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为什么不对格式?

《江城子》为什么不对格式呢?
不要笑我厄厄,不基本不懂的呵呵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例如:“为报倾城随太守”中的“随”,“随”不是仄吗?格律不是说是平的吗?
还有“看孙郎”的“郎”是仄吗。可格律不是说是要平的吗?

《江城子》 苏轼

(平)平(仄)仄仄平平。
老夫聊发少年狂。
仄平平,仄平平。
左牵黄,右擎苍。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仄)仄(平)平平 仄仄,
为报倾城随太守
平仄仄,仄平平。
亲射虎,看孙郎。 

(平)平(仄)仄仄平平。
酒酣胸胆尚开张。
仄平平,仄平平。
鬓微霜,又何妨。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仄)仄(平)平平仄仄,
会挽雕弓如满月,
平仄仄,仄平平。
西北望,射天狼。

随和郎在词谱中本来就是平声。古今韵也都是平声。有些现为平声的仄声字是按古入声,仄声。
以苏轼这样的诗词高手,不可能出现离谱出格的低级错误。有时感觉有误,只是古今发音(韵字)和声调(平仄)不同的原因。我们初学的普通爱好者,真正经常认为出格的地方,多是由于现改为平声的古入声字,以及某些韵字发音的古今不同。再豪放、再婉约词人,填词时没有不靠谱的。填词不像做诗,是不允许出现定格允许以外的“拗句”的。如果离谱,自然成不了那个词牌的名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7
嗯,词这个东西很复杂
同样的词牌有不同的样式。比如《少年游》,我所知道的至少三种。《临江仙》至少两种。有的压平韵,有的压仄韵,虽然字数一样但还是有区别的。
最后啊,词在当时是要演唱的,只要唱着顺就没什么问题啦。
还有吧,苏轼嘛,可能也不在乎这个,那么豪放的大叔………
第2个回答  2010-05-07
一个是古今不同音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苏轼是四川人口音的原因,他念的平仄和京腔,也就是普通话不一样
第3个回答  2010-05-07
随和郎都是平声,给你推荐个方便的网址,查询平仄的:
http://www.zhgc.com/pz/pz.asp
实在不信就看看韵书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5-16
平上去入四声 上去入都是仄声
随、郎都是阳平调 属平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