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至十四行集的生命沉思有哪些内容

感谢高手赐教!

第1个回答  2010-06-14
生命的沉思
——论冯至诗歌的主题意蕴
袁瑾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5)

在群星璀璨、才俊辈出的中国现代诗坛上,冯
至是最引人注目的,他起伏跌宕的创作轨迹和散发
着现代气息的诗作,大大推动了中国诗歌的现代化
进程。如果说,中国现代诗人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的
歌者,那么冯至则是生命的守望者。他在诗中吟咏
着自我、他者和群体的生命,抒写着他独特的生命
体验。1929年,冯至在《北游及其它·序》里说这
些诗“是从我‘自己的’园里产出的”,从中“能闻
出一点本色的土的气息”。
[1]
这里既可以看出冯至对
诗歌独特个性的自觉追求,也表明他在创作初期就
拥有了“自己”——区别于他人的艺术个性。冯至
的诗歌最具个性的是生命存在的诗学主题,内潜式
诗学思维方式和独立的诗学品格,他的创作实践为
中国现代诗如何在矛盾纠结中保持独立,提供了纯
洁的榜样。
李广田把冯至的《十四行集》称为“沉思的
诗”。
[2]
一般的论者在论及《十四行集》时也都会注
意到诗人对生命的体验、沉思的传达。这无疑是正
确的。但是,冯至在诗歌中传达他的生命体验,决
不是自《十四行集》才开始的。事实上,从上世纪
20年代他写的第一首诗《绿衣人》中即可看到这个
苗头。有人分析这首诗说:“好像与时代生活没有多
大的联系,但是却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说明
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不安,道出了整个时代的特征,
从而间接地、曲折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的弊端。”
[3]
这种
分析固然不无道理,但仅仅是从一般的社会层面思
考的结果。其实,在一般的社会意义之外,冯至的
诗歌还传达了对命运无常、生命多艰的深刻体验。
这种体验渗透于诗中,他对读者的冲击力是要远远
大于所谓的对时代特征的反映和对社会弊端的抨击
的。冯至从两位母亲的早逝中体悟到了人世的无
常,从家道的艰难中体会到了人生的多艰。这种对
人生的深刻体验可以说渗入到了他的骨髓之中,所
以在他见到绿衣邮差之后,才会有那样的想法。这
首诗正是绿衣人送信这个特定情境与他内心体验契
合、碰撞的产物。冯至的第一首诗中对生命体验的传
达,预示了他此后诗歌与他生命体验的密切关系。
《昨日之歌》、《北游及其它》两部诗集主要都
是关于青春、爱情的主题,也有一些对现实表示关
注的诗作。但是在这些作品中几乎都渗透了他对生
命的体验,或者说,生命体验是他早期诗作的隐性
主题。
冯至早期诗歌中写爱情的最多。除《月下欢
歌》等少数篇什外,诗歌中的爱情都是注定没有结
果的,但抒情主人公偏对无望的爱情抱着令人感动
的执著。因而,他的爱情诗中往往弥漫着一种浓郁
的感伤情调。冯至的爱情诗不仅仅停留在对爱情的
向往、追求上,而要借对爱情的抒写来表达他对爱
情的体验。
《蛇》是冯至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首脍炙人
口的爱情名篇。《蛇》比喻奇特,比较少见。一般的
论者都认为这首诗传达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对象的
思恋、追慕之情。但这首诗和一般表达爱慕之情的
爱情诗不同:它在非常贴切的比喻和奇特的想象中
间,融入了自己陷入爱情的漩涡时对寂寞的独特而
又深切的体验。冯至对寂寞怀有一种矛盾、复杂的
态度,一方面觉得寂寞难耐,希望摆脱它;另一方
面又觉得在没有任何伴侣的寂寞中,只有寂寞紧紧
相伴,寂寞反倒显出它的忠诚来,因而更像一个忠
诚的伴侣。于是对寂寞产生了亲密的感情。因此诗
中对比喻着寂寞的“蛇”的感情指向也有一个微妙
的变化。起初,正是由寂寞的难耐与难以摆脱而想
到它如纠缠主人不放的长蛇一样可怕,当意识到除
了寂寞之外便别无他物相伴之后,又把它视为最忠
诚的伴侣,但诗人并不真正从心底里愿意和这个即
使是最忠诚的伴侣的“蛇”为伴。他只不过要让他
帮个忙,去衔来少女的梦境。诗歌对寂寞的体验层
层深入:第一层,感到寂寞难耐;第二层,由难耐
反觉其忠诚,这是更深更持久的寂寞中的体验;第
三层,即使忠诚,也只可充当使者,因为它毕竟不
能代替少女的梦境。三层既顺序递进,又形成一个
小小的闭合圆圈。《蛇》在诗人对自己热烈相思之情
