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的意味是怎样生成的?求详解。

如题所述

  意味生成路径
  韦上焕

  一、满分掩盖了什么

  读高考满分作文,每每惊叹于一些少年才俊的语言文字,竟如此俊俏机敏,生猛活泼,但这只是第一次阅读时的印象,再读时已然觉得骈句一般华美的排比句轰轰烈烈地尽情炫耀之后,是意味的缺失导致的表达上的浅露直陈,也因此,虽不乏美句华章,但习作还是习作,不能自动向上提升为“作品”。这些少年才俊原是极富语言天赋的,然而他们终于写不出含有一点“艺术”元素的东西来。
  原因有三。
  第一,高考阅卷制度天生具有毒副作用。阅卷老师时间紧,任务重,根本没时间去品味须“思而得之”的隽永意味,只得“90秒钟判生死”,聪明的一线老师自然不愿引导学生走含蓄隽永、意味悠长的路径,而语言之于阅卷者正如外貌之于相亲者,能在瞬间将美好的“第一印象”化作好看的分数,于是,指导学生专攻语言就成了高中语文老师心照不宣的选择。
  第二,教科书(含大学教科书)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生成的路径语焉不详或“王顾左右而言他”。尽管高中语文课本拥有大量的诗词赋散文小说,足够含蓄隽永、意味深长了,但对意味产生原理却讳莫如深,关键处往往一笔带过,不但使学生不得其门而入,最有天赋的学生也只能与人比拼谁的词句更华美,而且不少语文老师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尚且无法独立阅读文学作品,遑论指导学生写出可以称之为“作品”的东西。(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组原组长孙绍振教授在其《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书中提及,新课改后,全国许多语文教师其中不乏特级教师去信反映读不懂新编入教材的诗词赋散文,看了教师用书也读不懂。试想,特级教师尚且如此,其他教师可想而知:足证笔者所言不虚。)
  第三,中学教学科研重教法探究,轻文本探究。教研机构组织的教学培训沦为教法培训。课题的选择、教研质量评价体系甚至具体到一节公开课的评课标准无一不单向指向教法,似乎教法之外再无教研,文本探究俨然属于“教学科研”之外的异类了。孙文曰:“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大势若此,智者顺势而为。一些特级教师将教法玩得炉火纯青、登峰造极且新招迭出,说明他们智商之高,一般人难望其项背,这些特级教师读不懂课文的尴尬其因绝非智力因素,而是基于功利考量的“顺势而为”。他们专攻教法,不涉其他,甘当知识“二传手”(排球比赛,二传从一传那里接了球,再把球传给主攻,比喻许多语文教师从“教师用书”那里获得对课文的理解,再把这种理解传给自己的学生),终于修成正果,名利双收。没错,识时务者为俊杰。只是,苦了那些出类拔萃的高中生。
  对高考阅卷制度的毒副作用和教法之外再无教研的教法万能论,笔者人微言轻,即“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打住。但对意味的生成路径却不能不作一番摸索探究,为全面、真正地落实“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为那些极富语言天赋的学生智能不再停滞于炫耀华美的排比句。
  意味是怎样生成的,其表达结构如何,如何指导高中生运用意味生成原理创作出有一点“艺术”含量的作品,这些问题亟需我们去探究。

