理,因为在糊糊涂涂的时候就没有智慧,就做出愚痴的行为,因有很多的妄想,遇到因缘就会有所行了。这就是缘行;缘行是因妄想而生行动,亦叫妄行,什么叫“妄行”呢?“妄行”就是妄想思维分别而产生的行动,这就是妄行,有了妄行,就有一种虚妄的认知,这种种虚妄的认知,“识”就是意识。因意识的作用,就有所见的名色,因有名色就会有入,这入就是行动,是用什么行动呢?因人有六根,这用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来行动,所以就有“六入”。这六入的作用下,就会生“触”。有触,就想要有“受”了。有了享受就会产生糊涂的“爱”。有了糊涂的爱,就有一种糊涂的“取”。有了糊涂的求取,有取就会产生“有”,有也就是得。有了得就有“生”。有了来生,就有了“老死”。

这十二因缘都是因为开始糊涂愚痴没有智慧。结果就一步一步的因愚痴而导致轮回,你要来生就是在轮回,来生要是还放不下,还照样是糊涂愚昧。十二因缘最初就是个愚昧无知,所以十二因缘就是愚昧无知的因缘。因为我们凡夫不能明白的这种因缘。所以我们人就要受生,有生就有死,因为愚痴就掌握不了自己的生死,世人怎么样死的这个道理搞不清楚,就会一直的轮回下去。

人脱离不了六道轮回的原因,就因为无明,没有智慧,他不懂这十二因缘法,他就又贪色欲的心,色欲炽盛就麻烦了,时间长了不小心就怀上了小孩,孩子多有养不起,就去堕胎了,一堕就是一个、两个、三个或四个,这是在杀生,杀生本来就有因果,弄不好来生还要轮回。

人有食欲、淫欲的欲念,人因贪吃,吃饱了喝足了,他就会生出色欲,这就是饱食思淫欲,所以修道人少吃饭有许多的好处,人的淫欲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呢?都是因“无明”,没有智慧而生出来的,“无明”就是糊涂的一个别名。他没有智慧,就放不下色欲,就想要去做爱。就会产生男女的性行为。这个性行为就是因为愚痴而发生,然后才有这种糊涂的行为,这就是“无明缘行”。

人有愚痴的行为,他就生出来一种无知的“识”心、糊涂的分别。这种“识”也就是人的中阴身,在男女有性行为的时候,这中阴身离得千里万里,都看得到这个地方有一线很小、很小的光明,它和这个父母有眷属因缘的,就看得见这个亮光,就到那儿去投胎,这个识就投胎了;所以说“行缘识”。

“识缘名色”,识投胎了,这就有了“名色”。“名”,就是受、想、行、识四蕴;“色”,就是色蕴。受、想、行、识这四蕴,在母腹里头只有这么个名称,还没有真实的成就。等到出生,名色具足,就有六入了;这就是“名色缘六入”。

“六入”,就是六根对外境生出见性、闻性、嗅性、尝性、觉性、知性这六种性,这叫六入。由这种六入,这个小孩子就有了一种触觉,所以说“六入缘触”。有了触觉,这个小孩子就有一种领受的感觉,这叫“触缘受”。“受缘爱”,有了领受,就生出一种爱心来。生出爱心,然后就想要求取,求取这种的所爱,所以“爱缘取”。因为求取,所以就想要占有、想要得着,这叫“取缘有”。“有缘生”,因为想要得着,所以就又有了来生。“生缘老死”,有了来生,就又有老死。这就是十二因缘的“流转门”。

简单讲讲《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十二因缘”的道理。

如果无明没有了呢?这行也没有了。修道之人证得空性,就没有妄想分别了,他就开悟了,他有了佛的知见,无明就灭了,这是无明灭;无明没有了则行灭,这是行灭;行没有了,则意识心也灭了,这是识灭;意识心也没有了;名色也灭了这是名色灭;名色没有了,六入眼、耳、鼻、舌、身、意也都灭了,这是六入灭,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入都没有了,触也就不会发生了,这是触灭,触没有了,受也就不会有了,这是受灭,触、受都没有了,爱也也就不会发生了,这是爱灭,没有爱何来取,取也就灭了,这是取灭,取没有了,有也就灭,这是有灭,又灭了,就回归到无了,证得空性就放下了,就不会在搞有为法了,所以生老忧恼就死都灭了,这是老死灭。这是十二因缘的“还灭门”。一切都灭了,本性空了,没有无明了,只有智慧,就开悟了。

放下开悟见道之人“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不会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没有一丝云彩,又好像水清月现;其实真正放下离相无念之人,万里晴空也不会有亦无;水清月现见亦无见也。如果能够悟到这十二因缘的法,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但还要自己老老实实去修行,去参悟、最终要了悟了这十二因缘法,修行只谈空谈有谈玄说妙无有是处,你天天讲这十二因缘空了、空了、空了,空到哪里去了,修行放不下谈玄说空总是没有用的!
满意请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1-31
十二因缘:又名十二有支,或十二缘起,是说明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十二因缘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以上十二支,包括三世起惑、造业、受生等一切因果,周而复始,至于无穷。
第3个回答  2021-01-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