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如题所述

沙尘暴的防治措施:

1、加强环境的保护。

2、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

3、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

4、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

5、加强科普宣传。

6、在沙漠地区种植适宜沙漠干旱地区生长的植物。

7、在沙漠边缘种植乡土品种的低矮灌木和小乔木。

扩展资料:

沙尘暴的个人防护要点:

1、及时关闭门窗,必要时可用胶条对门窗进行密封。

2、外出时要戴口罩,用纱巾蒙住头,以免沙尘侵害眼睛和呼吸道而造成损伤。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

3、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应减速慢行,密切注意路况,谨慎驾驶。

4、妥善安置易受沙尘暴损坏的室外物品。5.发生强沙尘暴天气时不宜出门,尤其是老人、儿童及患有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尘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8
1.宏观措施

①广泛深入地开展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认识水平。关心、爱护环境,自觉地参与改造和建设环境,形成全社会的风尚。
②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督,依法保护环境,促进荒漠化防治。
③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的过速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④发展荒漠化地区的各类科教事业。培养基层的科技技术力量,尽快完善农村科技市场,搞好科技服务,提高荒漠化地区群众的文化技术素质。
⑤建立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投资机制和符合现阶段国情的经营机制。
⑥建立先进的荒漠化动态监测与预报系统,搞好决策,搞好信息管理与服务。
⑦在荒漠化地区开展持久的绿色革命,以加速荒漠化过程逆转,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系统的基础功能。
⑧加强防治荒漠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争取资金与外援。
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合理配置农、林、牧、副各业比例,积极发展养殖业、加工业,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⑩优化农牧区能源结构,大力倡导和鼓励人民群众利用非常规能源,如风能、光能,以减轻对林、草地等资源的破坏。

2.技术措施

(1)生物措施
①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设置围栏),建立必要的保护组织(护林站),严禁人畜破坏,给植物以繁衍生息的时间,逐步恢复天然植被。封育同时可以加以人工补植补种和管理,加速生态逆转。
②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固沙
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尤其对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偏远荒沙、荒山地区恢复植被意义更大。飞播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有:预测气候,选择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播区,确定适宜的播量,种子处理技术,防治鸟兽病虫害,封禁保护等。
③通过植物播种、扦插、植苗造林种草固定流沙
直播造林固沙:在草原流沙上播种,保证幼苗达到一定密度(15~20株/m2),一定高度(15~20cm),一定面积(>1000m2),就可以把风蚀变为沙埋的植物群体,使沙丘固定。直播成功的植物种主要是花棒、杨柴两个沙生先锋植物。可撒播,也可条播或穴播。
植苗造林固沙:在干旱草原流动沙地采用适当深植和合理密植的方法使沙地固定。如定边长茂滩林场秋天在沙丘上用沟植法密栽油蒿成活形成沙障。
插扦造林固沙:陕西、宁夏流沙区用沙柳插扦直接固定沙丘。榆林群众用簇式栽植法,形成疏中有密的格局,既抗风蚀又解决水分不足问题。簇行距0.5m×1.5m,每簇4~5个插条。
④建立风沙区防护林体系
干旱区绿洲防护体系:一是绿洲外围的封育灌草固沙带,二是骨干防沙林带,三是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及其他有关林种。现实情况要比典型介绍复杂得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沙地农田防护林:半湿润地区降雨较多,条件较好,可以乔木为主,主带距350m左右。半干旱地区东部条件稍好,西部为旱作边缘,条件很差,沙化最严重。沙质草原一般不风蚀,但大面积开垦旱作,风蚀发展,极需林带保护。东部树木尚能生长,高可达10m,主带距200~300m;西部广大旱作区除条件较好地段可造乔木林,其他地区以耐旱灌木为主,主带距仅50m左右。干旱地区风沙危害多,采用小网格窄林带。北疆主带距170~250m,副带距1000m;南疆风沙大,用250m×500m网格;风沙前沿用(120m~150m)×500m的网格,可选树种也多,以乔木为主。
⑤沙区牧场防护林
护牧林营造技术:树种选择要注意其饲用价值,东部以乔为主,西部以灌为主。主带距取决于风沙危害程度。不严重者可以25h为最大防护距离,严重者主带距可为15h,病幼母畜放牧地可为10h。副带距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400~800m,割草地不设副带。灌木带主带距50m左右,林带宽主带10~20m,副带7~10m。考虑草原地广林少,干旱多风,为形成森林环境,林带可宽些,东部林带6~8行,乔木4~6行,每边一行疏透。呈疏透结构,或无灌木的透风结构,生物围栏要呈紧密结构。造林密度取决于水分条件,条件好可密些,否则稀些。