倾诉的背后,传达了他对寂寞的复杂情绪体验。
《我是一条小河》、《迟迟》、《什么能够使你欢
喜》、《桥》等诗篇都表达了诗人对爱的一片赤诚。但
这种赤诚因为得不到回报而陷入近于绝望的挣扎。
如果说,得不到响应的爱情是令诗人伤心欲绝
的,那么,得到响应的爱情则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
更复杂的情感体验。《南方的夜》被蓝棣之视为“冯
至20年代诗歌的压卷之作”
[4]
。一方因为北方湖滨
的燕子,而想到了南方湖滨的燕子、芦苇、棕榈,
另一方却由大熊星而想到寒带的白熊,由眼前的白
果松而想到没有消融的积雪,这两组意象一冷一
热,形成鲜明对照,暗示着爱情双方心态上积极与
消极的差别。诗人对这种细微心态差别的体验是非
常细腻、深切的。
冯至爱情诗中的情绪,并不仅仅停留在他的生
活体验层次上,而是明显地超越于他实在的生活体
验,具有更多玄学的或抽象的性质。在细腻、深切的
生活体验深层,渗透了他关于爱情形而上的思考。
诗人的爱是赤诚的,无条件的,爱人是他心中
的“神”。当他的爱得不到响应时,他除了为自己的
理想未能实现而伤心失望外,更为一份最真挚的爱
不能有一个好的归宿而感到深深惋惜。这种惋惜,
不仅仅是为他自己,更是一个爱情至上主义者对所
有不圆满感情的惋惜。《问》中,最后“他”问他至
爱的人,“你爱我,要怎样?/她不能回答,——/
被快乐隐去的泪,一起流出来了!/他们身旁的玫
瑰,一朵也没有了。”《残余的酒》:“上帝给我们,
/只这一杯酒啊!/这么一杯酒。/我又不知爱惜
——/走过一个姑娘,/我就捧着给她喝;/她还
不曾看见,/酒却撒了许多!/我只好加水吧,/
不知加了多少次了!‖可怜我这一杯酒啊!/一杯
酒的残余呀!/那些处女的眉头,/是怎样一杯浓
酒的充溢!/我实在有些害羞了,/我明知我的酒
没有一些酒力了,/——我还是不能不,/把这杯
淡淡的水酒,/送到她们绛红的唇边,/请她们尝
一尝啊!”当诗人满怀赤诚和希望准备向爱人奉献一
切时,却不被接纳。虽然不甘放弃,但继续追求的
热情却因为第一次的倾尽全力和曾受拒绝的阴影而
逐渐退去。这样,当爱人在诗人心灰意冷、精疲力
竭时才明白对方爱的价值而迟到的回心转意,则让
人有撕心裂肺的剧痛。因为他不但追求结局的完
满,而且也希望付出的、获得的,都是最高的爱。
可是他却不得不处于一个悖论之中:结局的完满必
然要以感情质量的下降为代价。正如那一杯杯给姑
娘们捧上前去的美酒,最浓的时候,却没人看见,
诗人的执著使他一遍一遍地把酒“送到绛红的唇
边”,直到有人尝了才肯罢休。但最令他痛苦的似乎
不是久久无人尝他的酒,而是他不得不一遍一遍地
加水。他不愿意看到姑娘接纳他的爱时,“他们身旁
的玫瑰,一朵也没有了”。如果说爱而不得是悲剧的
话,那么,得到了却体验不到期望中爱的甘甜,则
一定是更让人痛苦、绝望的悲剧。这两首诗也许正
是要告诉读者这样一种对爱的体验和思索。
诗人对爱情的悲剧性的体验与思索也是他三首叙
事诗《吹箫人的故事》、《帷幔》、《蚕马》的主题。
冯至诗歌早期的表层主题除爱情外还有孤独和
死亡主题。在他的诗中有大量孤独漂泊者的象征性
意象。如在大风浪荡里飘摇的“小艇”(《小艇》),
由那北方城里飘来的“孤云”(《孤云》),象征着
“生命”的孤独与飘零者命运的“风夜”(《风
夜》),日日向“暗森的巷中走去”的盲者(《瞽者的暗
示》)……这些意象都渗透了诗人对孤独的独特体验。
《不能容忍了》这首诗中,诗人想要获得理解
和交流,但人们都拒绝了他,这里表达的是一种交
流的不可能而带来的绝对孤独的体验。这样的体验
与存在主义的某些命题,如人生在世是孤独的,已
经达到了不自觉的契合。
冯至从白发祖母的“死”、少女的堂姊姑母的
“死”,尤其是中年母亲的“死”,提前体验到了死
亡带给生人的冲击与压力。这启发了他关于死与生
的思考。在给他的好友杨晦的信中,他写了这样几
句诗:“暗淡的灯光下,/尽可以强为欢笑——/昨
日的青春,/死去的母亲,/是再也回不来了。”
[5]
在失去母亲的哀痛中渗透着这样的体验:死亡是一
条不归之路,死去的人永远也不可能返回。《中秋》
诗中的一节:“生和死,同是一样的秘密,/一种秘
密的环把他们套在一起;/我在这秘密的环中,/
解也解不开,跑也跑不出去。”诗人对死亡既觉得无
法完全弄明白它的意义,又觉得自己也无法逃出死
和生的怪圈。这里,死亡的主题已不再是对亲人经
历的哀诉,而带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
在第一个创作阶段后期,诗人开始从人生的整
体层面上来思索人生的意义、人存在的本质。这种
思索主要体现于他的长诗《北游》之中:“匆匆地
来,匆匆地去,什么也不能把定,/匆匆地来,匆
匆地去,匆促的人生。”(《车中》)“我是这样地虚飘
