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理解。

如题所述

近几年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往往一个生前不广为人知的知识分子离世后,都会引来网络圈的集体哀悼。更有味道的是,哀悼者可以用同样一句话愐怀数十个文人,这句话就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这句话最初出自范仲淹的手笔,赞叹严子陵的高风亮节。

严子陵是东汉名士,也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道义之交(灵魂知己)。作为在中国历朝开国帝王中唯一可以与梁武帝萧衍相比肩的“学者型皇帝”,刘秀在学时就曾与南阳人严子陵日来共参奥旨,夜来抵足而眠。

后来刘秀登极称帝,三顾在乱世归隐的严子陵,岂料子陵假寐不起,效法尧时的巢由,却被刘秀强请入朝,置住于深宅,仍不行君臣之礼,不与显贵来往。襟怀宽广的刘秀毫不介意,请他入宫同床而卧,促膝谈至深夜,而严子陵狂人故态,竟在熟睡时将大腿压在皇帝身上。此事当夜惊觉了当朝钦天官,面禀“客星冲犯帝座”云云,而刘秀丝毫无愠怒之态,索性放严子陵归山隐逸,全了他的逍遥好梦。

 

隐居在山的严子陵并未像巢父、许由那样一味求全保节,而是求真采药,为人消灾祛病,时人敬称作“严子爷”。

 

范仲淹出任睦州太守时,建造祠堂祭奠严子陵。祠堂建成之后,写了一篇《严先生祠堂记》,于是就有了“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首短歌。

 

在范仲淹看来,严子陵当得起“先生”二字,因为他的的风貌比高山还高,比长江还长。据我来看,范仲淹先生的境界,也完全当得起这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且看后人对范公的评价。

公每以天下为己任(欧阳修)

一世之师,由初起终,名节无疵。(王安石)

经天纬地,绝后空前。(苏轼)

论宋朝人物,以范仲淹为第一。(吕中)

千百年间,概不一二见。(元好问)

宋亡,范公不亡也。(李贽)

行求无愧于圣贤,学求有济于天下,古之所谓大儒者,不过如此。(纪晓岚)
有人说,“范文正,这仨字儿就够了。”因为,在范仲淹谥号文正之后的朝代,所有的文臣无不以“文正”为终身奋斗目标,“文正”成了对文臣最高意义的褒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7
(1)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4)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长烟落日孤城闭(6)过尽千帆皆不是(若加上“斜晖脉脉水悠悠”也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