(2)工程措施
沙障固沙:用枝条、柴草、秸秆、砾石、黏土、板条、塑料板及类似材料在沙面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碍物,以控制风沙流方向、速度、结构,达到固沙、阻沙、拦沙、防风、改造地形等目的。沙障作用重大,是生物措施无法替代的。
根据防沙原理和设置方法不同,沙障可分为平铺沙障和直立式沙障两类。平铺式沙障是固沙型沙障,利用柴草秸秆、卵石、黏土等全面或带状平铺沙表层,隔绝风与沙表层的接触,造成风虽过而沙不起的效果。原地固定流沙,保护植物生长,但对风沙流中的沙粒阻截作用不大。这种措施在东部地区作用较大,在西部地区影响水地水分,但有利于沙土改良。立式沙障为积沙型沙障,风沙流遇上任何立式沙障,风速都会下降,风挟带的沙粒就会沉积一部分在沙障前后,从而减少输沙量。多行配置立式沙障可起到固定障间沙表层和拦截运行中沙粒的作用。由于绝大部分运动沙粒在近地表30cm内,多数又在10cm高度内,因此不需要设置过高沙障就可以固沙和控制风沙流,防止沙害。
化学固沙措施:将稀释了的有一定胶结构的化学物质,喷洒于流沙表面,水分迅速下渗,化学物则滞留在一定厚度(1~5mm)沙层间隙中,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壳,以增强沙表层抗风蚀能力,达到固沙目的。目前已研究出几十种化学固沙材料,但由于成本高,未普及推广。
风力治沙:是以输出为主的治沙措施,减小粗糙度,使风力加强,风沙流呈不饱和状态,造成拉沙和地表风蚀的效果。
农业措施:一是发展水利,扩大灌溉面积,增施肥料,改良土壤;二是防风蚀旱农作业措施,带状耕作、伏耕压青、种高秆作物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1-29
对于沙尘暴我们要做些什么
1.建立沙尘暴的预报体系
沙尘暴的治理任务艰巨而繁重,许多问题未彻底明白(如每次沙尘暴物质源的准确地点),且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极其有限,所以沙尘暴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而且沙尘暴特别是黑风暴来临时来势凶猛,狂风呼啸,沙尘滚滚,遮天蔽日,有很大的恐怖感,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和生命财产损失.因此目前建立准确的沙尘暴预报系统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在沙尘暴来临前进行比较准确的预报,提前做好防灾工作,如加强少年儿童的保护,避开危房以防墙壁倒塌致伤,保护牲畜,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火灾等,可将损失减小至最低限度.
2.加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
环境的破坏对沙尘暴的产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强环境的治理对于减轻或减少沙尘暴显得尤为重要.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从2000年起,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其中之一是中西部退耕还林(还草)和生态建设.这对遏制沙尘暴将起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研究寻找比较准确的物质来源,对沙尘暴的源头进行重点治理,显得尤为重要.
第3个回答  2006-12-02
一、什么是沙尘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二者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浑浊,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的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对沙尘暴强度等级的划分一般采用风速和能见度两个指标。目前将沙尘暴强度划分为四个等级:即4级≤风 速≤6级,500米≤能见度≤1000米,称为弱沙尘暴;6级≤风速≤8级,200米≤能见度≤500米,称为中等强度沙尘暴;风速≥9级,50米≤能见度≤200米,称为强沙尘暴;当其达到最大强度(瞬……
第4个回答  2022-10-17
黄沙满天,大雾蒙蒙,一股黄风卷起……你们也许以为你在看电影,也许以为这在做梦,总而言之,你们相信这是真的吗?其实,这是沙尘暴“捣的鬼”。沙尘暴是沙暴大哥和尘暴小弟的总称,他们经常用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十分浑浊。他们的出生原因是因人们大度砍伐树木与植物而产生的。沙尘暴兄弟俩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有风的地方他们都喜欢,只有植物稀疏的地方,他俩才去那里。如果那里是植物和树极缺的地区,他们就会亮出自己的绝招——瞬时风速每秒达25米,风力10级以上,可能使地面水平能见度低于50米!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灾害性天气。当沙暴大哥和尘暴小弟找到自己的“作案地点”时,会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移动。他们的“作案”后造成的后果可不小,有时,会使大片农田受到沙埋或被刮走活跃土,或者农作物受霜冻之害。它还能加剧土地沙漠化,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他们一旦出现,所经地区受害尤为严重。
去年12月31日和今年元月1日,沙尘暴兄弟肆虐甘肃省河西走廊,兰州市出现浮尘,在他们的统治下,连白天开车都要开车灯呢。今年3月底以前,甘肃河西走廊和内蒙西部已出现沙尘天气9次之多。3月中旬,兄弟俩的踪影出现在距沙漠地区遥远的南京市,引起人们的恐慌。
沙尘暴兄弟气焰嚣张,甚至飘扬过海,登陆日本了,日本的电视新闻都在说:从中国来的6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袭击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
沙尘暴兄弟对人类的危害这么大,不除不足以平民愤呀!我想发明一种机器,专门治理沙尘暴。当然,我的机器它并不是《西游记》中多闻天王的混元珠伞,能把花果山的猴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而是一种能播撒绿色的机器。因为沙尘暴兄弟光靠挡是挡不住的,只有把他们消灭在“出生”的地方,才是治本的好办法。沙漠是沙尘暴兄弟的“出生地”,我发明的机器,能把他们困在沙漠里不能出来“作恶”。机器的形状象一个超级可乐瓶,里面装满了富于营养的物质和植物的种子,这种瓶子可以固定在飞机的肚子下面,飞到沙漠上空的时候,就通过操纵杆打开“瓶盖”,把营养物质和植物种子均匀地喷洒在沙漠表面,营养物质里面饱含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经过科学家的特别配制,落到沙漠上后并不会马上被沙子吸收或蒸发掉,它会一直坚持到植物长大为止。我相信,过了不久沙漠上就会遍布绿色植物了。我的机器表面涂着漂亮的绿色,好像在暗暗地告诉着我们要保护环境。有了我发明的机器,沙尘暴兄弟这两个祸害人民的“罪犯”肯定被绳之以法了,哈哈!
当然,这只是我的幻想,现在真正地实现这个愿望还要等一段时间。所以,我们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有更多的发明创造,让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