无力,/何处是我生命的途程?”(《公园》)如果这
几句还是偏重于对人生感性、直接的体验的话,那
么,下面的诗句:“我望着宁静的江水,拊胸自问:
/我生命的火焰可曾有几次烧焚?/在几次的烧焚
里,/可曾有一次烧遍了全身?/二十年中可曾有
过真正的欢欣?/可经过一次深沉的苦闷?/可曾
有一刻把人生认定,/认定了一个方针?/可真正
地读过一本书?可真正地望过一次日月星辰?/欺
骗自己,我可曾真正地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
人?”(《中秋》)这里则完全是对自己生命过程沉思
之后的反省与追问。
诗人在沉寂了近十年之后,终于在1941年冬天
的昆明迎来了他诗歌创作的第二个高潮,这次高潮
的成果就是收入《十四行集》的27首十四行诗。冯
至在《十四行集》再版自序里这样描述了创作的动
机:“有些经验,永远在我的脑里再现,有些人物,
我不断地从他们那里吸收养分,有些自然现象,它
们给我许多启示:我为什么不给他们留下一些感谢
的纪念呢?由于这个念头,于是从历史上不朽的人
物到无名的村童农妇,从遥远的千古的名城到山坡
上的飞虫小草,从个人的一小段生活到许多人共同
的遭遇,凡是和我的生命发生深切的关联的,对于
每件事物我都写出一首诗。”
[6]
在另外一篇文章里,
冯至说这些诗歌是要“表达人世间和自然界互相关
联与不断变化的关系”。
[7]
《十四行集》写的都是关于生命的体验与沉
思,与第一阶段相比,这种体验和沉思要纯粹深刻
得多。
李广田对这部诗集的解释如下:“是说出那‘刹
那亦永恒’的观念,把时间,把历史,看作了一道
永远向前的不断的洪流。从纵的方面说是如此。而
从横的方面,如前面所说,就融合了那人与人,人
与物的生命,这就是所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
我为一。而时间与空间又是不能分开的,这就是宇
宙人生的本体。在这整个的大生命中,任何一部分
的变化,死亡或新生,都互相牵涉,互相作用,万
物如此,更何况那‘只有一个祖母,同一祖父的血
液在我们身内周流’(《十四行集》附录《给秋心之
二》)的你和我。这就正如John Donne所说的是一
样:‘没有一个人是独立,惟我独尊的;每一个人都
是大陆的一分子,大海的一部分:倘若一只土蜂被
大海淹没,欧洲便少了一部分,正如你的海峡或你
友人或你自己的菜地被淹没一样;任何人的死亡对
我都是损失,因为我是人类的一部;所以不要疑问
这丧钟是为谁而敲;它就为你而敲。’(见Ernest
Hemingway 在“For Whom The Bell Tolls”中所引)
冯至先生在《十四行集》中充分地表现了这种体
认,这类诗,成为这诗集中的主要部分,就是只站
在艺术的观点上看,这也正是那最精彩的部分。”
[8]
本文借李广田的分析,把《十四行集》的主题
分为三类:宇宙在空间上的相通;万物在时间上的
沟通;人在宇宙中对其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虚无
性的焦虑。
宇宙在空间上的相通。第25首中,“案头摆设
着用具,/架上陈列着书籍,/终日在些静物里,
/我们不住地思虑。‖言语里没有歌声,举动里没
有舞蹈,/空空问窗外飞鸟,/为什么振翼凌空。
‖只有睡着的身体,/夜静时起了韵律:/空气在
身内游戏,‖海盐在血里游戏——/睡梦里好像听
得到/天和海向我们呼叫。”天海和人可以融为一
体。那么,宇宙的本质也存在于一切有生命和无生
命的东西之中,所以诗人也会去赞誉“默默地成就
你的死生”的鼠曲草和“有如一个胜者的身体,升
华了全城市的喧哗”的有加利树。冯至在这里表达
了庄子“齐物论”的思想。宇宙间的万物你中有
我,我中有你,正如空气和身体,海盐与血液一样
溶为一体不可分割。冯至强调宇宙在空间上的相
通,并不主要指外形上、物质层面上的相通,而首
先是指万物都体现着宇宙的本质这一点上的相通。
既然万物都蕴含着宇宙的本质,那么,它们在这一
点上就是绝对平等的。冯至通过对这种平等的强调
来抹去万物在物质层面上的差别。自卑的冯至一直
期望以某种方式走出自卑。这种方式就是寻求平
等。冯至在宇宙空间上相通的观念中找到了平等,
而这个观念本身则不过是他为体验生命的平等而搭
起的一块哲理的跳板。由此,它超越了自卑的体
验,实现了对生命平等的体验。
既然宇宙间的万物是相通的,那么,人与自
然,人与人也更是相通的。如第16首:“我们并立
在高高的山巅,/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面
前的广漠的平原,/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哪条