  二、意味的表达结构

  结构决定功能。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之所以具有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表达效果,是因为这个词、这句话、这篇文章具有足以产生意味的特定的表达结构。所以,要了解意味的生成机理还得从意味的表达结构入手。
  不知为什么,在这个关键处,古今文论家似乎都失语了。偶有论及,也都语焉不详。如由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就曾提及虚实相生“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得来”。没了。而一般读者则以为意味直接来自实境。然而,笔者在阅读中发现,意味的呈现并非单由实境“毕其功于一役”,通过实境一次性诱发暗示便可以完成的。实境大多只是诱发暗示虚境的第一层“言外之意”,然后由该层“言外之意”诱发暗示下一层“言外之意”,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直至无限。即是说,诱发暗示的思维活动没有也不可能终结于表象层(实境),在象外层里,诱发暗示活动仍然十分活跃地延续着。
  如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山河在”的表层意思是“山河尚在”,此意读者可根据词语的词典义不假思索便可解读,属表象层,即实境。由“山河尚在”这一实境诱发暗示出虚境“余皆不在”(借代思维,用与“无”有关——矛盾关系——的“有”来代替“无”;与之相类的还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以“龙城飞将在”借代“龙城飞将不在”,以“不教胡马渡阴山”借代“教胡马渡阴山”),由虚境“余皆不在”诱发暗示出下一个虚境层“战乱之祸”,由 “战乱之祸”诱发暗示出下下一个虚境层“痛苦与忧愤”。
  其思维流程如下:①山河尚在→②余皆不在→③战乱之祸→④痛苦与忧愤。“城春草木深”的意味表达结构与此相类:①京城草木茂盛→②荒无人烟→③战乱之祸→④痛苦与忧愤。诗人的情感并非由实境直接诱发,实境①只是诱发暗示出虚境里的一个中介虚境层②,再由中介虚境层②诱发暗示出中介虚境层③,最后才由中介虚境层③诱发暗示出诗人的情感④。
  因此,“再好的虚境,也要由实境得来”并不必然意味着所有的虚境都必须“由实境得来”,虚境也可以由虚境得来。“山河尚在”不能与诗人“痛苦与忧愤” 直接发生意义联系,而诗人“痛苦与忧愤”这一意味的产生必然依赖中介虚境层的存在,可见中介虚境层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实境是一栋楼的第一层,中介虚境层就像一栋楼的第二第三层,没有第二第三层,第四层楼就无法想象,无法感知。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不避浅陋,冒昧将意味的表达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
  (一)层进式。
  由实境诱发暗示出第一个中介虚境层,然后由第一个中介虚境层诱发暗示出第二个中介虚境层,如此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直至触及作者需要表达的意旨,具有这一表达特征的即是层进式结构。
  下面以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的“影”字为例,对层进式意味表达结构机理作一阐述。图示如下:
  ①模糊的影象 → ②“我”的泪水潮湿了眼球 → ③“我”感动,“我”歉疚 → ④父爱伟大、无私,最具包容性。
  由①暗示②,由②诱发③,由③引出④。①为实境,②③为中介虚境层,④是作者需要表达的意旨。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层结构单元只是诱发和开拓出第二层结构单元,它并没有直接引出第三第四层结构单元。
  层进式意味表达结构往往把作者需要表达的意旨置于虚境中的一个深远处,使它与表象层拉开距离,以此达成意味深远、含蓄隽永的审美效果。层进式结构尤其适合表达“个个笔下有”的意旨。那些尽人皆知的思想情感经由层进式结构的机智表达,便“别有一番滋味”,化腐朽为神奇。然而,与其他表达结构类型相比,层进式表达结构在意旨表达的厚度和广度方面似嫌不足,这可能算是它的缺点了。
  (二)并列式。
  并列式即是由实境所在的结构单元直接诱发暗示出多义意旨的结构。并列式就是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谓“全局有法,境分虚实”的意境结构。它只有两个结构单元,即实境和虚境,作者要表达的意旨被设置在虚境里,由实境直接诱发而得。与层进式有所不同,并列式的意旨必须具有多义性,这使得它在意旨表达方面显得格外丰美厚实。试以孟郊的《游子吟》中“春晖”一词的意味表达结构为例作一分析。
  《游子吟》颂扬母爱。它得以千古流传,功在结句,而结句又以“春晖”一词用得最妙。以词典义解读,“春晖”就是春天的阳光,这个意义层属实境,是第一层结构单元。第一层结构单元用语言表述如下:①春天的阳光。
  那么,第一层结构单元能暗示什么呢?
  “春晖”温暖和熙,因而“春晖”可暗示:A母爱慈祥温馨;“春晖”既照好人,也照坏人,可见“春晖”可暗示:B母爱无偏私,施恩不分贤愚美丑,最具包容性;“春晖”年年照人,却从未图人回报,因此“春晖”可暗示:C母爱付出的纯粹和无条件;只要太阳核能尚存,“春晖”便年年照人,永无止息,所以“春晖” 可暗示:D母爱悠远绵长,死而后已;“春晖”催生万物,故而“春晖”可暗示:E母爱乃人类之希望……。如果你愿意继续探究,还可以品出更多意味来。
  这首诗中,ABCDE……诸种含义是“春晖”的字面意义所没有的,它们皆由实境直接诱发而出,属虚境,是第二层结构单元。第二层结构单元意蕴丰美,用语言表述如下:②A母爱慈祥温馨;B母爱无偏私;C母爱付出的纯粹和无条件;D母爱悠远绵长,死而后已;E母爱乃人类之希望……
  “春晖”意味表达结构图示如下:
  ①春天的阳光→②A母爱慈祥温馨;B母爱无偏私;C母爱付出的纯粹和无条件;D母爱悠远绵长,死而后已;E母爱乃人类之希望……
  有意思的是,“春晖”虚境里的诸多元素并非像“影”虚境里的那样作纵向的递进运动,而是在实境(春天的阳光)的统一诱导暗示下,作横向的延展。因此,我们有理由把这类表达结构叫做并列式结构。
  并列式结构的长处在于意旨表达的厚度和广度实现了最大化。不过,主旨只经实境一层诱发暗示即出,较之层进式,意旨表达略嫌浅露。因而,并列式的优点,就是层进式的缺点;并列式的短处,就是层进式的长处。并列式追求意旨表达的“丰”,层进式讲究意旨表达的“远”。
  那么,有没有使意旨表达既“丰”且“远”的意味表达结构呢?
  (三)复合式。
  层进式与并列式相结合即复合式。复合式兼有层进式与并列式的长处,又有效地剔除了它们的短处。即是说,复合式意味表达结构在意旨表达方面达成了既“丰”且“远”的审美目标:意旨丰美厚实,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请看卞之琳的《断章》。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白天,“你”在观赏风景,观赏风景的人发现了“你”,他们已无心观赏风景,而是将目光移转过来欣赏“你”,“你”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且比风景更具魅力,由此可见“你”外形之美。夜里,皎洁柔美的月光美化了“你”的窗子,“你”美化了楼上赏景者的梦——楼上赏景者白天看饱眼睛尚嫌不足,夜里做梦还要将“你”瞧个够,第二节进一步描绘“你”外形之美。美到什么程度,脸型如何,身材怎样,诗人却不着一字,只提供远阔的象外想象空间,让读者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去补充落实。第一节的意味表达结构是:“你”在赏景,赏景者在赏“你”→“你”成为风景,且比风景更富魅力→“你”美极了。第二节的意味表达结构与此相类,不赘述。
  楼上赏景者本为寻美而来,他们已然从自然风景那里获得极大的满足,然而,一旦发现更为美丽的“你”,则白天看不够,夜里还要梦见“你”,魂牵梦萦的尽是“你”。从楼上赏景者的角度看,《断章》的主旨除描绘“你美极了”外,仍应包括“以终为始”(永远把业已实现的人生理想作为新的起点,在此基础上追求更为高级的理想境界)的理念。“看风景人”象征永远的奋斗者,“你”象征更高一级的理想境界。
  诗中,“你”在观赏风景时,“你”是主动的观赏者,楼上观赏风景的人将“你”观赏时,“你”就成为被动的观赏对象。对于风景,“你”是主体,对于楼上赏景者,“你”是客体。同样的道理,对于明月,“你”是客体,对于做梦者,“你”是主体。“你”的地位并非凝固不变,而是随着参照物的变化而变化。参照物的变化是绝对的,“你”的地位是相对的。如此,便生动形象地透出一个哲学概念: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其表达结构如下:“你”在赏景,另一个赏景者在赏“你”→赏景的“你”成为另一个赏景者的观赏对象→世间万物的存在都是相对的。“相对”这一概念便是《断章》主旨之一。
  《断章》全诗意味表达结构如下:①“你”在赏景,赏景者在赏“你”;月光美化“你”的窗子,“你”美化别人的梦→②“你”成为风景,且比风景更富魅力;“你”进入赏景者的梦中→③A“你”外形美极了;B以终为始;C相对。
  在虚境的最深处,并列着至少三个意旨,其意旨是丰美的。三个意旨并非由表象层直接暗示而出,而是由表象层引导出一个中介虚境层,再由该中介虚境层诱发出来,因而意境深远,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三、意味生成原理

