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给弟子的答案不一样呢?

例如同样是问“仁”,为什么孔子给颜渊、仲弓和樊迟的回答都不一样呢?

因为孔子是一位因人施教的大师。他能根据每个弟子的特点,循循善诱地进行启发,因此同样的问题孔子常常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这一现象,孔子回答“闻斯行诸”这个问题时更清楚。子路与冉求都向孔子请教“闻斯行诸”,即听到什么要立即做吗?结果孔子回答子路,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做呢!而回答冉求由说,听到了就立即去做。另一名学生公西赤很不理解。孔子告诉公西赤原理:子路比较急进,所以有意让他退缩;冉求比较怯懦,所以要鼓励他。
这就是孔子同一个问题,经常会给出不同答案的原因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13
这说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个人的性格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教育方式
第2个回答  2010-06-13
因人而异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