路,哪道水,没有关连,/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
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
命。”这里,生命存在空间上的延伸和敞开,超越了
生命存在时间上的有限性。这种延伸和敞开,具体
地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溶入与关怀。生命作为个
体存在,应该是平等和独立的,但是作为一个类的
存在则应该是互相关联的。或者说,个人必须与他
人共在才能使自身达到真实的存在。联系《十四行
集》创作的时代,就不难体悟到诗人对战争和民族
命运独特思考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忘记人类应该
相互关怀的人发起了战争;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内
部的体谅和团结则有助于战胜敌人。
万物在时间上也是呼应的。第19首:“为了再
见,好象初次相逢,/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象
初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第24首:“这里几千年前
/处处好象已经/有我们的生命;/我们未降生前//
一个歌声已经/从变幻的天空,/从绿草和青松/唱
我们的运命。”这几首诗表现的则是人与人在时间流
中的心灵呼应和契合。人类历史是由一个一个、一
代一代的人构成的。特定的生命个体之间或许并没
有直接联系,但因为同处于时间的河流之中,他们
之间是互相呼应的。冯至对生命体验的结论是:生
命不但可以超越空间的分割和限制,还同样可以超
越历史。冯至把自己融于万物之中,从而在纵横两
个坐标上发现了突破生命有限性的途径,达到了平
和、豁达的境界。
对人生命的不确定性、虚无性的焦虑是冯至对
生命存在体验思考的必然产物。第15首:“看这一
队队的驮马/驮来了远方的货物,/水也会冲来一些
泥沙/从些不知名的远处,//风从千里外也会/掠来
些他乡的叹息;/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随时占
有,随时又放弃,//仿佛鸟飞行在空中,/它随时都
管领太空,/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什么是我们的
实在?从远方什么也不带来?/从面前什么也不带
走?”这是对生命过程本质的追问。第20首“谁能
把自己的生命把定/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则是
面对命运的无奈。生命被赋予了人,但人并不是它
真正的主宰。第21首:“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
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也生了千里万里的距离:/
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
住,/好象自身也都不能自主。/狂风把一切都吹入
高空//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只剩下这点微弱的
灯红/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生命的不能自主与
生命本然的绝对孤独使得人急于从外物中获得对生
命本质的确证。尽管生命个体在时空上是相同的,
呼应的。但生命主体对生命过程本身的体验仍然是
孤独和焦虑。相通、呼应是相对的,孤独、焦虑是
绝对的。生命的意义并不是自足的,它需要借他物
的确证来实现。那么,人作为生命主体自身的价值
到底如何体现呢?对生命意义、本质徒劳的追问,
使诗人陷入了对生命的孤独的状态、生命意义的不
确定性、虚无性的无奈和茫然。
和对生的焦虑相对的是对死的思考。冯至强烈
地意识到死亡是生命的界限。但是对生命有限性的
这种自觉,并没有使冯至对生命产生悲观主义、虚
无主义的态度。相反,在冯至看来,“界限,是一个
很可爱的名词,由此我们才能感到自由的意义。”
[9]
冯至认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如何逃避死亡,而在于
如何坦然地迎接有价值的死亡:“我们赞颂那些小昆
虫,/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他们美妙的一生。”(第1首)死亡在这里并