  层进式、并列式和复合式结构模式有一个共同点,即都不是浅露地直陈主旨,而是意味悠长地,委婉含蓄地,经过三曲四折之后才亮出主旨,以此追求意旨表达的婉曲隽永,意味深长。而这一切主要依赖于作者对虚境的苦心经营。
  至此,我们可以对意味生成原理作一概括了:巧妙地建构一个虚境,把需要表达的意旨机智地安排进虚境里的一个深远处,通过各结构单元层层诱发暗示,三曲四折之后才呈现意旨。
  意味生成原理可用于指导阅读与写作。用于阅读,则由A暗示B,由B诱发C,由C引出D,即A→B→C→D,是为顺向解读。用于写作则正好相反,由D求C,由C求B,由B求A,即D→C→B→A,是为逆向构思。具体地说,作者在写作初始阶段思索意旨的诱发物,进而思索诱发物的诱发物,确保意旨已经远离文面词典义的思维过程。假设作者需要表达的意旨为D,那么,作者的第一道思维程序必须是寻求能够引发出D的诱发物。经过思索,找到了,是C。然后,进入第二道思维程序,思索寻找能够暗示出C的诱发物,又找到了,是B。这以后进入第三道思维程序,思寻能够透露出B的诱发物,又找到了,是A。这时,意旨D与诱发物A之间已有三层距离,D已远离A了,这样的构思已经足以使文章产生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了,于是让A浮上文面,把它固定在文面表层,使之成为所谓的“实境”。这个思维过程完成后,再以读者的身份,从读者的角度,由A至B,由B至C,由C至D地审视检验逆向构思过程,看看它是否在哪个环节上存在诱发暗示不出的毛病,有则修正,无则保留。到了这一步,就算完成了对所谓“虚境”的设计工作。“虚境”蓝图已绘好,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谱写“实境”:将浮上文面的A展开放大可也。
  例如,最常见的命题作文“我爱我家”,就可以用此法来建构虚境,有意味地表达主旨。
  审题后,确认“爱家”是作者必须要表达的主旨。那么,什么诱发物能够暗示“爱家”呢?借代修辞手法有一种类型叫做以局部代整体,因而与家有关的局部也能代家,爱与家有关的局部也便是“爱家”。所以,我爱厅堂上的燕子窝,我爱家里豢养的一只斑点狗,我爱家门前的一棵歪脖子病榕树,甚至我爱躲在厨房中的那只羞涩的小老鼠……都能暗示“我爱我家”。我们选择“我爱家门前的一棵歪脖子病榕树”作为暗示“我爱我家”的诱发物。
  什么诱发物能够引出“我爱家门前的一棵歪脖子病榕树”呢?经过思考,我们不难得出几个备选项:①我愿意是啄木鸟;②我愿意是园丁;③我愿意是植物医生;④我愿意是一丝晨风;⑤我愿意是农药……。我们选择“我愿意是啄木鸟”来诱发暗示“我爱家门前的一棵歪脖子病榕树”。
  那么,又由何物来透露“我愿意是啄木鸟”呢?答曰:我盼啄木鸟来入梦。(借代思维,以结果代原因。)
  逆向构思思维流程如下:D我爱我家→C我爱家门前的一棵歪脖子病榕树→B我愿意是啄木鸟→A我盼啄木鸟来入梦。主旨(D)与文面表象层(A)已经有足够远(三层)的距离,虚境的设计建构是成功的,完全符合意味生成原理。以顺向解读法审视检验逆向构思过程,并无诱发暗示不出的毛病。
  现在可以考虑谱写“实境”了。将“我盼啄木鸟来入梦”展开放大如下:

