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1/5
饮食分开:虽然说病毒携带者并不一定传播病毒,但是一般来说,病毒的控制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携带者身体状况不佳时,比如感冒等,机体免疫力下降,这个时候病毒的复制能力是比较强的,故传播(通过皮肤、体液)也是极有可能的。所以饮食上最好还是分开,尽量避免交叉间的唾液等的交流等。

2/5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病毒携带者来说,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健康状况的一方面。只有做好卫生习惯,身体在各方面才能达到一个比较不错的状况,对于病毒的免疫能力也就比较强。所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3/5
尽量避免过于亲密的活动:对于与乙肝患者关系比较亲密的人群来说,如果自身没有乙肝的相关抗体的话,在进行一些亲密活动,比如亲吻等,是很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所以,在明确携带或感染上乙肝病毒的人群,这些行为要慎重。
4/5
定期复查:携带者患者一般无表现,所以对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具体情况是无法通过身体表现来感知的。只有去医院做定期检查,才能明确病毒在身体的具体情况,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很多患者就是因为对自己乙肝病情的不确知,然后在生活习惯上等忽视,时间一长,导致乙肝病毒的扩散。
5/5
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分为两种,一种是灭火的乙肝病毒,一般这类疫苗给那些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患者使用;一种是乙肝病毒抗体,这一般对那些已经感染病毒,通过注射抗体提升自身对病毒的免疫,属于补充疫苗。对于病毒携带者家庭成员来说,注射乙肝疫苗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乙肝病毒对自身的侵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9
乙肝病毒携带者
占我国总人口数的8%-10%(约一亿四千万人),许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偶然查体时被发现的,自我并没有明显不适。这些
人群
该不该治疗呢?以下简要分析、讨论如下:
从理论角度上讲,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愚该及时防范和治疗的
高危人群
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往往是乙肝发病的“潜伏状志”,此潜伏期可长可短,长者可达数十年。潜伏期的长短取决于患者的遗传、
种族

年龄

感染
方式等方面的因素,众多的迁延性和
活动性肝炎
,甚至于
肝硬化
常常由病毒携带者发展而来。一般认为,慢性病毒携带者的15%-20%可能向显性
肝炎
方向演变。因此,
病毒
携带状态更像是潜伏在人体中的一枚“不定时炸弹”,可能在一些外因(诸如重度疲劳、酗酒、悲伤等因素)和内因(重叠感染其他病毒、病毒
基因变异
等因素)作用的条件下,突然发病。因此,把病毒携带者视为不稳定的高危人群是恰当的,及时的防范和治疗非常重要。
从实际情况上看,乙肝病毒携带者又是最难以防范和不该治疗的
特殊人群
病毒携带者混杂
在正常人群中,不可能天天对他们进行随访和隔离,很难防微杜渐。他们何时有可能传染给
别人、何时有可能发病都是未知数。还有一些病毒携带者不仅定期随访,而且按时用药,有

干扰素
的,有用
胸腺素
的,有用
聚肌胞
的,有用
中药
的,几乎都没有明显效果,“大三阳
”还是“大三阳,。“小三阳”还是“小三阳”;有的还越治越坏,引起显性肝炎发生。对
携带者
治疗,由于携带者本身
所处
的免疫耐受状态、病毒与
肝细胞
整和等原因,决定了目前尚处在“无可奈何”的境地。另外。根据国情特点,也难以做到防范和治疗。如果想要搞清我国究竟有多少乙肝病毒携带者,首先要在全国范围内搞一次全面检查,不要说组织工作艰
难巨大,花销也非常庞大,
一个人
要做一项肝功能和“两对半”检查,需费用大约为50-80元,全国则需近百亿元;查出来的人如果还要治疗,以人均1000元算,全国将需一千多亿元。
而且这些花费常常是“无功而返”,既损国家,也损个人。从这个角度看,病毒携带者暂时不予特殊治疗为好。
从全面角度分析,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自治”为主、“外援”
为辅相结合的原则予以处置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予特殊治疗,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任其发
展。一定要做好预防及随访工作:
1、预防其他
传染病
的感染,注射
甲肝疫苗
和其他传染病
疫苗
。2、禁酒。3、适度参加体育与休闲锻炼,避免过度疲劳,起居有常。4、调心态,乐观向上,豁达处世。5、定期复查
肝功
系列及
B超
,了解病变与否。治疗应以
食疗

自然疗法
和中草药为主。“自治”是指自己通过食疗(综合营养、少荤多素等)、休闲
疗法
(打太极拳、钓鱼养花等)、
心理疗法
(需由医生指导)、
单味
草药(如
冬虫夏草

黄芪
、女贞子、藏茵陈等)等方法自行治疗,切忌走东窜西,胡乱用药。
所谓“外援”是指长期咨询、随访,在正规
肝病
专家的指导下,从事预防和治疗。“自
治”和“外援”相互结合才能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第2个回答  2018-02-04
不要用同一餐具,洗濑用具,毛巾洗脸盆。
相似回答