不是生命的真正结束,而是生命的辉煌完成。冯至
把死亡纳入生命之中,主张以“融容”的乐观态度
对待死亡,以饱满的热情倾注于现在的努力,以便
领受生命这最完美的时刻。死亡在冯至看来,对生
命还有第二层意义,那便是赋予生命的意义:有怎
样的死亡,便有怎样的生存,死亡是衡量生存价值
的尺度。死亡对于生命的第三层意义在于:死亡可
以提前进入人的生命,催促生命的升华。“我们把我
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象一段歌曲,//歌声从
音乐的身上脱落,/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化做一
脉的青山默默。”(第2首)人带着对死亡的先行理
解,把死亡纳入生命之中,因而人努力求生的过程
也就是人自觉地支配死亡的过程,生与死在这里被
统一了。对死亡的支配,是人的一种生命自觉,只
有达到这种自觉,才会有意识地寻求“正当的死生”
(第10首),而不是浑浑噩噩地消磨生命。
所谓“正当的死生”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死
生,它与常人的死生相比,应该是独特的,或者说
是有所超越的。作为自觉的生命个体,人应当力求
正当的死生,坚持正当的为人。当然,冯至无意为
人类制定一套确定的伦理规范。所谓“正当的死
生”和“认真的为人”在冯至这里并不具有伦理学
规范的意义,而是带有一种存在主义色彩的人生态
度,是他对生命体验、思索后寻找出的一条使生命
摆脱平庸的出路。第9~14 这6首怀人诗中的主人公
都是寻求“正当的死生”的典型。“你的姓名,常常
排列在/许多的名姓里边,并没有/什么两样,但是
你却永久/安于保持住自己的光彩;”(第10首)这
首诗歌颂的是蔡元培生命的独特光辉,其实也可以
移来描述一切追求“正当的死生”的人。但是为了
这种追求,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6首怀人诗中诗人就揭示了获得“正当的死生”
的这种代价,那就是与常人的疏离。第9首:“你在
战场上,像不朽的英雄/在另一个世界永向苍穹,/
归终成为一支断线的纸鸢。”第11首:“我永远怀着
感谢的深情/望着你,为了我们的时代:/他被些愚
蠢的人们毁坏,/可是它的维护人却一生//被摒弃在
这个世界以外——/你有几回望出一线光明,/转过
头来又有乌云遮盖。//你走完了你艰险的行程,/艰
苦中只有路旁的小草/曾经引出你希望的微笑。”因
为获得“正当的死生”的人毕竟只有少数体悟到了
生命本质的精英,所以他们受到庸众的疏离冷落也
就是很自然的了。精英是寂寞的,人类的个体也是
寂寞的。
冯至诗歌中的体验不是被动的经验认识,而是
主动积极地对有限生命的反思。这需要从生命主体
对外在世界的内在感受出发,去把握生命的意义和
价值,从而具有一种穿透能力。就诗人而言,体验
就是通过对外在世界的观察、沉思,透视自己的内
心情感。诗人自己内在生活的结构决定了他体验程
度的深浅,也决定了他内在价值的深浅。诗人之所
以能从一件普通的事物、事件中挖掘出真正富有意
义的价值,就在于他能从自己内在精神透视具体事
物表面之下的本质和意义。它不同于直观的观察,
没有担当命运,没有与命运碰撞,没有注入内在的
反思,就不是体验。冯至的体验是寻求意义、指向
意义的活动。正是在这一点上,冯至显示了和其他
人的不同。
参考文献:
[1]冯至.《北游及其它》序[A].北游及其它[M].北平:沉钟
社,1929.
[2]李广田.沉思的诗[A].李广田文学评论选[C].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269.
[3]刘莹.冯至早期抒情诗特点管见[J].四川师范学院学
报(哲社版),1992 (1).
[4]蓝棣之.论冯至诗的生命体验[J].贵州社会科学,
1992( 8).
[5]冯至.沉钟社通信选(二)[Z].新文学史料,1987
(4).
[6]冯文炳.谈新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216.
[7]冯至.外来的养分[A].立斜阳集[M].北京:工人出版
社,1989:198.
[8]李广田.沉思的诗[A].李广田文学评论选[C].昆明:
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277-278 ,287.
[9]冯至.界限[A].冯至选集(第2卷)[M].成都:四川
文艺出版社,198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