  ⑴我有个怪异的想法:把啄木鸟请到梦里来。
  ⑵我向老师请教梦的原理,老师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⑶我梦见啄木鸟的远房亲戚:灰鹅、野鸭和山雀。
  ⑷断断续续做了几个梦,梦中尽是不速之客如山猪野牛斑点狗之类。
  ⑸我于是研究啄木鸟并代表学校参加啄木鸟知识竞赛,轻松夺冠。
  ⑹深夜,我真的夜有所梦,梦见自己化作啄木鸟,捉遍我家门前那棵歪脖子病榕树的虫子,然后累死了,死得很惨。
  ⑺那一声惊叫,引来室友一顿臭骂。也许是被噩梦吓傻了,我竟答非所骂了:“我家门前那棵歪脖子榕树病了。”
  ⑻“神经病!”连我最要好的朋友也骂我。

  这样的构思,这样的行文,或多或少就具有一些“艺术”含量了,比只有实境描写而毫无虚境设计的作文提升了一个档次。文章最忌零距离表达,文面意思与作者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重合,“国破山河在”若被表达成“战祸毁国吾伤哀”,则毫无意味可言,虚境都让你填实了,读者还能品味个啥。那些已能写出绚烂排比句的高中生唯有体悟到这一点,其写作水平才能“更上一层楼”,否则,就只有永远绚烂地排比下去了。
  四、结语
  (一)不应把“面向全体”片面地、简单化地理解为重视后进生、转化后进生,让那些天赋极佳的优秀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也应是“面向全体”题中应有之义。韩寒说他从未听过一节语文课,这话值得我们玩味。
  (二)结构决定功能。有意味的表达之所以是有意味的表达,是由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特定的意味表达结构决定的。意味表达结构分内结构和外结构。外结构即描写实境的结构形式,也就是我们语文老师常在课堂上板书的所谓“结构提纲”(其实只是表象层结构提纲),篇幅所限且大家已经烂熟于心驾轻就熟,不述。内结构指由实境暗示出的虚境的层次及其内在联系。语文老师鲜有涉及。
  本文专论内结构,希望能作引玉之砖,引来天赋极好的同仁对此问题的关注与批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